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內廠.(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起來,建州女真的奸細從‘榮發票號’領銀子的事情,本身也許只是正常情況,畢竟每天都有大量百姓拿著票據從各家票號拿銀子,‘榮發票號’乃是一家大票行,經手生意也多,未必就知曉他們的身份與任務,但小人總覺得,這件事情若是深挖一下的話,只怕能查出更多事情。”
聽到馬伯恩的這般說法,許慶彥不由是面色一變,但很快就面現冷笑,道:“正常情況?‘榮發票號’不知情?怎麼可能!對於這種事情,建州女真必然只會使用他們所能信任的票號,所以‘榮發票號’必然是深受建州女真的信任,雙方關係也很可能是超乎想象的緊密!
晉商與建州女真之間,向來是有暗中勾結的情況,這也不算是什麼秘密,趙閣臣這段時間以來交給了晉商諸多好處,就是希望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開發漢地諸省之上,不要再與建州女真繼續勾結,但很顯然他們依然是見利忘義、狗改不了吃屎!只可惜趙閣臣一向是眼裡揉不得沙子!
當初閣臣他出手整頓徽商之際,可是有好幾位富可敵國的徽商倒了大黴,相較而言晉商們則是要幸運得多,表面上一直都很配合閣臣,也一直都沒有讓閣臣抓到把柄,但這一次嘛……‘榮發票號’、陳公興、建州女真……若是摸清楚了這三者的關係,也許就是少爺出手整頓晉商的一次機會!”
說到後面,許慶彥已經聲音漸低、變成了喃喃自語。
另一邊,馬伯恩則是直起身子、目光放空,假裝沒有聽到許慶彥的輕聲自語——趙俊臣與晉商之間的明爭暗鬥,絕不是他能夠參與進去的,這個時候馬伯恩只希望自己越少知道訊息就越好。
許慶彥瞥了一眼馬伯恩,再次滿意點頭。
許慶彥這次會注意到“榮發票號”,全是因為馬伯恩的緣故,若是趙俊臣接下來出手整治晉商的話,那麼馬伯恩就是事件起因,所以許慶彥並不擔心馬伯恩會向晉商們透露訊息,他剛才的喃喃自語就是為了刻意讓馬伯恩聽到。
正所謂“一手大棒、一手甜棗”,越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就越是需要時不時的敲打,但敲打之後還要給他們一些好處,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忠心效力——這同樣是許慶彥從趙俊臣身上學到的手段。
如今,馬伯恩的表現讓許慶彥高看一眼,認為值得一用,所以就刻意利用徽商與晉商的例子再次敲打了馬伯恩。
眼見到馬伯恩很是懂得進退,許慶彥又問道:“你能發現這般情報,趙閣臣必然會很高興……你剛才說有三項情報值得注意,最後一項又是什麼?”
馬伯恩此刻的態度果然是愈發恭敬小心了,繼續說道:“至於第三個訊息,小人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在這批女真奸細之中,有一人叛逃建州女真之前,曾是京城中人,他的身份與小人相似,當初也是一群青皮的首領,因為失手傷人的事情被官府判去遼東服役,然後因為一場戰事被建州女真所俘,從那以後就為建州女真做事……
按照他的說法,他如今不僅是建州女真的奸細,也同樣是朝廷的探子,因為他返回京城之後,就設法聯絡了他當初的那幫青皮兄弟,卻發現那些人如今都已經被朝廷的一個秘密衙門給暗中收編了,成為了那個秘密衙門的民間眼線,他的那幫青皮兄弟還邀請他一同加入,他出於兩邊下注的考慮也就同意了。”
“朝廷的秘密衙門?是哪個?東廠?西廠?錦衣衛?還是六扇門?”許慶彥再次皺眉問道。
馬伯恩卻是緩緩搖頭,道:“都不是,是大內行廠!”
許慶彥終究是學識太淺,愈發疑惑的問道:“大內行廠?那是什麼衙門?我怎麼不知道?”
馬伯恩乃是順天府衙役出身,倒是有些見識,進一步解釋道:“所謂‘廠衛’,其實就是‘三廠一衛’的簡稱,其中這個‘衛’字自然是指錦衣衛,而‘三廠’則分別是東廠、西廠、大內行廠,其中大內行廠又被稱為‘內廠’!
當年司禮監太監劉瑾與東西二廠有矛盾,就在京師榮府舊倉地、也就是內廷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設大內行廠,可謂是自成系統,權責較之東西二廠還要更大許多,除了監察官民之外,就連東西二廠與錦衣衛也在內廠的監察之列,用刑也要更為酷烈!然而,大內行廠雖然權勢極大,但它的存續時間卻是極為短暫,正德年間劉瑾倒臺後,大內行廠就與西廠一同被裁撤了!
去年年初之際,趙閣臣親自出手重建西廠,一時間可謂是世人矚目,大內行廠卻是毫無訊息,小人還以為這個機構已是再無重現天日的機會,但若是該名建州女真奸細的供詞沒有做假的話,那就代表著大內行廠如今已是在暗中完成重建了,但與當初西廠重建之際的大張旗鼓不同,內廠的重建竟是毫無聲息,各方勢力皆是沒有收到相關訊息!”
聽完了馬伯恩的解釋之後,許慶彥立刻就意識到了這項情報的重要性。
誤打誤撞之下,他似乎發現了德慶皇帝的暗中佈置!——能夠悄無聲息的重建內廠,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也唯有德慶皇帝而已!
想到這裡,許慶彥就再也坐不住,迅速起身道:“這個訊息極為重要,我必須立刻稟報於趙閣臣!”
說完,許慶彥就要邁步離開。
馬伯恩則是緊跟幾步問道:“許爺,這些建州女真的奸細應該如何處理?”
許慶彥沒有任何猶豫,答道:“除了那名與內廠有關係的建州女真奸細,餘者皆是殺了埋掉!”
馬伯恩目光之中閃過一絲狠辣,點頭道:“也好,趁機讓兄弟們練練膽子,省得下次又要手軟、讓許爺看笑話。”
這一次,許慶彥卻是沒有回應馬伯恩,只是快步離開了院子,迅速向著京城方向趕去。
*
卻說,醫學院的成立儀式結束之後,趙俊臣也很快就返回趙府,也及時收到了許慶彥的稟報。
對於錢通與陳公興這二人,趙俊臣另有安排處置,並沒有迅速做出反應,但對於內廠重建之事,趙俊臣卻是無比重視。
於是,趙俊臣當即就傳令他手中的幾個情報機構,全力收集與內廠相關的訊息。
趙俊臣原本還以為自己想要收集與內廠相關的訊息必然是極為困難,卻沒想到這件事情竟是出乎意料的順利,僅是兩天時間之後,趙俊臣就已經收到了內廠重建的詳細訊息。
從某方面而言,內廠重建之事,之所以是沒有引起朝野各大勢力的注意,並不是因為內廠的存在有多麼的隱蔽,只是因為內廠的目前實力實在是太弱了,弱到根本無法引起各派勢力的注意。
畢竟,內廠目前只是初建階段,而且德慶皇帝重建內廠之際,竟是想要瞞過外朝與內廷的所有人,動作也是極其輕微,投射的力量與資源也是極小,再加上德慶皇帝在這件事情上很罕見的表現出極大耐心,並沒有要求內廠迅速發揮作用,反而是耐心等著內廠逐漸壯大實力,這也就讓內廠重建之後不僅是力量極弱,活動也是極少,所以才避開了各派勢力的眼線。
然而,內廠的實力雖然極弱,但以德慶皇帝向來是急功近利的性子,竟是對內廠投入瞭如此之多的耐心,這般現象本身就意味著內廠的重要性!
尤其是大內行廠的現任廠督——也就是在德慶皇帝的授命之下,全權負責大內行廠重建事宜之人——更是身份敏感,讓趙俊臣不得不倍加謹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