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離京之前.(第2/2頁)
章節報錯
今年以來,朝廷各地因為各種天災人禍,預計將會欠收多少糧食?
到了下半年,朝廷為了賑濟各地災民,又必須要預備多少糧食?
與此同時,朝廷各地糧倉還剩下多少可用糧草?
等等等等,可謂是格外詳細,也皆是天文數字。
最終,趙俊臣的最終結論是,朝廷今年將會出現三千萬石糧草的缺口,糧荒之事已是朝廷目前的心頭大患,若是今年入秋之前朝廷無法及時補上這些缺口,那麼等到年末之際,江山各地也許將會出現百萬規模的逃荒災民!
趙俊臣突然間再次提到朝廷的糧荒大患,卻不是與周尚景事先議定的對策之一,而是趙俊臣的擅自行事。
趙俊臣會有這般做法,原因也很簡單,當他發現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二人目前很有可能正在聯手算計自己之際,卻又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他們的具體手段,自然是內心惶惶不安,昨天晚上更是一夜未睡,現在雙眼都是遍佈血絲,還有明顯的黑眼圈。
所以,趙俊臣再次強調朝廷的糧荒之患,語氣也是苦巴巴的,就是為了再次提醒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二人——現在還不是卸磨殺驢的時候,如果你們當真是想要算計於我,也不能趕盡殺絕,下手輕些可好?
事實上,這一次卻是趙俊臣多慮了,德慶皇帝目前只想要徹底確認趙俊臣究竟是忠是奸罷了,周尚景也只是想要堅定德慶皇帝徹底拔除趙俊臣以絕後患的決心、加快趙俊臣的滅亡程序而已,但他們二人也皆是明白,目前還需要趙俊臣這頭驢繼續拉磨,並不是下刀開宰的時候。
按照德慶皇帝的想法,若是趙俊臣經受考驗之際能夠謹守臣子本份、堅定拒絕邊軍大將的主動投靠,再考慮到趙俊臣的各項功勳與未來的史書評價,那麼德慶皇帝也真會認真考慮給予趙俊臣一個善終,但前提是趙俊臣願意主動放棄自身所有權勢、或許還有他的一半家財。
反之,若是趙俊臣當真是野心勃勃、被證實想要插手兵權,那麼德慶皇帝也不會立刻出手對付趙俊臣,對待趙俊臣之際反而還會更為“信任”一些,但只要等到朝廷渡過眼前的糧荒難關,趙俊臣與其朋黨立刻就會迎來滅頂之災,到時候德慶皇帝已經掌握了趙俊臣意圖不軌、勾結軍中大將的確鑿證據,就算是使用暴力手段滅掉趙俊臣,也不必擔心史書非議他刻薄寡恩、不容功臣。
所以,趙俊臣就算是當真跳進了坑裡,他也還能苟延饞喘一兩年,只是等待他的就是死亡倒計時罷了。
不必再提德慶皇帝的想法,卻說百官聽到趙俊臣所列舉的一串天文數字之後,立刻又是一陣議論紛紛。
百萬規模的流民之亂,這件事情再是如何重視也不為過。
然後,百官們經過一陣商議與爭論之後,也很快就得出了確切結論,那就是——趙俊臣你籌措糧草之際還需要格外努力一些才行!
這種結論固然是讓人哭笑不得,但也是趙俊臣目前最樂於看到的結論。
另一邊,德慶皇帝表情也是愈發嚴肅,但也沒有被趙俊臣所列舉的天文數字所嚇到,只是同樣鼓勵了趙俊臣幾句之後,就趁機開口向百官宣佈了趙俊臣與周尚景二人即將要出京巡視的決定。
既然糧荒之事乃是朝廷目前的頭等大事,那麼讓趙俊臣北上遼東巡察、趁機削減遼東邊防之耗費,再讓周尚景南下巡視河南境內的水災現狀、評估朝廷的後續情況,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聽到德慶皇帝的宣佈之後,百官們自然又是一陣譁然,只覺得今天早朝上所發生的種種事情實在是讓人目不暇接,足以震動朝野的大事一件接著一件。
對於周尚景與趙俊臣二人同時出京巡視之事,不僅是德慶皇帝的態度堅決,周尚景與趙俊臣也是預設態度沒有反對,所以這件事情雖然在百官眼中影響更大,但反而沒有出現任何爭議,所有人皆是隻顧著思索未來一段時間的廟堂局勢變化。
一時間,太和殿內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
就在這般詭異的安靜氛圍之中,這一天的早朝很快就結束了。
隨後,周尚景與趙俊臣二人也立刻就要離開京城中樞,前往南北二地巡察。
這般情況下,廟堂局勢必然是要走向不可預知的方向。
……
這一章,沒有任何對話,也沒有任何細節描述,自然是有些乾巴巴的。
但這段情節終究只是過渡,若是加入了對話與細節描述,只怕是一萬字都打不住,趙俊臣暗示請求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二人千萬不要卸磨殺驢那一段或許可以寫得有趣一些,但總體而言依然太水太拖沓。
所以蟲子思來想去,卻一直都找不到更好的處理手法,最終還是決定就這樣平鋪直敘了,大家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