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宿命冤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閣臣!請您主持公道!自從收到建州女真興兵來犯的訊息之後,卑職長途跋涉、星夜兼程,就是想要儘快奔赴北路戰場,協助遼東鎮殺敵,為邊疆戰事出一份力,誰曾想遼東鎮的西路參將黃申明竟是不安好心、忘恩負義,埋伏與偷襲卑職及麾下將士、意欲強奪關寧鐵騎的後軍火炮,這般做法實在是令人寒心……”
不等高得捷把話說完,黃申明就已是打斷怒斥道:“趙閣臣,您千萬不要聽信高得捷的顛倒黑白!卑職發現關寧鐵騎的火炮後軍途徑西路防區之後,想到火炮後軍隨軍攜運著大批重炮,行軍之際速度緩慢,就想要組織人手協助他們運輸輜重、加快行程!誰曾想,高得捷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而是無端指責卑職覬覦他們的火炮、說卑職想要埋伏偷襲他們,當真是不知好歹……”
高得捷聞言之後愈發憤怒,大聲駁斥道:“你若是想要協助我們運送輜重,直說就好,又為何是鬼鬼祟祟,藏身在道路兩側的密林之中?不是偷襲埋伏是什麼?”
“胡說八道!本將與麾下將士留在密林之中只是想要乘涼休息,難道本將與麾下將士還要頂著烈陽曝曬苦等你們才行?”
“你才是鬼話連篇……”
聽著高得捷與黃申明之間的爭吵,趙俊臣輕輕搖頭,只覺得高得捷這個人果然是城府不足、也不懂得隱忍之道,反而是黃申明經歷了種種變故之後,臉皮與急智皆是見漲。
但最終,趙俊臣並沒有理會他們二人的爭吵,而是再次策馬向前,進入前方炮陣之中,仔細觀摩著自己眼前的各型火炮。
關寧鐵騎的火炮後軍所裝備的各類火炮,皆是長身管、紡錘形的結構,乃是明朝根據歐洲傳來的加農炮改造而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紅夷大炮,後世清朝因為忌諱“夷”字,所以就改名為紅衣大炮,被認為是“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紅夷大炮的特點極為鮮明,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由銅鐵熔鑄而成,炮身長達一丈以上,口徑長達三寸以上,重量從數百斤到數千斤不等,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加粗,重心兩側有調正射角的圓柱型炮耳,還配有準星和照門。
陝甘三邊也擁有一定數量的紅夷大炮,但趙俊臣當初指揮陝甘邊軍與蒙古聯軍作戰之際,卻極少有機會使用這些戰爭利器,因為陝甘三邊的那些紅夷大炮不僅是普遍缺乏維護,而且大多是固定在城牆之上,無法集中火力支援野戰,炮兵素質也是一言難盡。
但關寧鐵騎的火炮後軍則是完全不同,所有火炮皆是裝在兩輪車之上,不僅可以靈活移動,還可以集中火力、支援野戰,操作火炮的將士們也皆是久戰老兵,可以熟練調整準星與射程。
在趙俊臣看來,關寧鐵騎的火炮後軍並不是明朝軍隊之中火力最強的火炮部隊,像是京營禁軍之中的神機營,就裝備了更多數量的新型紅夷大炮,理論上擁有更強火力。
但若是結合機動性與實戰經驗這兩項重要指標,神機營就完全不能與火炮後軍相提並論了。
可以說,關寧鐵騎的火炮後軍,就是明朝軍隊之中實戰能力最強的炮兵部隊。
想到這裡,趙俊臣的目光閃爍不定,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
另一邊,高得捷與黃申明二人看到趙俊臣完全沒有理會他們之間的爭吵,只是饒有興致的觀摩著各類火炮,一時間皆是覺得無趣,就迅速停下了爭吵,相互怒視一眼之後,就皆是隨在趙俊臣的身邊。
趙俊臣仔細觀察許久之後,突然轉頭問道:“這些火炮,總計有多少數量?其中重炮有多少門?輕炮有多少門?可是關寧鐵騎火炮後軍的全部火炮?”
高得捷昂首答道:“啟稟趙閣臣,卑職麾下擁有各型火炮總計九十三門,其中千斤以上的重型火炮有二十二門,千斤以下的輕炮也有七十一門!但這些火炮並不是關寧鐵騎火炮後軍所擁有的全部火炮……
至於關寧鐵騎究竟裝備了多少火炮,還恕卑職無權透漏詳細,卑職只能說,關寧鐵騎所擁有的威力最強火炮,重達三千斤之巨,一發炮彈就可以擊斃敵軍數百人!但那種三千斤火炮實在是難以移動,所以就全部留在了山海關,並沒有隨軍裝備。”
趙俊臣並沒有責怪高得捷的隱瞞,又問道:“你這支火炮後軍的移動速度又有多快?每天可以行軍多少路程?”
這一次,高得捷則是面現難色,搖頭道:“相關變數太多,卑職無法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根據路況不同、天氣不同、運氣不同,火炮後軍的移動速度也不相同!若是路況、天氣、運氣皆是較好,火炮後軍的行軍速度並不算慢,每天最多可以行軍四五十里;但若是路況顛簸、雨天泥濘,火炮後軍的行軍速度就會大幅降低;
但最重要的變數還是運氣,如果運氣較好,載運火炮的騾車皆是沒有出現損壞,就可以持續行軍,速度自然不慢;但如果運氣差些,騾車連續多次出現損壞,每次都需要停軍休整,行軍速度就算想快也快不起來,在最惡劣的情況下,每天只能前進不到十里路程!”
說到這裡,高得捷忍不住皺起眉頭,抱怨道:“這一次卑職與火炮後軍乃是乘坐海船進入遼東境內,隨軍的騾馬車輛數量不多,車輛損壞之際也無法及時修補替換,所以行軍速度也就更慢一些……若是正常情況下,卑職完全可以趕在總督大人率軍北上馳援之前趕至胡家莊,但就是因為騾車數量不足,讓卑職足足是延誤了近三日之久……若是卑職能及時與總兵大人匯合,也不至於是讓某些卑鄙小人心生歹念、趁虛而入了!”
說完,高得捷面現輕藐的瞥了黃申明一眼,頓時是讓黃申明再次暴怒。
但不等黃申明出聲怒斥,趙俊臣又再次詢問道:“火炮後軍的發射速度有多快?最遠射程又是多少?”
高得捷再次昂首答道:“在卑職的指揮下,重炮可以在百息之內發射一次,輕炮可以在七十息之內發射一次,火力範圍從三里到六里不等,還可以讓所有火炮集中發射同時覆蓋數千敵軍!……在關寧鐵騎的全部武官之中,唯有卑職一人能做到這一點!”
說到這裡,高得捷的神情愈發高傲,簡直就要鼻孔朝天了。
但從高得捷的描述來看,他也確實擁有自傲的本錢。
見到高得捷的對答如流之後,趙俊臣也是滿意點頭,算是認可了高得捷的本事。
不愧是歷史留名的傳奇武將,雖然他現在只是一名火炮武官,還沒有統帥全軍的機會,但依然是出類拔萃。
沉吟片刻之後,趙俊臣終於轉身看向了高得捷與黃申明二人,道:“關於你們二人之間的恩怨衝突,本閣不願意多做理會,究竟是誰對誰錯,本閣也無權評定!但現在北路戰事正酣,本閣正想要率兵支援,前線戰場也迫切需要關寧鐵騎的火炮後軍提供援助……這樣吧,等到後天清晨的卯時二刻,高千戶與火炮後軍就隨著本閣一同趕往前線!抵達前線之後,這件事情究竟要如何處理,就交由吳總督與遼東鎮的眾位高層將領共同決定!”
聞言之後,高得捷與黃申明二人皆是表情大變。
高得捷並不願意隨著趙俊臣同行奔赴前線,畢竟火炮後軍的自保能力較弱,同行之際很難防範“友軍”的背叛,一旦是半路上趙俊臣突然間決定翻臉、對火炮後軍下手,輕易就可以奪走火炮後軍的控制權——相較而言,高得捷還是希望由自己獨自帶領火炮後軍奔赴前線。
與此同時,黃申明早就被遼東鎮的眾位高層武官交代了任務,讓他一定要趁機挾制關寧鐵騎的後炮後軍,若是就這樣放任火炮後軍跟隨趙俊臣離開了自己的防區,那就意味著他的任務徹底失敗,事後也會受到遼東鎮眾位高層的指責與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