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強迫(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到李成儒表情間滿是恍然受教,趙俊臣想了一下,繼續說道:“李尚書執掌戶部衙門之際,不僅會經常見到一些統計數字,更還會經常收到各地公文,我此前執掌戶部之際,也算是有所心得,趁著這次機會就與李尚書相互交流一番。
戶部所收到的公文,絕大多數都是中樞與地方各大衙門伸手要銀子的內容,這些衙門向戶部索要銀子之際,不外乎就是兩招,其一是訴苦哭窮、其二是遵循前例,這兩招很容易就會把人帶到溝裡去。
先說訴苦哭窮,這些公文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強調自己的衙門究竟有多窮、用銀子的地方太多、已經無法維持云云,你讀過這些公文之後,就會忍不住受到這些內容的影響,然後就會認為戶部衙門確實應該撥給他們更多銀子……
針對這一招,我建議李尚書今後要改變審閱公文的方法,不再是依照順序先看開頭再看結尾,而是反過來先看結尾再看開頭,先看一眼公文的結論與落款,然後再去看前面那些支撐結論的具體內容,往往就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判斷,往往也是更為精準的判斷!
再說遵循前例,這一招也很常見,譬如說戶部撥銀子給武昌府興修水利堤壩之後,周圍府縣往往也會依葫蘆畫瓢,同樣以興修水利堤壩為藉口、向戶部伸手要銀子,理由也很充分,武昌府興修水利之後見到了諸多好處,於國於民皆是大為有利,所以他們也想要為國為民、也想要興修水利提拔……
但絕大多數時候,‘只要儘量效仿前例自己就能成功’這種觀點,全然忽視了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不同之處,根本就是一個謬論,就像是那些統計數字一樣,只是為了佐證與強調觀點罷了!
武昌府的地勢環境,一旦是忽視水利堤壩的興建,就一定會出現水患,但其他府縣的地勢環境又豈是與武昌府完全相同?戶部又豈能因為武昌府的前例,就給予他們同等支援?所以,每當是公文之中出現了遵守前例的內容,就必須要仔細甄別……”
聽著趙俊臣的詳細傳授,李成儒表情間滿是受教恍然之態,擔任戶部尚書以來所遇到的許多難題,因為趙俊臣的這一番話也是迎刃而解。
然而,聽完趙俊臣的這些話之後,李成儒先是沉思片刻,卻又把話題拉回到河槽與海漕的爭議,問道:“趙閣臣所言有理,但下官還是覺得,改河槽為海漕之事很有必要,雖然前期投入更多,但今後能節省四成左右成本,同樣不是一個小數目啊,若是每年都能節省近千萬石的糧耗,相當於九邊軍鎮的全年軍糧,於國於民皆是一件好事……”
見李成儒依然還惦記著河槽與海漕之爭,趙俊臣不由是無奈搖頭。
他此前的長篇大論,其實就是想要轉移話題,不想繼續談論這件事。
海漕海運的諸般好處,趙俊臣當然看得清楚,而且因為國庫存糧不足的事情,趙俊臣也一直都是憂心仲仲,自然也惦記過漕運糧耗的主意。
但……趙俊臣思考許久之後,最終還是放棄了這般念頭,雖然趙俊臣明知道海漕之事一旦落實,國庫與民間的存糧就會迅速增加。
而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趙俊臣目前還不想觸碰周尚景的底線——當然,也可以說是“不敢觸碰周尚景的底線”——趙俊臣還承擔不起與周尚景不死不休的代價。
在趙俊臣看來,改河槽為海漕之事遲早都要落實,但前提是周尚景已經離開了廟堂,只要是周尚景離開了廟堂、不再掌控“周黨”這個龐然大物,趙俊臣就敢立刻向“周黨”宣戰!
根據趙俊臣的估算,等到周尚景離開廟堂之際,無論是山東與南直隸的沿岸海港,還是足夠數量規模的遠洋大艦,他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到時候推行海漕之事也是水到渠成。
然而,只要周尚景還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沒有離去,趙俊臣就必須要繼續隱忍。
簡而言之,趙俊臣對於周尚景這個老狐狸是心存敬畏的。
趙俊臣這一次暗中重啟了朝廷的河槽與海漕之爭,也是利用了朝中清流,自己並不敢直接出面,最終目標也只是逼迫“周黨”讓步罷了,而不是真的要落實海漕之事。
所以,這件事情從本質上而言,就是趙俊臣為了自身的權勢穩固,而放棄了全域性大義。
也正因為如此,趙俊臣難免是心中有愧——雖然只有那麼一丁點——於是也就不願意深談此事。
此時,見到李成儒依然是糾纏此事,出於這般心思,趙俊臣的表情也就冷淡了下來,緩緩說道:“朝廷的河槽與海漕之爭,已是持續百年,真正的遠見卓識之輩,又有誰不知道海漕的好處?但依然是無法改變河槽現狀!
只看這一點,就知道海漕之事的阻力究竟有多大了,不僅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又有多少權勢顯赫的大人物也在暗中利用河槽牟利?不僅僅是‘周黨’而已,就連陛下也在運河沿岸安排了大量的皇莊與鎮守太監!
所以,本閣為何要當這個出頭鳥?嫌自己的敵人不夠多嗎?非要與天下人為敵不成?這個世界上,總是吃多少飯操多少心,有些事情根本不是咱們目前有能力改變的,否則就是不自量力、自招災禍!”
見趙俊臣冷下了臉,又開始以“本閣”自稱,李成儒終於是不敢繼續糾纏,只是搖頭輕嘆。
若是宋煥成此時在這裡,聽到趙俊臣的這一番話,必然是要極為驚訝。
因為,趙俊臣的這一番話,與賀維此前所說的那一番話幾乎是完全相同。
只能說,趙俊臣與賀維這二人,雖然地位、眼光、手段等等存在高低之別,但他們的某些心中觀念,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差別。
*
就在趙俊臣與李成儒、顧全二人談話之際,宋煥成已經結束了戶部衙門的公務,憂心忡忡的返回到自己家裡。
然後,隨著宋煥成的某項決定,一場大戲即將開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