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反客為主.(第1/2頁)
章節報錯
……
……
正如趙俊臣所言一般,他現在只是趁勢施壓,逼著遼東鎮的高層將領們同意了遼餉改革的事情,相當於一場大戲只是剛剛開幕罷了,還有各種各樣的後續變數需要逐一處理。
尤其是遼餉改革的具體章程與種種細節,就需要等到趙俊臣返回朝廷中樞之後,與兵部、戶部、工部、內閣、以及德慶皇帝等等各方勢力共同制定,也需要不斷徵詢遼東鎮的意見。
再等到相關各方勢力好不容易達成初步共識之後,在遼餉改革的真正落實之際,還需要逐一擺平各種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既要防止某些人的陽奉陰違,也要警惕某些派系的暗中下絆子,還要避免某些勢力的翻臉毀約。
總而言之,所謂“遼餉改革”,本質上就是遼餉相關利益的重新分配,絕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趙俊臣說自己現在所拿出的這些內容皆只是關於遼餉改革的“粗略想法”罷了,也絕不是自謙之言,等到遼餉改革真正落實之際,必然會有許多內容遭到修改。
但吳應熊依然不敢輕視這些“粗略想法”。
畢竟是趙俊臣親手促成了遼餉改革的事情,又掌握著財政大權,對於明朝的河運、海運、以及各地商賈勢力的滲透也是日漸加深,所以趙俊臣的態度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他的“粗略想法”並不會與最終結果相差太遠。
就算是遼餉改革的最終結果與趙俊臣的心中設想大相徑庭,他也有能力暗中修正這個結果,再不濟也可以把這件事情徹底攪黃,所以就算是德慶皇帝也需要尊重趙俊臣的意見。
想到這裡,吳應熊不由是表情嚴肅,垂頭認真翻閱。
大約一炷香時間之後,吳應熊終於把所有內容全部翻看了一遍,也尋到了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內容。
也就是山海關吳家的未來糧餉配額。
對於吳應熊而言,遼東鎮的各位參將、各位守備未來究竟可以分到多少錢糧並不重要,重點是山海關吳家究竟可以分到多少錢糧。
當吳應熊看到具體數字之後,不由是驚訝的睜大了雙眼。
吳應熊萬萬沒有想到,趙俊臣竟然是這樣的……康慨!
相較於從前,山海關吳家未來所分到的糧餉配額,足足增加了近七成之多!
一口氣為山海關吳家增加了這般多的錢糧支援,不僅是足以彌補山海關吳家因為遼餉改革之事而造成的損失,甚至還能讓山海關的未來財政更為寬裕一些。
要知道,根據趙俊臣的最初設想,遼餉改革的最重要一項措施就是改變遼餉錢糧物資的運送方式與囤儲方式,不再讓所有遼餉錢糧皆是途徑山海關運送到遼東境內,也不再把所有遼餉錢糧皆是存放於錦州大營交由遼東鎮總兵進行統一分配,而是利用河運、海運、僱傭商隊等等多種方式把遼餉錢糧直接送往各路防區。
按照這種模式,除了遼東鎮總兵之外,就要以山海關吳家損失最大。
從前山海關吳家仗著自己是遼餉運輸之際的必經之地,每年都會積極協助朝廷運送遼餉物資,順便是雁過拔毛、私下截留。
這一部分灰色收入,讓山海關的軍費糧餉增加了五成有餘,所以吳家才有能力供養關寧鐵騎這樣一支當世強軍。
一旦是未來遼餉不再是必須途徑山海關,吳家就失去了雁過拔毛的機會,就再也養不起關寧鐵騎,必然是要實力大降,可謂是傷筋動骨。
若是吳家還想要維持實力不減,就只能要求朝廷中樞大幅增加山海關的軍費投入,至少也要增加五成數量才行。
但這般增幅實在是太大了,吳應熊不由是暗暗心虛,認為趙俊臣在正常情況下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所以才故意設局讓趙俊臣難堪,想要逼著趙俊臣做出讓步。
吳應熊卻萬萬沒有想到,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施壓逼迫,趙俊臣就主動給予了山海關吳家更多的糧餉配額。
心中震驚之下,吳應熊忍不住抬頭看向趙俊臣,卻發現趙俊臣已是收斂了剛才的溫和笑意,正用一種嚴肅表情審視著自己。
然後,也不等吳應熊發表意見,趙俊臣已是率先說道:“本閣看吳督的神情,似乎是有些驚訝……是因為山海關的未來糧餉配額,要遠多於吳督的最初預想,對不對?”
吳應熊不由是連連點頭,致謝道:“本督確實沒想到,趙閣臣竟是這般關照山海關,若是這個配額數字最終可以實現,山海關吳家今後一定會感謝趙閣臣的體恤與恩義……”
但不等吳應熊說完,趙俊臣已經搖頭道:“吳督先不要急著致謝,本閣剛才已經說過了,這些內容只是粗略想法罷了,先別說朝廷中樞那邊究竟會不會全盤同意,就算是本閣自己……也隨時都會改弦易轍、進行修正。”
吳應熊聞言之後,不由是表情微變。
趙俊臣則是悠悠然繼續說道:“其實,自從遼東鎮那邊同意了遼餉改革的事情之後,本閣心中就已經有了決定,認為朝廷中樞應該趁著這次機會,大幅增加山海關的軍餉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