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卑職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既然明知道自己的今日機緣全是趙閣臣所贈,今後也一定會湧泉相報,就算不能為趙閣臣赴湯蹈火,也必然會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盡力配合趙閣臣做事。”

說到這裡,西門盛已是目光灼灼:“但……正因為卑職並不是一個迂腐不化之輩,所以卑職也不會因為趙閣臣的這場恩情就完全拋棄曾經恩怨,徹底把自己視為是閣臣的犬馬,有恩當然要報恩,但有仇也要繼續報仇;而且卑職也曾經受過義兄何宇的諸多恩義,正因為卑職是一個知恩圖報之人,所以卑職並不會輕易放棄義兄何宇之死的仇恨,將來一定是會全力為他報仇的!”

趙俊臣目光之中閃過了一絲譏諷,似笑非笑道:“……所以呢?”

西門盛的目光緊緊盯著趙俊臣的表情變化,語氣愈發冷肅道:“所以,卑職希望趙閣臣可以給卑職一個準確答覆,遼東鎮前總兵何宇之死,究竟與您有沒有關係?”

“若是有關係,你該如何?若是沒有關係,你又該如何?”

詢問之際,趙俊臣心底深處的譏諷之意更為濃重,但表面上則是不動神色。

西門盛表情堅定,緩緩道:“若是何宇之死真與趙閣臣有關係,卑職會首先想辦法償清趙閣臣的恩情,然後就會全力與趙閣臣為敵,為義兄報仇,就算是不死不休,也是在所不惜!但若是何宇之死與趙閣臣並無關係,卑職剛才也說過了,將會在能力範圍內盡力報答閣臣,也不會與趙閣臣繼續為敵!”

聞言之後,趙俊臣好不容易才忍住了表情變化,沒有把嗤笑顯露出來。

西門盛的這一番話,看似是恩怨分明、有情有義、原則堅定,但實際上也只是自我安慰罷了,想要給自己尋一個臺階下而已。

說什麼“卑職並不會輕易放棄義兄何宇之死的仇恨”,但這句話換種說法其實就是——“只要各種條件皆是符合,卑職也只就能無奈放棄義兄何宇之死的仇恨了”。

又說什麼“若是何宇之死與趙俊臣有關係,他將會如何如何,但若是何宇之死與趙俊臣沒有關係,他又將會如何如何”,像是這種轉折複句,那個“但”字之後的句子,往往才是說話之人的真實想法。

總而言之,西門盛的這一番表態,看似是大義凌然,但實際上是把主動權交給了趙俊臣,只要趙俊臣宣稱自己與何宇之死毫無干係,他就會順坡下驢,表示自己願意與趙俊臣化敵為友、報答恩情。

再然後,西門盛就可以得到趙俊臣的更多支援,也就能有更大機會坐穩遼東鎮總兵的位置。

這類話術,趙俊臣自然是一聽就懂。

當然也有可能,西門盛是故意使用這種話術,想要誤導與麻痺趙俊臣,但趙俊臣卻是毫不擔心,只要西門盛表明了這般姿態,在未來三五年內願意一定程度上配合自己做事,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趙俊臣自然不會直接拆穿西門盛的真實想法,稍稍沉默片刻後,肅容道:“近些年來,本閣飽受朝野各方的非議與猜忌,所以很是厭惡這種自證清白的事情,但既然西門參將是這般的恩怨分明、有情有義,本閣也是深為感動,所以就為西門參將破例自證一次吧!”

說到這裡,趙俊臣已是抱拳向天,用稍大聲量緩緩道:“本閣現在向天發誓,自從本閣進入遼東境內之後,雖然是與何總兵屢次相互算計,一直想要壓制何總兵的威勢,但至始至終都沒有產生過任何要謀害何總兵的想法!至於何總兵的死於非命,也與本閣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趙俊臣的這番誓言並沒有任何虛假,他確實是至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害死何宇,何宇之死對於趙俊臣而言只是一場意外,趙俊臣也是事後才知曉了何宇的死訊,既沒有親手殺害何宇,也沒有親口傳達過殺害何宇的命令,所以何宇之死也確實是與趙俊臣沒有直接干係。

沒有任何意外,聽到這段誓言之後,西門盛看似是目光炯炯的盯著趙俊臣的表情變化,似乎是想要探究趙俊臣的誓言究竟是否發自真心,但他很快就收斂了目光,再次垂頭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卑職願意相信趙閣臣的誓言,今後將會盡力報答趙閣臣的恩情!只要在卑職的能力範圍之內,願意為趙閣臣全力效勞。”

趙俊臣注意到,在兩人談話期間,西門盛已是多次提及“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這句話了。

很顯然,西門盛所言的“盡力報答恩情”,態度始終是有所保留的。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以趙俊臣的年紀、權勢、以及功績來看,誰也不無法預判他未來究竟會做些什麼大事,西門盛自然是不敢毫無保留。

但趙俊臣依然是並不在意,終究只是一個過渡人選而已,只要不給自己添亂就行。

於是,趙俊臣輕輕一笑後,就抬手指向西門盛手邊的那杯茶盞,意有所指道:“既然如此,西門參將是不是可以安心飲下這杯香茗了?本閣親手所沏的這杯茶水,若是再不飲下,就要涼了。”

西門盛當即是舉起茶盞,把杯內茶水一飲而盡,然後點頭道:“茶水依然溫熱,此時飲用恰是時候……好茶!”

隨後,西門盛已是開門見山,問道:“還望趙閣臣明示,您對於遼東鎮究竟是抱著怎樣的想法,又需要卑職配合您做哪些事情,也好讓卑職心中有數。”

趙俊臣再次親自出手,為西門盛續了一杯茶水,態度似乎是愈發親近了。

等到西門盛再次拿起茶杯、即將飲用之際,趙俊臣也緩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之後,一向是沉穩幹練的西門盛,卻不由是心中大驚,身體也為之一震,杯盞內的茶水當即就潑落了許多,灑在了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