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般巨大的誘惑,即便是霍正源也不由是心動了,也甘願是鋌而走險!

不久前,霍正源前往瞻園赴宴之際,原本已經答應了七皇子朱和堅,表態自己會盡量維持南京局勢之穩定,也承諾「聯合船行」不會趁機鬧事。

但現在,為了以防萬一、儘量降低風險、轉移南京官府的注意力、降低南京守軍的搜捕力度,霍正源已是毅然決定,明天依然要執行原定計劃,指示「聯合船行」鬧事,即便對朱和堅食言毀約也是在所不惜!蓀

而且霍正源也不擔心朱和堅會因為自己的食言毀約而記恨於心——若是霍正源所料不差的話,朱和堅這個時候也巴不得南京城混亂起來!

根據霍正源的猜測,朱和堅極有可能就是掘毀堤壩、引發洪水淹沒皇莊的幕後主使。

所以

,等到南京城局勢混亂之後,朱和堅也可以尋到更多機會,掩護那些掘毀堤壩之人從南京城內脫身潛逃!

當然,在那些掘毀堤壩之人脫身潛逃之際,也正是霍正源抓住他們尾巴的最佳時機。

不必再談霍正源心中的如意算盤,卻說胡梟聞言之後,也不願意信任霍正源的擔保,他是一個謹慎惜命之人,無論何時都不會讓自己身處險地。

所以,胡梟依然是堅持立場,搖頭道:「不行,我們必須要率先離開南京城,然後才能為霍大學士搜尋那些掘毀堤壩之人!霍大學士您也不必擔心我們尋不到他們,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那些人現在也正在想辦法逃離南京城,所以只要讓我們搶先一步潛逃於城外,就可以在城外守株待兔,依然可以及時發現他們的蹤跡!」

說話間,胡梟表情冷肅,完全不願意讓步。蓀

與此同時,胡梟手下的那些海盜們,也皆是晃動著手裡的刀子、直接表明了威脅之意。

見到這般情況,霍正源有些無奈,而且也認為胡梟所言有點道理,終於妥協道:「這樣吧,取來筆墨!你的手下兄弟不是親眼見過那兩個領頭掘毀堤壩之人嗎?由他來詳細講訴,由我來描摹出那二人的具體容貌!然後我再想辦法安排你們離開南京城。」

霍正源身為朝廷大學士,一向是才華橫溢,還是一位朝野聞名的丹青高手,最是擅長繪描人物,還曾經為德慶皇帝繪製畫像,讓德慶皇帝深為滿意。

見霍正源終於妥協,胡梟大喜過望,連忙呼喚道:「燕老三,你快去取來筆墨紙硯,高大眼,你向霍大學士詳細講訴一下那兩個領頭之人的模樣特徵。」

在胡梟的呼喝之下,高大眼邁步走到霍正源的面前,仔細講訴道:「那些掘毀堤壩之人由兩個人領頭指揮,分別是一個身材粗壯、年約四旬的疤面漢子,以及一個氣質不凡、相貌俊秀的青年書生……」

就在高大眼描述之際,另一位海盜已經取來了筆墨紙硯,而霍正源則是親自落筆作畫。

就這樣,根據高大眼的詳細描述與不斷修正,霍正源足足是耗費了大半個時辰、廢棄了二十餘張草稿,終於是把高大眼所描述的那兩個領頭之人畫了出來。蓀

霍正源確實是畫技超凡,筆下所繪人物雖然不能說是栩栩如生,但也有了八九分相似。

看到霍正源最終完成的這兩幅畫像,高大眼連連點頭,道:「對!對!你畫的真像!那兩人就是這般模樣!」

聞言之後,霍正源與胡梟二人卻皆是面色微變。

隨後,霍正源緊緊盯著那個青年書生的畫像,胡梟則是緊緊盯著那個疤面漢子的畫像,兩人皆是表情變幻不定。

霍正源在描繪這個青年書生的畫像之際,就隱隱感覺這個青年書生的相貌氣質讓自己很熟悉。

而現在繪成畫像之後,霍正源終於是震驚發現——這個青年書生,不正是與自己有過幾面之緣的江南第一才子呂德嗎?

至於胡梟,在看到那個疤面漢子的畫像之後,更是心中驚駭莫名!蓀

高大眼早就向胡梟描述過這個疤面漢子的形象,但胡梟一直沒有在心中勾畫出這個疤面漢子的實際模樣。

而此時,胡梟則是駭然發現,這個疤面漢子分明就是當年慘遭自己出賣背叛、「混世八梟」之中的老三蔣梟!

但……蔣梟不是早就被官府公開斬首了嗎?他為何還活著?而且還混得不錯,成為了一個秘密組織的重要頭目、麾下擁有大批兇徒聽候差遣?

最重要的是……蔣梟究竟有沒有發現自己現身於南京城的事情?今天的那場廝殺亂鬥,蔣梟的麾下兇徒之所以是暗中追蹤己方,是不是因為蔣梟已經發現了自己、想要趁機向自己復仇?

總而言之,看到這兩幅畫像之後,霍正源與胡梟二人皆是迅速改變了心中想法、徹底扭轉了此前立場。

對於霍正源而言,只要確定了呂德就是掘毀堤壩的領頭人之一,剩下的事情就很好調查了,也很容易就可以從呂德身上順藤摸瓜尋到幕後主使,所以也就不再需要胡梟等人的協助。

這般情況下,把胡梟等人強行留在自己身邊,那絕對是隱患無窮,自然是想著儘快把胡梟等人送出南京城。蓀

而胡梟則是截然相反,當他發現蔣梟不僅是沒有被官府斬首,反而還成為了一個秘密組織的首領,麾下擁有至少百餘名武藝高強的死士效力,而且還有可能已經發現了自己、正在磨刀霍霍的想要報復自己之後,他就再也不敢隨意離開南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