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此前所言的“大勢”二字,是指朝廷中樞的集權趨勢,而朱和堅此刻所說的“大勢”,則顯然是另有深意,乃是暗示自己遲早都會榮登大寶、登基為皇。

換源app】

朱和堅的這般表態,看似是坦誠直率,但也暗含著威脅之意。

與一位未來的皇帝作對,顯然是極不理智的。

相較於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就與朱和堅產生衝突,把家族命運全部押在朱和堅身上才是真正的聰明做法。

尤其是結合朱和堅前面的種種說法,說什麼“不願意傷害呂德”,這種威脅之意就更加明顯了。

呂德是一個聰明人,他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臉色隱隱有些蒼白。

就這樣,沉默良久之後,呂德深吸了一口氣,終於是下定決心。

只見呂德再一次向朱和堅深深躬身行禮,大聲道:“既然殿下您這般看重學生,不僅沒有責怪學生此前的首鼠兩端,更還煞費苦心的規勸學生迷途知返,若是學生依然是死不悔改,那就是不識抬舉了!

從今天開始,學生一定會毫無保留、再無猶豫,竭盡所能為殿下效力,也願意全力說服家中長輩,讓呂家全體族人與學生一同為殿下效力!”

聞言之後,朱和堅不由是欣慰笑了,似乎是很開心呂德的迷途知返,當即就快步走到呂德身前,抬手用力拍了拍呂德肩膀,大聲笑道:“呂公子的回心轉意,於我而言不啻於漢高祖遇到了張良與蕭何,必然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

我已經下定決心,從今往後再也不做一個爛好人了,只知道滿足他人期待、為了聲譽形象而畏手畏腳,卻只會讓別人肆無忌憚、得寸進尺,這種事情我實在是受夠了!

這個世道,做一個爛好人只會不斷吃虧,還是直抒胸臆更為痛快,雖然一定會遭受各種非議,但只要有了呂公子的協助與分擔,我又有何懼!”

這般態度,看似是毫無芥蒂、求賢若渴。

但實際上,因為呂德此前的屢屢猶豫,朱和堅心中已是極為不滿。

在朱和堅看來,呂德之所以是下定決心效忠自己,並不是因為他主觀上願意追隨自己,也不是因為自己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只是因為自己最後時刻所暗示的威脅之意。

這樣的效忠,顯然是極不牢靠的,若是將來出現了更大的威脅,呂德很有可能就會再次背叛自己。

所以,朱和堅也就徹底熄滅了把呂德收為心腹的心思。

而朱和堅這個時候的惺惺作態、刻意示好,只是想要利用呂德以及呂家,分化與離間南直隸境內的縉紳豪族罷了。

事實上,朱和堅不惜是暗示威脅,也要爭取呂德的效忠,從一開始就是盯上了呂德與呂家的影響力。

待到將來,朱和堅依然會對呂德笑臉相待,也依然會驅使呂德為自己做事,但只會把呂德視為是一個邊緣朋黨,絕不會把真正的機密任務交由呂德負責。

心思轉動之際,朱和堅已經明晰了呂德的未來定位。

然而,呂德下一刻的表態,卻是迅速推翻了朱和堅的心中想法。

只見呂德表情認真,連連搖頭道:“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追隨殿下,那學生也就毫無保留、有話直說了!學生認為,殿下的這一番話並不正確!所謂好人總是吃虧、壞人總是佔便宜的觀點,雖然被許多人奉為真理,但實際上則是一種謬論!

在學生看來,‘壞人’之所以總是佔盡好處,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壞人’,而是因為相較於所謂的‘好人’,絕大多數‘壞人’往往是更勤于思索、也更善於行動!‘壞人’時時刻刻都在思索著如何算計別人,有了想法之後也會迅速採取行動,而所謂‘好人’則是更傾向於安於現狀,疏於思索與行動,吃虧也是理所當然!所以並不是‘壞人’佔盡好處,而是勤思勤行之人佔盡好處!可謂是天經地義!

但只要勤于思索、勇於行動,‘好人’也可以佔盡好處、把‘壞人’玩弄於股掌!還有些事情,‘好人’同樣可以做到,甚至可以更輕易做到!”

頓了頓後,呂德壓低了聲音,補充道:“所以,殿下您完全不必直接與縉紳豪族爆發衝突,也完全不必是輕易捨棄自身聲譽,只要手段足夠巧妙,依然可以化解困境、控制局勢!學生想到了一項計劃,可以讓您在實現自身意圖之餘,依然保持一貫以來的賢明形象……至於那些招受非議的事情,就由學生來幹!”

聽到呂德的這般說法,朱和堅先是一愣,然後則是大喜過望,問道:“呂公子有何妙計?”

若是還有別的選擇,朱和堅當然不願意放棄自身形象、與縉紳豪族們所代表的“民意”為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