隨後,不待呂德回應,宋繼誠就已是牽住了呂德的雙手,表情關切的問道:“若是提前知道呂兄這幾天正在城外別院暫住,我一定是會忍不住擔心的!你也知道,就在前天深夜,南京城以東有洪水奪堤而出,不僅是淹沒了下游皇莊,附近百姓也皆是遭了災……我記得,呂家別院就與那處潰堤位置相距不遠,呂兄當時沒有遇到危險吧?”

聽到宋繼誠看似關切,實則是旁敲側擊、意有所指的詢問,呂德表情不變,點頭笑道:“多謝宋兄關心,那場洪水並沒有波及呂家土地,我也是第二天才獲知洪水訊息,所以就急匆匆返回南京了。”

宋繼誠欣慰點頭:“那就好!那就好!呂兄今後還是小心一些,你是前途遠大的江南第一才子,又是呂家嫡系傳人,只需是按部就班、不要主動招惹強敵,將來註定是要飛黃騰達的,絕對不應該是身處險境,更不該是親身涉險,若是發生了任何意外,那就是整個江南士林的莫大損失啊。”

這一番話,依然是意有所指,又似是暗藏勸戒。

“江南第一次才子?”呂德搖頭失笑:“若不是趙山才赴京之後突然病死,這個稱號又豈能落在我的頭上?別說趙山才了,宋兄你自幼就追隨宋尚書前往京城居住、一直在京城國子監讀書,極少有機會返回江南,所以在江南士林之中聲名不顯,若是宋兄你留在江南讀書,這江南第一才子的稱號就未必與我有關係了。”

宋繼誠哈哈一笑,也搖頭道:“呂兄你太高看我了!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很清楚自己的才學與天資皆是要明顯遜色於呂兄一籌……呂兄的這般謬讚,對我而言不啻於譏諷了。”

說話間,呂德與宋繼誠二人已是攜手入座於窗邊位置。

隨後,宋順則是手腳麻利的為呂德奉上了香茗與糕點。

呂德轉頭看了一眼窗外情況,看到城內百姓與南京守軍的對峙還在繼續,問道:“宋兄,以你宋家在南京城的影響力,為何沒有及時出手控制南京局勢之亂象?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局勢混亂下去?雖說是‘聯合船行’帶頭號召商人罷市、河工罷工、學子罷課,但只要宋家站出來表明態度,‘聯合船行’的影響力也會有限吧?”

宋繼誠則是嘆息一聲,表情有些無奈,道:“若是正常情況下,我宋家當然會出手阻止城內亂象,至少可以削弱‘聯合船行’的影響力,避免城內亂象擴散到如今這般地步……但很可惜,從昨晚開始,南京鎮守太監府就發了瘋,刻意與我宋家爭鋒相對,麾下廠衛皆是出動,全力阻撓我宋家的所有行動,宋家在這般情況下也使不上力氣,做事之際可謂是事倍功半,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亂局擴大了。”

聞言之後,呂德也就心中愈發認定,“聯合船行”之所以是帶頭號召南京各界鬧事,就是緣於朱和堅的幕後驅使。

而就在呂德若有所思之際,宋繼誠則是微微一笑:“更何況,如今的南京局勢看似混亂,但實際上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呂兄你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聯合船行’雖然帶頭鬧事,但同時也在極力防止局勢失控,他們率領百姓與南京官府對峙,卻又不會主動挑釁,更不會主動動手攻擊,若是遇到南京官府抓捕,也皆是束手就擒,很快就塞滿了南京城內的各處大牢,所以呂兄只需看熱鬧就是,大可不必多慮。”

頓了頓後,宋繼誠又說道:“在我看來,暗中驅使‘聯合船行’帶頭鬧事、引發亂象的那位幕後主使,必然是想要趁機渾水摸魚的!而他究竟是想要趁機摸走哪一條魚,才是真正的關鍵之處!”

這幾天以來,宋繼誠一直留在南京城內,還經常旁聽周尚景與宋承仁之間的談話,所以他很清楚,幕後驅使“聯合船行”出頭鬧事的主使之人,乃是大學士霍正源。

而且,宋繼誠並不認為這件事情需要保密,因為“聯合船行”遭到各方滲透的緣故,南京城內各大勢力皆是知曉這個內幕。

但偏偏,呂德剛剛才返回南京城,受限於情報差距,竟是推斷錯誤,誤以為幕後驅使“聯合船行”帶頭鬧事的主使之人是七皇子朱和堅。

就正如周尚景的判斷一般,呂德現在是真心想要協助七皇子朱和堅渡過南京亂局的難關,不願意看到朱和堅因為南京亂局而栽跟頭。

在呂德看來,即便是周尚景的計劃一切順利,讓朱和堅在南京亂局之中栽了跟頭,但最多也就是曝光了朱和堅暗中蓄養死士的罪行罷了。

這般罪行雖然很嚴重,卻也只是暫時斷送了朱和堅的上位機會,最多就是失去皇子身份、關押於宗人府大牢而已。

但只要朱和堅的內廷支持者還在, 只要朱和堅多年以來的暗中經營還沒有徹底摧毀,只要德慶皇帝心中還存著顧念,他將來就依然還有東山再起的一線希望。

而呂德的真實想法,則是要讓朱和堅死無葬身之地!

唯有如此,他才能算是報仇成功。

所以,呂德必須協助朱和堅順利渡過眼前的南京亂局,趁機獲取到朱和堅的絕對信任,然後才有機會讓朱和堅在將來某個時候,摔一個更狠更重的大跟頭,再也無法翻身,陷於無盡絕望之中!

總而言之,宋繼誠這個時候明明是在暗指大學士霍正源,但因為呂德的推斷錯誤,再加上兩人說話之際總是暗藏機鋒,沒有把心中想法徹底講明白,呂德卻誤以為宋繼誠的這一番話乃是在暗指七皇子朱和堅。

因為目標不同,呂德這個時候想要全力維護朱和堅,協助朱和堅儘量誤導宋繼誠。

這般情況下,呂德與宋繼誠的後續談話,自然是牛頭不對馬嘴,最終也造成了雙方的莫大誤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