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途中閒聊.(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自己的險惡處境,哪裡還有放鬆享樂、莽撞衝動的餘地與機會?
若是趙俊臣真把自己當作一個尋常年輕人,只做年輕人應該做的事情,不僅是無法擁有現在的權勢地位,未來也不會有真正老朽的機會了。
似乎是察覺到了趙俊臣心中的不以為然,李和表情認真的說道:「老夫的這些規勸之言,皆是發自真心,也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老夫當然很清楚趙閣臣的處境與隱憂,也很清楚趙閣臣的如履薄冰、不敢懈怠,但這個世界上,許多東西就像是沙子一般,你越是緊握於手中,就越是流失更快,你若是稍稍鬆懈一些,反而是收穫更多。
就以趙閣臣你自己為例,你自從踏入仕途之後,雖然是阻礙重重、危機四伏,但你總是可以逢凶化吉、轉危為安,甚至是趁機佔盡好處,從來都沒有真正栽過大跟頭……看似一帆風順,卻未必真是一件好事!只會讓所有人皆是對你忌憚更深,愈發的防範於你、打壓於你,有許多事情也唯有潮起潮落之際才能看得清楚!」
….
李和所講的道理,大概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一套了。
這種道理不能說不正確,但把這種道理講給趙俊臣聽,卻無疑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所以,趙俊臣表面上是一副深受觸動的模樣,連連點頭表示自己受教。
但受教之後,趙俊臣又再次問道:「不過,晚輩依然是對南京城近期以來所發生的事情很感興趣,你我雙方在南京方面也有合作,理應是相互通報訊息……畢竟,無論是任何情況下,懵懂無知都不是一件好事,李閣老你認為呢?」
看趙俊臣依然是這樣的一本正經,李和終於是徹底失望,感覺自己與趙俊臣不可能再有深交了,但也不再有任何隱瞞,只是輕嘆一聲之後,就向趙俊臣詳細解釋了南京城內的近期變故。
「正如老夫剛才所言一般,朝廷中樞針對南京六部的收權計劃,還算是進展順利,原本所有人皆是以為南京局勢很快就會告一段落……
但就在計劃進行到最後一步之際,一項棘手難題突然間擺在了七皇子殿下的面前,這個難題也是周首輔他故意安排的,所以才會強迫七皇子親自前往南京……而這項難題就是——南直隸境內的皇莊!」
說到這裡,李和表情間閃過了一絲譏諷,繼續說道:「自從永樂年間開始,我朝歷代皇帝就不斷增設皇莊,也就是由皇室直接經營的莊田,至今已經建有皇莊三百餘處,主要集中於南直隸與北直隸境內,
所有皇莊皆是由內廷所任命的皇莊太監負責管理。
而這些皇莊建成之後,自然是與各地的縉紳豪族產生了衝突,或是爭奪佃農、或是爭奪田地、或是爭奪水源,可謂是愈演愈烈,但基本上每次衝突都是皇莊太監們佔便宜、縉紳豪族們吃虧,管莊太監們倚仗權勢、目中無人,皆是作惡多端、樹敵無數……
而周首輔則是趕在七皇子抵達南京之前,就已經收集了大量的相關罪證,又暗中串聯了大量受到皇莊欺壓的縉紳豪族……再等到七皇子順利穩定了南京局勢、也順利平息了各方怨氣,正值聲望最高之際,就鼓動南直隸境內的縉紳豪族們一同出面,向七皇子殿下申冤訴苦,大肆抨擊皇莊之弊證,不僅是請求七皇子為他們主持公道、嚴懲南直隸境內的那些皇莊太監,更還希望七皇子殿下代表他們向陛下建言,削減裁撤南直隸境內的皇莊數量!」
趙俊臣輕輕點頭,感嘆道:「周首輔所準備的這項難題,確實是棘手至極!若是晚輩與七皇子換位而處,恐怕也將是左右為難、進退失據!一方是自己的權力基本盤與核心支持者,另一方則是朝野輿論、群情激憤,這般情況下無論是偏向任何一方,皆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李和也點頭道:「對啊!這是咱們為官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一向是竭力避免這種事情出現,因為這種事情任誰也無法面面俱到……而咱們的這位七皇子殿下在面對這項難題之際,則是選擇了一種看似最為聰明、實則最為愚蠢的解決之策!」
說話間,李和表情間的譏諷之色愈發濃重,緩緩道:「那就是……和稀泥!」
趙俊臣也是面現譏諷,搖頭嘆息道:「確實愚蠢!」
就在趙俊臣與李和二人這般評價之際,遠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城內,七皇子朱和堅也正在為自己的當初選擇而後悔不已!
……
PS:第一更!
……
蟲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