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一拍即合.(第1/2頁)
章節報錯
……
……
“原來如此。”
聽到劉冶的稟報之後,朱和堅似笑非笑的轉頭看了賈倫一眼,賈倫則是面無表情、眼神陰鷙。
朱和堅當然不會輕信劉冶的片面之言,但劉冶的說法確實是合理的解釋了許多事情,比如說李如安為何會選在那個時間動筆寫東西、為何被賈倫看出破綻之後就表現得異常緊張,又為何死活不願意讓賈倫去看他所寫的內容……
所以,朱和堅心中對李如安的懷疑也就稍稍減輕了些許——但也只是些許而已。
朱和堅依然不能排除這一切解釋都是為了矇蔽自己的可能性。
但無論如何,劉冶的計劃已經算是成功了,就像是劉冶所推測的那般,朱和堅所擔心的事情並不是李如安想要做些什麼,而只是李如安的不確定性。
其實,所謂“猜疑”二字,最可怕的地方並不是那個“疑”字,而在於那個“猜”字!
所謂“猜”,就是胡思亂想,也就是自己嚇唬自己。
就以朱和堅懷疑李如安為例,他因為不確定李如安究竟是否有暗中聯絡其它勢力,又尋不到任何的真憑實據,就只能把事情往儘可能壞的方向去猜測與推斷,但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於是朱和堅越是猜測就越會忌憚,越是忌憚就越會恐懼,最終就必然會徹底失去冷靜與耐心,使用一切手段來掐滅所有可能會發生的壞事,到時候李如安再是如何為自己辯解也沒用了,因為朱和堅那時候的腦子裡已經充滿了自己所猜想的可怕情況,再也聽不進任何東西。
所以,劉冶就主動表演了一場“告密”,讓朱和堅能夠明明白白的看到李如安究竟在圖謀何物,這般情況下就算是朱和堅並未全信,但也能有效的限制朱和堅的想象空間,讓事情不至於發展到朱和堅再也容不下李如安的地步。
而且,朱和堅也確實並不介意自己的追隨者們相互競爭,甚至是樂見其成。
至於李如安今後也許會妄自生事、失去控制的情況,只要能在李如安身邊安插一個眼線就能解決,而眼前的劉冶也正好是一個合適人選。
事實上,劉冶也正是推測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所以才把自己送到了朱和堅的面前。
有了這場告密表演,朱和堅十有八九會讓劉冶暗中監視李如安,然後他就算是搭上了朱和堅這條線、順利投入七皇子的門下了!
*
就像是劉冶所設想的那般,朱和堅從賈倫身上收回目光之後,就把注意力轉向了劉冶,因為劉冶的表現已經成功引起了他的興趣。
然後,朱和堅首先是輕輕搖頭,道:“我看你從進入這個房間開始,就一直是以‘微臣’自稱,我見你正講到關鍵處,也就沒有及時糾正……但你要切記,我眼下還不是儲君太子,你的這般自稱一旦是傳出去了,就必然會引起一場麻煩,到時候我也許不會有事情,但你必然是要被朝廷問罪的。”
劉冶連忙保證道:“在微、下官眼中,殿下您早就已經是半君半臣的當朝儲君了,一時間心有所想、口有所言,竟是失了規矩,還望殿下見諒!而且,關於今天這場談話的事情,下官一定是緘口不言,絕不敢向他人提及。”
“你很好、也很是忠心,你主動把這些訊息通報於我,顯然是一個識時務、知進退之輩,而且我看你說話的時候條理清晰、態度沉穩,觀察力也是不俗,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像你這樣一個人才,前些年為何會淪落到天水城去做一個私塾先生?”
聽到朱和堅的詢問,劉冶苦笑道:“下官的科舉之路一直是磕磕絆絆,屢次的名落孫山,就算是自詡有些本事與小聰明,但沒有功名傍身,也根本沒有機會施展,自然是蹉跎半生。”
劉冶這句話倒是出於真心,他向來都有野心,認為自己不應該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只是一直都沒有尋到機會罷了。
而如今,機會卻是來了。
朱和堅也是搖頭嘆息,道:“這一條科舉之路,雖然是為朝廷提供了許多良才,但也同樣把許多有才華卻不精八股的人才堵在了門外,我每當是想到這般情況,也是心痛不已。
今天既然是讓我見到了你,自然也不會讓你再蹉跎下去……你如今是苑馬寺的九品監正,平日裡負責管理那些馬伕,對吧?這幾乎是我朝官職的最低一級了,以你的能力心智,實在是大材小用,我也不能讓你繼續受委屈,再過幾天我會向苑馬寺的寺卿曲大人打個招呼,讓他著重提拔一下你,等你的官階稍高之後,我也會尋機會把你調任到更為重要的位置,也算是回報你今天的忠心表現。”
朱和堅只是向劉冶承諾了好處,但並沒有明確表態讓劉冶為他繼續監視李如安,因為朱和堅已經看出了劉冶乃是一個聰明人,完全不必自己主動開口提點,他自然就會知道他今後應該如何做。
果然,聽到朱和堅的承諾之後,劉冶立刻是主動保證道:“多謝殿下的提拔與看重,下官今後一定會盡心盡力為殿下做事,一旦是李如安那裡有了新的訊息,必然是及時稟報於殿下!”
朱和堅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就不再多說什麼,依照朱和堅的想法,這場談話已經結束了,劉冶也應該知趣的主動告辭了。
然而,見到朱和堅不再說話之後,劉冶卻並沒有主動開口告辭,反倒是面現遲疑,似乎還有話要說。
見到劉冶這般模樣,朱和堅心中有些不耐,語氣也稍稍冷淡了一些,問道:“你還有何事?”
劉冶猶豫了片刻後,卻是擺出一副下定決心的模樣,再次稟報道:“下官還有一件事,想要請求七皇子殿下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