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周尚景的寬慰之後,宋啟文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與立場還是有些偏差,立刻就換了一副堅定模樣,再次保證道:“老師教訓的是!學生一定在所不惜、完成任務!若是學生無法完成這項任務,那也沒資格接替老師您領導群臣了!”
周尚景終於是滿意點頭,笑道:“這般覺悟,倒是不錯!”
隨後,宋啟文稍稍猶豫一下,卻是問道:“老師您剛才說,趙俊臣今天與您交流之際,只是剛開始誤以為是自己的短視造成了您與他二人必須要暫時離開京城的局面……難道說,他後來已是察覺到了什麼?”
聽到宋啟文的詢問,周尚景當即是面現激賞,點頭道:“趙俊臣此人,不僅是天性多疑,而且還是機敏聰慧,老夫不過是稍稍表現出一些異常,就被他立刻察覺到了端倪!今天他與老夫交談之際,後面就開始反覆試探老夫,若是老夫猜想不差的話,他雖然不能完全確認,但應該已經發現了老夫正在算計他的事情。”
宋啟文聽到周尚景的這般回答,卻沒有表現出任何計劃敗落的擔憂。
周尚景一向最是擅長陽謀,但何為陽謀?就是哪怕你明知道眼前是一處陷阱,也必須要閉著眼跳下去!
所以,宋啟文只是問道:“老師您是故意讓趙俊臣發現端倪的?”
周尚景卻是緩緩搖頭,但表情間的激賞之色卻是愈發明顯,道:“老夫並不是故意讓趙俊臣發現端倪,只是並沒有花費太多心思刻意瞞著趙俊臣罷了,再加上趙俊臣的機警實在是遠超常人,所以也就讓他透過一些蛛絲馬跡、看出了許多事情。
只不過,老夫也並不擔心趙俊臣會發現老夫的算計,因為趙俊臣他無論如何也無法發現老夫的真實意圖,他這一次越是發現真相,心中越是恐慌擔憂,做事之際越是百般防範,就越有可能會掉進坑裡!
不過,老夫到了現在的歲數,終究不似年輕時一般殺伐果斷了,做事之際總是不願意趕盡殺絕,也總會為人留下了一線生機!不論是算計七皇子、還是算計趙俊臣,皆是如此!
老夫前段時間曾是嚴厲警告過他一次,讓他一定要深諳進退之道、謹守臣子本份,若是他當真聽進去了老夫的良言,那麼老夫這一次的算計對他而言反而是有利無害,一切就看他自己的選擇了!”
聽到周尚景的這一番話,宋啟文卻是忍不住輕輕搖頭,認為趙俊臣絕無可能抓住那一線生機,因為趙俊臣的野心太大、主動性太強,從來都不願意被動防守,也從來都不是一個謹守本份的臣子。
所以,趙俊臣必定會掉進坑裡!
*
其實,周尚景這一次算計趙俊臣的手段很簡單,一切皆是緣於周尚景昨天傍晚與德慶皇帝的那場談話。
昨天傍晚,周尚景估摸著德慶皇帝已經收到了相關訊息、知道太子朱和堉已是擅自提前返回京城中樞之後,就及時覲見了德慶皇帝。
見到德慶皇帝之後,周尚景則是直接表態,表示他經過反覆思索之後,依然認為七皇子朱和堅並不是一個合適的儲君人選,他還是更為支援現在的儲君朱和堉,直接反對了德慶皇帝的儲君廢立之大計。
德慶皇帝剛剛才收到訊息、得知了太子朱和堉擅自提前返京的訊息,這個時候有發現周尚景打算全力支援朱和堉的明確態度,自然是深為震怒,當場就訓斥了周尚景一頓,同時也自然是滋生了讓周尚景暫時離開京城中樞的想法。
受到德慶皇帝的訓斥之後,周尚景也沒有與德慶皇帝爭辯,只是設法把話題轉向了趙俊臣。
然後,周尚景就趁機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想法——趙俊臣年紀太輕、功勞卻又極大,遲早都會功高震主,這般情況下,分辨趙俊臣究竟是忠是奸,自然是最為關鍵之事,而想要分辨趙俊臣究竟是忠是奸,其實也很簡單,只要讓趙俊臣離開京城再去某處軍鎮走一趟,然後安排一位忠誠的軍中大將假意投靠趙俊臣就好!
若是趙俊臣是一位忠臣,他必然會斷然拒絕軍中將領的投靠!但若是趙俊臣懷有不臣之心,他就必然不會放過這次插手兵權的機會,一定會暗中把這位軍中將領收為己用!
再然後,趙俊臣究竟是忠是奸,自然也就一眼可知了!
這也是周尚景剛才說趙俊臣這個時候越是心中不安,就越有可能掉進陷阱的緣故!
趙俊臣發現德慶皇帝與周尚景正在聯手算計自己之際,必然是心中惶惶不安,也必然會抓住一切機會來增漲自己的抵抗資本,這般情況下他又如何能抵抗一位軍中大將主動投靠的誘惑?
在周尚景的眼中,對付趙俊臣從來都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德慶皇帝的職責——而他則是隻需要適時的暗中出手推動一下、堅定德慶皇帝的決心就好!
於是,也就發生了今天御書房的那些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