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閣臣您是最明白小人的,小人這一輩子也沒有別的志向,就是希望‘同濟廟’能夠成為上清、全真、禪宗、三論宗那樣的佛道大派!而小人自己也能稱宗作祖、名揚天下……
陛下當初提議要為‘南海三聖’廣修廟宇,還要讓‘同濟廟’負責具體事宜,等到各州府縣的‘南海三聖廟’紛紛建成之後,就相當於變成了‘同濟廟’的分支,‘同濟廟’也就能迅速與全真、上清、禪宗、三論宗等大派相提並論了,小人的志向也就能迅速實現……
然而,就因為趙閣臣您當時一直瞪著小人,眼神好是駭人,嚇得小人不得不婉拒了陛下的建議,小人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實現心中志向的機會,也頓時就破滅了,所以……小人雖然明知道趙閣臣您一定是另有深意,但還是忍不住有些怨氣。”
耐心聽完了張道全的訴苦,趙俊臣不置可否的輕輕點頭,道:“哦?只是有些怨氣?而不是怨恨?這般情況倒是要比我想象之中好一些。”
張道全又是嚇了一跳,連忙擺手道:“小人心中會對趙閣臣生出一些怨氣就已是大不應該了,又哪裡敢怨恨趙閣臣……絕對不敢,借小人一萬個膽子也不敢!”
話是這樣說,但張道全的真實情緒究竟是“怨氣”還是“怨恨”,卻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趙俊臣笑著點頭,好似是相信了張道全的解釋,態度也是愈發溫和,緩緩道:“這就對了,開啟天窗說亮話,把心裡話說清楚,大家之間的誤會也能少些!否則,你總以為我是刻意給你使絆子、阻攔你實現志向,我則是總以為你心裡暗藏怨恨、心生二意,隔閡也就出現了,接著就是漸行漸遠,今後也很難再是合作……說不定還會反目成仇、變成你死我活的局面。”
趙俊臣的語氣溫和,但聽到“你死我活”這四個字之後,張道全又是嚇了一跳,不由是身體一顫。
正常來講,“你死我活”這個詞的意思是“你我二人總要死一個”,但張道全相信趙俊臣此刻所說的“你死我活”,就是字面意義上的意思——你死,我活!
然而,不等張道全再次解釋,趙俊臣已是擺手打斷,繼續說道:“你剛才說,我當初之所以會強迫你拒絕廣修廟宇之事,乃是另有深意,這般想法並沒有錯!
我且問你,你一直希望‘同濟廟’能成為像是全真、上清、禪宗、三論宗這樣的佛道大派,但你可有想過,全真、上清、禪宗、三論宗這些佛教大派為何能有今日之規模與聲勢?是因為他們的信徒廣佈?還是因為他們的廟宇眾多?”
張道全又是一愣,猶豫許久後答道:“小人認為,信徒廣佈與廟宇眾多皆是不可或缺。”
趙俊臣則是面現失望,好似是很不滿張道全的短視,然後則是擺出一副耐心模樣,道:“錯了,你完全顛倒了因果!信徒廣佈與廟宇眾多皆只是這些佛道大派的成功結果,而不是它們的成功原因!這些佛道大派乃是成功獲得朝野各界認同之後,才像是今日這般信徒廣佈、廟宇眾多,但你認為它們為何能成功收穫朝野各界的認同?”
趙俊臣的慣用手段——想要成功說服一個人,就必須要讓這個人一直陷於疑惑狀態之中,然後再趁機灌輸自己的觀點,可謂是屢試不爽。
如今張道全就深陷於疑惑狀態之中,認真思索了片刻之後,遲疑問道:“是因為它們的教義高深?”
但下一刻,張道全就搖頭親自否定了這般推論。
作為一個天才神棍,他很清楚各派教義對於廣大普通訊徒而言並無太大實際意義,絕大多數信徒都無法分辨佛道各流派之間的不同之處,但這般情況並不會妨礙信徒們崇神拜佛、捐獻香火。
眼見到張道全一時間無法尋到正確答案,趙俊臣則是很快就給出了答案:“其實,答案我已經告訴你了,這些佛教大派之所以能夠收穫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得到了朝野各界的認同!
正是因為他們收穫了朝野各界的認同,所以朝野各方勢力哪怕不會主動協助它們,但也不會刻意刁難它們,更不會在它們遇難之際落井下石!
這樣一來,這些佛道大派就可以順利傳承下去,無論上清、全真、禪宗、三論宗,皆已是延續了數百上千年時間!擁有這般漫長的傳承時間,他們就能擁有無數的徒子徒孫,也就能湧現大量人才為它們完善與傳播教義,對於普通訊眾而言也更有說服力,擴張影響力的時候自然也是事半功倍……然後,無論廣修廟宇、還是信徒廣佈,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聽到這裡,張道全不由是輕輕點頭,認為趙俊臣的說法很有道理。
趙俊臣的語氣則是再次變得嚴肅,繼續道:“這也是我當初讓你拒絕廣修廟宇的真正原因!你認真想一想,你目前只是收穫了陛下一個人的認同,但還沒有獲得朝野各方的認可,若是尋常時候也就罷了,有我的暗中庇護,朝野各方勢力就算是不認同‘同濟廟’,但也不會與‘同濟廟’刻意作對!
然而,你若是同意了陛下所提議的廣修廟宇之事,所消耗的銀糧與民力將會是何等的規模龐大?這般規模龐大的消耗,又將會損及多少人的利益?到了那個時候,朝野各方就不會只是不認同‘同濟廟’那般簡單了,而是會對‘同濟廟’恨之入骨!即使是擁有我的全力庇護,‘同濟廟’也將是四面楚歌、處處樹敵!
你再是認真想一想,哪怕是擁有陛下的全力支援,難道‘同濟廟’還能與天下人為敵不成?更何況,陛下如今已是五十有六,又還能庇護‘同濟廟’幾年時間?說句不恭敬的話,一旦是陛下將來駕崩,朝野各界又皆是對‘同濟廟’懷有敵意,你‘同濟廟’又將會是怎樣的下場?歷朝歷代滅佛毀道之事難道還少了?
呵,你的志向乃是稱宗作祖,但那必須要留下徒子徒孫才行,你認為你到時候還會有徒子徒孫存在嗎?至於讓‘同濟廟’成為上清、禪宗那樣的佛道大派,更是痴心妄想!至於你本人,也別想著名傳千古了,在朝廷的全力打壓與蓋棺定論之下,不會遺臭萬年就算不錯了!”
聽到這裡,張道全不由是汗如漿下,顯然是被趙俊臣的描述嚇得不輕,心中曾經對趙俊臣的不滿也當即是不翼而飛,只覺得趙俊臣果然是深謀遠慮,當初乃是自己目光短淺、利慾薰心。
“多謝趙閣臣的指點,若不是趙閣臣說明白了利弊,小人只怕會是作死而不自知!”
說完,張道全已經離開鋪墊,向趙俊臣連連叩首答謝。
趙俊臣親手扶起張道全,態度也恢復了溫和親近,道:“你我乃是一條船上的人,我對於‘同濟廟’也是投入了頗多資源與心力,幫你也就是幫我,你若是成功了我也會收穫不菲,你若是失敗了我也會受到牽連!所以你一定要明白,我無論是作出何般決定,都一定是為了你好!”
趙俊臣的這一番話,實際上是偷換了概念,“一條船上的人”並不意味著就會永遠的守望相助、不離不棄,但人類每當是聽到“因為、所以”這類的描述之後,總會下意識的心生信服,卻很少會認真思索這裡面的因果關係是否真的存在。
張道全只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自然聽不出趙俊臣的偷換概念,一時間只覺得趙俊臣所說有理,對於趙俊臣也再無懷疑。
於是,被趙俊臣攙扶起身之際,張道全發自真心的問道:“但還望趙閣臣能夠指點一番,小人若是想要讓‘同濟廟’成為佛道大派,又應該使用何般方法才是最為穩妥?”
趙俊臣輕輕一笑,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給張道全畫餅充飢的大好機會!
對於張道全的恐嚇,只能暫時阻止張道全的離心與怨氣,等到張道全今後回過味來,依然還會抱怨趙俊臣毀掉了他實現志向的大好機會。
所以,想要讓張道全能夠長久的為自己全力做事,不僅是需要分析利弊、出言恐嚇,更還要畫餅配合才行!
許多時候,“畫餅”要比實際利益更能激發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乃是上位者不可或缺的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