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周尚景的陽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另一邊,見到朱和堅的虛心請教,王保仁心中果然是極為滿意。
王保仁雖然已經恢復了當初的敏銳與鋒芒,但他並不知曉朱和堅的真實性情,難免是出現了誤判,此時只覺得朱和堅乃是一塊上佳璞玉,所展現的冷靜與智慧足以讓王保仁寄予厚望、託付前程,所表現的尊重與謙遜也足以讓王保仁發揮自己的作用,可謂是一個理想的儲君太子。
所以,王保仁滿意點頭之後,也顯然是早就想好了對策,緩緩道:“周尚景此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公私兼顧’這四字,所以他就算是另有想法,也絕不會暗中破壞朝廷中樞的收權大計,最多也就是製造一些變數罷了!
所以,只要是周尚景沒有暗中下絆子、拖後腿,朝廷中樞的收權計劃已經進行到目前這一步,已是絕無可能失敗,就算是出現了一些不可控制的變數,一切還有老夫隨時都可以出手!
在老夫看來,周尚景的目前做法,其實只是第一步罷了,只是為了逼迫七皇子殿下站出來承擔責任、考驗七皇子殿下的魄力與擔當!但等到七皇子殿下站出來承擔責任之後,他必然還有後續手段,也就是不斷丟擲各種難題、迫使七皇子殿下親自處理!
然而,只要看明白了周尚景的原則底線,就能猜到他所準備的那些難題,就算是有些棘手,也絕無可能影響到朝廷的全盤計劃,但肯定會讓七皇子殿下左右為難!
所以,周尚景所準備的那些難題究竟有哪些,老夫雖然不可能精準猜到全部,但也能推測出大概範圍!”
說完,王保仁抬手輕輕一揮。
下一刻,站在王保仁身後的一位年輕讀書人,已經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然後就用雙手把冊子呈到了七皇子朱和堅的面前。
其實,朱和堅早就注意到了,王保仁身後一直跟著六位儒生,這六人有老有少、形象各異,但所有人皆是氣度不凡、精明自信,而且王保仁與朱和堅談話之際,也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避開他們。
很顯然,這六位儒生皆是王保仁的心腹幕僚,無論能力還是忠心,皆是深受王保仁的信任。
但朱和堅上次迎接王保仁進京、與王保仁初次接觸之際,卻只見過這六位儒生的其中二人,另外四人則是初次相見。
“看起來,王保仁這半年多時間一直滯留在南京城內,並不是只顧著推行朝廷中樞的收權計劃,也趁機為自己尋到了許多傑出人才輔佐……而且,這些幕僚還只是王保仁明面上的收穫,私底下必然是準備了更多事情!這樣看來,等到王保仁結束了南京的事情返回京城之後,必然是籌備萬全、勢在必得了!”
暗思之際,朱和堅對於王保仁的未來作用也就愈發重視了。
隨後,朱和堅很快就收斂了心思變化,專心翻閱手上的那份冊子。
這份冊子之中所羅列的內容,顯然就是王保仁所推測的周尚景為朱和堅所準備的難題了。
正如王保仁所說的那般,這些難題皆是不會影響到朝廷的收權大計,但朱和堅一旦是接手了這些難題之後,必然會左右為難!
譬如說,自從南京六部的尚書換成了那幾名無能短視之輩以後,南京貢院的貢生名額就被江南境內的豪族子弟所壟斷了,普通家境出身的讀書人皆是受到了排擠與打壓!
這般情況下,朱和堅若是未來需要處理此事,就必然是要左右為難,究竟是為普通讀書人主持公道、得罪那些勢力更強的江南豪族?還是偏袒那些江南豪族、得罪數量更多的普通讀書人?
在這份冊子之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看過這些例子之後,朱和堅也終於明白了自己接下來究竟會面臨怎樣的困難抉擇,不由是表情愈發嚴肅。
周尚景若是把這些難題拋給朱和堅,依然是屬於陽謀範疇,朱和堅根本無法躲避,只能是咬著牙必須做出選擇!
見到朱和堅的表情凝重之後,王保仁這一次卻沒有給出具體建議,只是讓朱和堅自己決定選擇。
實際上,王保仁也想要趁機考驗朱和堅的真實秉性。
所以,王保仁見到朱和堅的表情變化之後,只是緩緩道:“正如老夫此前所說,這一切難題終究還是要看七皇子殿下你自己的抉擇才行,老夫這一次並不會提出任何建議,最多也只會在局面失控之際幫忙處理一下!
不過,這般多事情,若是隻讓七皇子殿下一人負責,恐怕是有些力不從心,而且老夫看七皇子殿下身邊也沒有幾位可靠幕僚,所以七皇子殿下若是想要尋幾位經驗豐富的幕僚輔佐自己做出決策的話,老夫倒是可以襄助一二!”
朱和堅目光一閃,立刻說道:“若是這樣,當真是幫了晚輩的大忙,也不瞞王太師,晚輩身邊確實是缺少可靠幕僚!”
王保仁再次點頭,然後轉頭看了一眼自己身後的六位儒生,稍稍猶豫之後,點名道:“呂德、傅平生……接下來這段時間,你們二人可願意陪在七皇子殿下身邊、協助七皇子殿下做事?”
聽到王保仁的點名之後,朱和堅卻是微微一愣。
因為,他聽到“傅平生”的名字之後,隱隱覺得有些耳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