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事端開啟(五).(第2/3頁)
章節報錯
聽到何榷的建議之後,吳陘人也是連連點頭,冷笑道:“正是如此!咱們早就聽說了七皇子殿下的名聲,乃是一位從善如流、秉公做事的明君,而汪正、沈欣文等人這段時間以來做了太多貪汙受賄之事,只需要咱們把這些事情當眾揭露,有七皇子殿下的主持公道,再加上咱們也是人多勢眾、一呼百應,必然可以成事!”
與何榷不同,吳陘人卻是貌由心生,天生的尖酸模樣,一雙吊眼角令人印象深刻。
說到這裡,吳陘人的八字眉卻是突然皺起,又說道:“不過,咱們二人昨天聯袂求見七皇子殿下,卻遭到了七皇子殿下的婉拒……總覺得七皇子殿下並不待見咱們。”
何榷卻是不以為然的揮了揮手,道:“聽說七皇子殿下的身體一直不大好,舟車勞頓之下想要多休息一天時間也是理所應當的!更何況,據我所知,昨天汪正、沈欣文二人也同樣是求見七皇子殿下吃了閉門羹,可見七皇子殿下確實是想要休息,對於咱們並無偏見!”
吳陘人稍稍安心,然後轉頭向一旁沉默不語的南京刑部尚書李子雍問道:“李老,你怎麼看?”
李子雍如今已是古稀年紀,頭髮花白稀疏、老臉上滿是皺褶,精力更是肉眼可見的不濟,他本身並無多少才智,全靠熬資歷坐到現在的位置。
但此時,相較於吳陘人與何榷二人,李子雍反而是最冷靜、最明白的一個人,猶豫道:“老朽卻是聽到訊息,說是朝廷中樞那邊想要從南京六部收權,而太子太師王保仁遲遲沒有返回京城、一直留在南京坐鎮,就是為了此事!
若是咱們選在這個時候鬧出事端,只怕是就要把南京官場的把柄送給朝廷中樞、讓朝廷中樞可以正大光明的推行收權之事……”
在官場之中,任何一項機密計劃,只要持續時間稍長、涉及人員稍多,就絕無保密的可能!
所以,朝廷中樞針對南京六部的收權計劃,雖然剛開始只有那些中樞高層核心人物知曉情況,但等到大半年之後的現在,卻依然是洩漏了訊息,就連李子雍也聽說了傳聞。
然而,不等李子雍說完,何榷已是揮手打斷,道:“李老不必過慮,朝廷中樞這兩三百年以來一直都想要從南京官場收權,但哪次成功了?
南京官場目前確實是有些混亂,但只要咱們扳倒了政敵、統一政令,自然是很快就可以撥亂反正、平息亂象,到了那個時候,朝廷中樞也就沒理由收權了!”
其實,何榷根本不關係南京官場會不會被朝廷收權,他只是無比懷念自己曾經連續彈劾三位閣老與四位尚書的壯舉,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對於這種事情就已經上癮了。
所以,何榷只想要不斷彈劾自己看不順眼的朝廷官員——當然,他對於絕大多數朝廷官員皆是看不順眼……進而是引來世人關注、百官敬畏,這種感覺總是讓他欲罷不能。
隨後,吳陘人也再次點頭,道:“本官也聽說了傳聞,但本官與何御史也是相同看法,唯有迅速統一南京官場政令,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也可以從根本上阻止朝廷中樞的收權計劃!相較而言,咱們若是隻想著一味的平息事端,只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說到這裡,吳陘人面現怨毒之色,他與南京吏部尚書汪正乃是積怨已久,他本人也不是江南出身的官員,所以同樣不在乎南京官場的權力存續,他只想要把汪正踩在腳下罷了!
而李子雍則是性格軟弱之輩,見到吳陘人與何榷二人皆是態度堅定,自然是不敢再勸,只是心中暗歎,只覺得自己不可能平平穩穩的告老還鄉了。
吳陘人與何榷二人也沒有過多理會李子雍的反應,只是繼續商議著後續計劃。
“立刻讓咱們手下的所有人皆是準備好彈劾奏疏,然後咱們二人等到七皇子殿下休息好身體之後,就再次前往瞻園求見!”
“對,聲勢越大越好!”
*
瞻園之中,朱和堅則是繼續向王保仁講訴著自己對於南京官場的看法。
只見朱和堅侃侃而談,繼續說道:“除了以吳陘人、何榷、李子雍三人為首的勢力之外,還有南京吏部尚書汪正、南京禮部尚書沈欣文、南京工部尚書宋大成這三人另成一派!
只不過,這三人之所以是聯手結盟,全是因為吳陘人與何榷二人做事太過霸道,讓他們三人不得不聯手阻擋,但實際上這三人並不共同利益,反而是相互間也有許多矛盾,很難齊心協力,所以就被吳陘人他們死死壓制著……事實上,依晚輩的看法,若不是王太師您一直都在暗中支援他們,他們早就被吳陘人、何榷他們徹底擊敗了!”
王保仁面現激賞,點頭道:“七皇子殿下的眼光果然不俗,老夫所提供的情報之中並未指明這一點,但七皇子殿下依然是看出了老夫暗中支援汪正、沈欣文等人的做法!
七皇子殿下的看法沒錯,老夫確實是一直都在暗中支援汪正、沈欣文等人,就是為了讓這兩派不斷衝突、讓南京官場不斷陷入混亂,也讓南京六部無法統一政令、同心協力,否則朝廷中樞的計劃就無法順利進行下去!
也正是因為老夫這段時間的暗中支援,所以汪正、沈欣文、以及宋大成他們對於老夫較為信任,這也是咱們接下來推行朝廷的收權大計之際,可以利用的地方!”
朱和堅則是笑著稱讚道:“王太師果然是手段高絕,全盤局勢盡在掌握,汪正等人把王太師視為靠山,但實際上卻只是王太師手裡的棋子罷了!”
王保仁卻是糾正道:“是棄子!這些人不堪大用,當棋子也不合格!”
朱和堅再次點頭,道:“對,是棄子,汪正貪婪吝嗇、性格跋扈,沈欣文則是嫉賢妒能、自作聰明,南京官場目前的狼藉名聲大半是因為他們二人,若是讓他們成為棋子,只會壞了王太師的名聲,所以王太師您一直都只是暗中支援他們,但從來都沒有公開與他們有過多接觸……這幾人當棋子雖然不合格,但作為棄子最為再為合適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