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是正常狀況下,就算有人積極鼓動農戶們聯合起來反抗,也無法在短時間掀起風浪。
尤其是興州境內剛剛結束了一場民亂,薊鎮守軍在鎮壓民亂之際可謂是人頭滾滾,更是進一步嚇住了所有興州百姓。
但這一次的情況則是有所不同。
趙俊臣在山海關搭救了上千名興州東部百姓,他們的家鄉位置相對集中,在趙俊臣的鼓動之下也皆是相對立場堅定,所以就直接繞過了「星星之火」的階段,很快就變成了一朵小火苗、鬧出了大動靜,也很快就激起了其他農戶的從眾心理。
最重要的是,趙俊臣還安排了三百名禁軍將士跟著這些百姓一同返鄉,名義上是為了監視與護送,但實際上就是想要為這些百姓壓陣與壯膽。
趙俊臣麾下的這些禁軍將士,皆是天子腳下的精銳近衛,又跟著趙俊臣先後經歷了陝甘大捷、遼東之變,一個個皆是見慣了大場面,又豈會把那些窮鄉僻壤的耆老、小地主、族長放在眼裡?
所以,看到自己治下的農戶們想要鬧事之後,各鄉各莊的耆老、小地主、族長們原本還以為他們只要像是往常一樣站出來厲聲訓斥幾句、再溫言勸慰幾句,就可以輕易唬住這些老實巴交的泥腿子。
誰曾想,他們這一次剛想要站出來表明態度,就讓禁軍將士們直接摁了下去,他們最多也就是憤怒抗議幾句,但隨著禁軍將士們紛紛亮出了刀刃,這一點抗議也很快就消失無蹤了。
農戶們失去了耆老、族長、小地主的壓制之後
,也就愈發的無所畏懼,興州東部的各莊各鄉很快就聯合了起來,只是短短的兩三天時間,就已經有三四千名百姓陸續加入,可謂是聲勢浩大。
而許慶彥在趙俊臣的指示之下趕到興州東部之後,就發現大批百姓正在禁軍將士們的組織之下不斷匯聚,準備前往興州城與縉紳們打官司。
*
「……目前局勢就是這樣,趙閣臣的計劃非常順利,因為咱們禁軍同袍們的撐腰壯膽,興州東部的百姓們皆是不再膽怯,紛紛是參與其中,如今正在迅速匯聚,人數也是越來越多,最遲明天下午就可以聚齊數量,然後就可以前往興州城向官府狀告縉紳了……」
陶雄乃是一名禁軍總旗官,也是趙俊臣派往興州東部組織百姓鬧事的禁軍負責人之一,而且他此前還參與了綁架何宇的秘密計劃,親眼目睹了許慶彥與何宇拼命的場景,極為欽佩許慶彥的堅毅果敢,所以當許慶彥抵達興州東部之後,他就主動把指揮權讓給了許慶彥,也向許慶彥詳細稟報了興州東部的近況。
聽到陶雄的稟報之後,許慶彥沉吟片刻,突然道:「不夠!」
「還不夠?已經聚集了三千餘百姓,難道這般聲勢還不夠?許爺,您可不知道,想要管理這些百姓有多困難!這般多數量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一個個皆是仇大苦深、怨氣十足,稍有不慎就要鬧出亂子,若是還想要聚集更多數量的百姓,咱們就管不過來了……趙閣臣特意吩咐過,咱們這一次行動只是為了鬧出聲勢,但絕不能再鬧出民亂了……」
許慶彥搖頭道:「聲勢與規模已經夠了,但還欠缺一個決定性的證據!興州官紳膽大妄為,已經徹底激怒了趙閣臣,所以趙閣臣也不再有興趣與他們相互施壓交涉,而是要以雷霆萬鈞之手段徹底整治,興州東部的縉紳以李家為首,也是趙閣臣的首要目標,所以咱們需要尋到一個足夠嚴重的罪行,徹底扣在李家頭上,讓趙閣臣把這個李家趕盡殺絕!」
陶雄忍不住再次提出了質疑,道:「咱們所聚集的這些百姓,曾經皆是遭受過李家壓迫,有些人被奪走了家產,有些人被搶走了妻女,還有一些百姓的家人慘死於李家之手,難道這些罪行還不夠份量?」
許慶彥一邊思索一邊搖頭道:「不夠!這些罪行還不夠重,李家還有狡辯機會……但咱們不能留給李家一丁點機會!」
說到這裡,許慶彥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道:「附近可有李家宅邸?」
陶雄點頭道:「有!往西十餘里的涉鄉之中,就有一處李家宅邸。」
「那處宅邸有多大?是否有地窖?」
「我也沒有親眼見過,但聽說那處宅邸乃是李家祖宅之一,經過了多次擴建,總計擁有三十多間大屋,這般規模的大宅肯定是建有地窖的。」
許慶彥冷笑道:「再問你一事,正在興州東部執行任務的三百位禁軍將士,總計擁有多少弓弩火槍?這些弓弩火槍又可以報廢遺棄多少數量,事後不會讓你們受到京營方面的懷疑與追究?」
陶雄大致已經猜到了許慶彥的想法,表情微變之後,沉聲答道:「總計擁有十支飛槍銃,手把銃大概有三十餘支,長短弓弩加起來也有五十張左右……這段時間以來,我與同袍們一直追隨著趙閣臣,皆是參與了遼東之亂,也碰上了幾場戰事,戰場上任何事情都會發生,所以就算是報廢遺棄一半數量的弓弩火槍,也不會受到任何追究與懷疑!」
許慶彥陰惻惻道:「很好,那你就收集一半數量的弓弩火槍,抹掉所有可以證明來歷的相關痕跡,然後就宣稱有人舉報李傢俬藏弓弩火槍,帶人強行闖進李家祖宅之中,再趁著搜查之際,把那些磨掉痕跡的弓弩火槍皆是丟進李家祖宅的地窖之中!」
雖然已經隱隱有所猜測,但陶雄聞言之後依
然是目瞪口呆:「這樣也行?手法太糙了吧?」
「栽贓構陷這種事情,一向是手法越糙越不容易翻桉!更何況……有了這個罪名作為引子,其他事情就好辦了!」
……
PS:第一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