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站位關係,蔣梟擋住了盧桐的視線,再加上密室之中也是光線昏暗,所以他並沒有及時見到郭守忠的屍體。

盧桐不由是微微一愣,下意識的轉頭尋視,也就出現了一瞬間的疏忽,沒有緊緊盯住自己面前的蔣梟。

而就在這一瞬間,蔣梟毫無預兆的徒然出手,抬手就是一拳,狠狠砸在了盧桐的下巴上,一下子就讓盧桐眼冒金星、身體失控。

蔣梟則是動作迅勐、乘勝追擊,趁機前撲,把盧桐按在身下。

接著,就聽“卡察”一聲,蔣梟已經卸掉了盧桐的下巴,隨後又狠狠一拳擊中盧桐的耳根處,讓盧桐身體一癱,徹底失去了抵抗之力。

從盧桐進入密室,再到蔣梟突然襲擊,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當蔣梟卸掉盧桐下巴之際,密室房門還沒有來得及閉上。

所以,守在外面的“嘲風”死士們,當即就發現了盧桐受襲的情況,也很快就發現了密室內的郭守忠屍體,他們皆是訓練有素之輩,下意識就紛紛抽出兵器圍了上來。

只不過,蔣梟在“嘲風”死士之中威望極高,眼看著密室內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皆是與蔣梟有關,所以“嘲風”死士們雖然圍了上來,卻也沒有輕舉妄動,只是仔細觀察著眼前一切,靜靜等待蔣梟給他們一個解釋。

蔣梟在“嘲風”死士之中雖然威望很高,但他若是做了背叛七皇子朱和堅的事情,“嘲風”死士也絕對不會盲目追隨——七皇子朱和堅為了保證這些“嘲風”死士的忠心,頗是耗費了許多心思、使用了不少手段,或者是控制了他們的家人,或者是捏住了他們的短處。

就這樣,在一眾“嘲風”死士的圍困與注視之下,終於有人出聲,向他們解釋了“事情緣由”。

但出聲解釋之人,並不是他們所注視的蔣梟,而是站在一旁的呂德。

只見呂德邁步走出密室,表情嚴肅的揚聲道:“眾位兄弟,情況不妙!這二人趕來這裡與咱們聯絡之際,犯下了一個極為嚴重的錯誤,有可能已經讓敵方勢力發現了你們藏身於此的訊息,因為這兩人已經暴露了身份與形跡,隨時有可能連累大家,所以為了顧全大局,他們必須去死!

我剛才已經在蔣大哥的配合下殺死了郭守忠,接下來也會殺死盧桐,否則就不能徹底斷絕後患!與此同時,這裡已經不安全了,各位兄弟需要立刻離開,若是事後有人追查到這裡,自然有我出面應付!”

在呂德這般解釋之際,蔣梟依然是控制著盧桐,但同時也向眾位“嘲風”死士輕輕點頭,算是認可了呂德的這般說法。

這個時候,盧桐已經從蔣梟的重擊之下稍稍回過神來,身體不斷掙扎想要反抗,只可惜他根本就無法掙脫蔣梟的控制,他也想要大喊大叫、出聲反駁,只可惜已經被蔣梟卸掉了下巴,完全無法說話。

另一邊,呂德說完之後,又突然舉起了一柄沾染血跡的短刀,轉身走到了盧桐的身前。

隨後,呂德深吸一口氣,想要強行保持鎮定,但面色依舊是蒼白無比,目光閃爍不敢直視盧桐,緊握短刃的右手也是微微顫抖。

但最終,呂德還是一咬牙,抬起短刀狠狠捅進了盧桐的脖子,在一眾“嘲風”死士的注視之下親手殺死對方。

這是呂德第一次親手殺人,也是呂德交給蔣梟的投名狀!

*

呂德剛才已是親口承認,郭守忠乃是由他親手所殺,如今又當眾殺死了盧桐。

這樣一來,在這件事情上,他將來就只能選擇與蔣梟保持一致態度,一口咬定郭守忠與盧桐二人犯下了錯誤,在趕來呂家別院的途中暴露了身份與行蹤。

而呂德與蔣梟二人只是為了消除隱患、確保七皇子朱和堅與“嘲風”死士之間的關係不會暴露,就只能是當機立斷,“被迫”除掉郭、盧二人,徹底杜絕後患。

這般說辭,呂德接下來也會講給七皇子朱和堅。

以朱和堅的性格,對於這種理由一定是毫無異議的,即便是暗中懷疑事實真相,但只要呂德與蔣梟保證他們的口供一致,朱和堅也無法尋到可疑之處。

如此一來,呂德與蔣梟二人也就綁在了同一條船上,皆是不敢隨意背叛對方!

若是呂德事後背叛了蔣梟,選擇向朱和堅坦白真相,但他畢竟是當眾殺死了盧桐,蔣梟這邊擁有更多人證,可謂是有理也說不清,再加上呂德終究只是一個投靠朱和堅時間尚短的新人,所以朱和堅未必就會完全相信呂德的坦白,只會同時猜忌呂德與蔣梟二人。

反之,若是蔣梟事後背叛了呂德,把一切責任皆是推到呂德身上,那呂德也完全可以選擇向朱和堅坦白一切,同樣會讓朱和堅同時猜忌他們二人。

以朱和堅的偏激秉性,一旦是引起了他的懷疑與猜忌,那就一定是有殺錯、不放過,而蔣梟與呂德二人的最終下場也必然是同歸於盡,皆是討不到任何好處。

總而言之,對於呂德與蔣梟而言,接下來的最佳選擇就是保持態度一致,徹底掩蓋今日之事的真相、誰也不要出賣對方,然後才有機會保全自己、斷絕後患,

呂德與蔣梟都是聰明人,自然也皆是可以想明白這裡面的利弊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