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一進入書房之後,卻是納頭便拜。

雖然已經離開了邊軍,但張誠見到趙俊臣之後依然是習慣以“卑職”自稱。

趙俊臣親手把張誠扶起,順便是仔細觀察張誠的面色,卻發現張誠的身體狀況已經好轉了許多,雖然還是手腳無力,但也已是無礙於日常活動了。

不過,扶起張誠之際,趙俊臣還是開口問道:“自己人就不必多禮了,你現在身體情況如何了?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都擔心你會過勞復發。”

對於趙俊臣而言,看明白了是一回事,說出來表明態度則是另一回事。

見趙俊臣接見自己之後第一句話不是詢問任務進展,而是關心自己的身體情況,張誠不由是心中一暖,連忙道:“小人的身體狀況已經好多了,雖然還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抗,但至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這一切還要感謝趙閣臣您當初安排章神醫為小人醫治,否則小人也活不到現在。”

張誠並沒有說什麼報答的話,但他的表情間卻滿是效死之意。

對於張誠而言,有些事情記在心裡就是,完全沒必要刻意的反覆提及。

趙俊臣笑著拍了拍張誠的肩膀,然後兩人就各分賓主落座。

隨後,趙俊臣終於是談及正事,向張誠詢問了陝甘災民遷移宣府鎮的進展狀況。

張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當即是如數家珍道:“陝甘災民們遷移到宣府鎮境內之後,耕種之際已是秋末,其實已經錯過了最好的下種時機,但幸好趙閣臣提前準備好了種子與耕具,尤其是趙閣臣所推薦的番薯等物,對於氣候與土地情況並不是很挑剔,再加上陝甘災民們也都願意日夜努力,總算是趕在冬雪降臨之前完成了一切,至今已是開墾耕種了五十餘萬畝田地,而且大多是種著番薯,只有少部分種了玉米與小麥。

開墾與耕種結束之後,卑職總算是抽出時間為陝甘災民們安排住所、劃分村落,如今宣府鎮以西、以東、以北三個方向,已是建成了一百三十餘個村落,陝甘災民們也皆是安定了下來。

而且,因為宣府鎮轄區內的荒田荒地還有很多,卑職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從陝甘那邊引入新的災民,等到今年年末,至少能達到十萬人的規模!”

趙俊臣輕輕點頭,表情間也多了一絲輕鬆,此前因為山東錯過耕種時機的事情而產生的怨怒之意也稍稍緩解了些,緩緩道:“種植土豆之後,大約三個月時間左右就能收穫,但我在朝廷之中所推行的農務改革計劃並不是特別順利,如今除了陝甘、山西南部、以及京城附近的部分地區之外,也唯有宣府鎮有大規模種植新作物……

所以,等到收穫之後,你們可千萬不要把所有收穫皆是賣掉或者吃掉,至少要留下三分之二的數量,以作為下半年進一步推廣全國的種子,我會讓‘聚寶商行’用其它糧食與你們換。

還有,你手下的這數萬百姓,他們都是正兒八經的宣府百姓,今後切不要再稱呼他們為陝甘災民了……我把他們從陝甘遷移到宣府,並沒有經過朝廷同意,最好是不要讓人抓到把柄。”

張誠當即是點頭表示明白。

其實,陝甘難民們如今所耕種的田地皆是趙俊臣所擁有,趙俊臣若是要他們上交三分之二的數量,也完全不必用別的糧食購換,直接強徵就可以,但這些百姓畢竟還要活下去,趙俊臣也希望這些百姓能對自己進一步歸心。

接下來,趙俊臣表情凝重了一些,又問道:“我讓你協助‘聚寶商行’滲透宣府軍鎮的計劃,如今進展如何了?”

宣府軍鎮乃是距離京城最近的軍鎮,實力也算是不弱,一旦是今後京城之中發生變故,那麼宣府鎮駐軍立刻就能發揮作用,反應速度僅次於京城附近的禁軍,所以趙俊臣在滲透宣府鎮的時候,一向是不遺餘力。

趙俊臣對於張誠有著提拔、救命、以及再造之恩,對於絕大多數古人而言,這些恩情足以讓他們赴死以報了,張誠亦是如此,所以趙俊臣的許多事情也不會刻意瞞著他。

張誠並沒有讓趙俊臣失望,毫無置疑的答道:“進展很順利!因為‘聚寶商行’在宣府軍鎮的影響力極大,許多時候說話比宣府鎮守總兵趙子城還管用,尤其是參將高揚,對‘聚寶商行’一直是言聽計從,再加上趙閣臣上次前往宣府鎮的時候,曾是趁機拔除了那些異己勢力,所以咱們的人這段時間活動之際從來都不會遇到任何阻礙。

時至今日,卑職已經挑選了一千五百餘人加入了宣府鎮駐軍,也組建了一支兩千餘人的民兵隊伍,軍中匠營、官府衙門也都有滲透……這些人皆是對趙閣臣忠心耿耿,而且在‘聚寶商行’的運作之下,許多人今後還會佔據一些底層官位……

這般情況只需是持續三五年時間,今後一旦是收到趙閣臣的命令,卑職至少能有五成把握控制宣府鎮為趙閣臣效力!”

說到最後,張誠壓低了聲音,但態度很堅定。

趙俊臣點了點頭之後,卻又道:“五成把握……還是太低了,最好是萬無一失,所以你接下來還需要更加努力用心才行……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最遲在半年以後,我將會從海外購到一批精良槍炮,到時候也會交給你一部分,你要提前準備一下,優先裝備給那些可以完全信任的將士。”

頓了頓後,趙俊臣的表情稍稍猶豫了一下,又吩咐道:“我這裡還有一件事情,需要你親手來辦……想必你也聽說了,咱們那位陛下最近也沒有閒著,一直都在反覆清洗陝甘官場,所以我希望你能抽空給劉蠻牛、李丕他們寫信,建議他們把自己的妻室族人等等,盡數遷往宣府、交由你來照顧,以防將來之萬一……

關於這件事情,我並不合適出面,最好還是由你提議,你乃是他們的從前同袍,他們聽到你的提議之後也不會多想。”

聽到這般說法,張誠頓時是表情微變。

劉蠻牛、李丕等人皆是趙俊臣安排在陝甘邊軍之中的心腹之輩,趙俊臣這個時候設法把他們的家室族人遷往宣府,說好聽一些是為了保護,但說難聽一些那就是人質!

張誠雖然對趙俊臣忠心耿耿,但他對劉蠻牛、李丕等人也有袍澤之情,所以他這一次終於是忍不住表現出了一絲質疑,問道:“趙閣臣……難道您不放心他們的忠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