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順便而已.(第1/2頁)
章節報錯
……
……
在廟堂之中,百官們這段時間皆是暗暗關注著陝甘三邊的整肅行動,不敢錯過任何訊息。
但對於天下間的商賈們而言,他們這段時間則是更為重視江蘇境內所發生的事情。
在半個多月之前,大學士霍正源突然被德慶皇帝委任為“東南巡閱使”。
這個官位乃是朝廷新設,權責也是不清不楚,甚至都沒有明確的衙門駐地,似乎是什麼事都能管一點,但又似乎是什麼事都管不了,給人感覺就像是一個閒職,又像是一個弱化版的欽差大臣。
但既然是“東南巡閱使”,明面上就有權力干涉東南各省的所有事宜,東南諸省的各方勢力自然是不敢怠慢。
而霍正源收到委任之後,第二天就離開京城中樞、沿著京杭運河乘船南下,這般的行動迅捷,顯然是大有圖謀。
當霍正源抵達蘇州境內之後,以南直隸巡撫黃有容為首,本地的官員、商賈、搢紳、大儒,皆是現身相迎,可謂是場面隆重。
隨後的接風宴期間,江蘇各界一邊是紛紛示好、拉近關係,一邊是趁機打探霍正源的來意。
然而,對於江蘇各界的反覆試探,霍正源卻總是避而不談,完全沒有透漏任何資訊,等到這場接風宴結束之後,就直接躲進了南直隸巡撫衙門之中、一直是深居簡出,但每天都會與黃有容密談議事,讓人愈發是感到神秘莫測。
另一邊,黃有容自從卸任了閣老之位、離開廟堂中樞之後,已是與趙俊臣化敵為友,經過一系列的密切合作之後,雙方關係也是愈發親密、越走越近,黃有容如今能擔任南直隸巡撫之位,也是因為趙俊臣的全力支援!
時至今日,在各方勢力的眼中,黃有容已是與趙俊臣穿同一條褲子的盟友。
這般情況下,江蘇各界無法從霍正源那裡打探到情報訊息之後,就紛紛向黃有容打探訊息,但黃有容這一次卻也同樣是忌諱莫深,完全不打算洩露任何訊息。
這樣一來,江蘇各界對於霍正源的來意與任務,也就愈發上心了,認為必然是非同小可,皆是密切關注,不敢錯過任何跡象。
就這樣,三五天之後,在各方的密切關注之下,霍正源終於有了行動。
首先,在黃有容的協助之下,霍正源全面接管了當初“八王船行”的各項產業,然後又把這些產業紛紛變賣套現,只留下了那些遠洋大艦;
然後,霍正源則是張貼告示,四處招收有遠洋經驗的商人以及水手、船匠,還拿出銀子定製更多的遠洋大艦!
再然後,霍正源又公佈了他今後的衙門駐地,而且一公佈就是三個地方,分別是——江蘇的松江府、廣東的廣州府、以及福建的興化府!並且表示自己今後將會輪流前往這三地衙門處理公務。
松江府、廣州府、興化府,這三處地方的共同點是什麼?那就是——它們皆是天然的優良海港,還皆是位於遠洋航道的關鍵位置,又都是水陸交通便利之地,最適合發展遠洋貿易!
再加上,霍正源這段時間到處收集遠洋大艦、大肆招收水手船匠的情況……
將這些資訊結合在一起之後,許多心思敏銳的商賈們頓時就興奮了起來!
難道說,朝廷打算效仿當年的隆慶開關、再次鬆綁海禁之策、開展遠洋貿易?
難道說,朝廷委任霍正源為“東南巡閱使”,就是為了讓他負責主持遠洋事宜?
更何況,再聯想到霍正源此人乃是趙俊臣的心腹,也許朝廷的遠洋計劃就是出於趙俊臣的一力推動!
而在明朝商賈眼中,趙俊臣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會賺錢的財神!由他所推動的計劃,那自然就是大買賣!
更何況,遠洋貿易的驚人利益,天下間的商賈誰人不知?
猜到這些情況之後,徽商們自然是再也坐不住,紛紛是攜著重金、趕往巡撫衙門拜訪霍正源,希望能夠參與其中。
另一邊,霍正源當初還在京城中樞的時候,就曾是多次與趙俊臣詳細商議過遠洋計劃的細節。
那時候,趙俊臣也曾向霍正源說過幾個觀點。
“遠洋貿易的開展初期,各項開支極為巨大,咱們就算是擁有陛下的全力支援,也依然是捉襟見肘,很難是迅速見到成效……這般情況下,咱們絕不能只用自己手中的銀子做事!
事實上,無論任何時候,想要做大事、賺大錢,就一定要學會善於別人的銀子!也恰好,東南諸省有很多富商巨賈,他們手裡的銀子花不完,完全可以拿來利用!
然而,咱們開展遠洋貿易的初期主要目標,是為了緩解朝廷的糧荒困境,所以這個時候絕不能讓那些商賈擁有太多話語權!商賈們只是一心逐利,若是讓他們擁有了決策之權,就必然會放棄利潤較低的糧食貿易、只會專注於那些利潤更高的商品!
所以,咱們不僅要儘量爭取商賈們的全力支援,也要暗中防止商賈們干涉遠洋貿易的具體運作……這般情況下,想要兩全其美自然是不容易,商賈們必然會覺得自己吃虧,投資入股的積極性也會大減!
但幸好,世人的性情總是喜歡折中的,你若是向商賈們直說,只讓他們拿出銀子入股分紅、卻又不會讓他們參與具體運作,他們必然是不同意的;但你若是從一開始就擺出一副想要壟斷遠洋貿易的架勢,好似是想要獨吞好處、防止任何人參與其中,商賈們也就會甘願放棄決策之權,僅是入股分紅就會心滿意足了……至少初期會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