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有覺悟!.(第3/4頁)
章節報錯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許慶彥的表情呆愣住了,一時間竟是有些手足無措。
這還是趙俊臣近年來第一次對他表達了認可態度,對於許慶彥而言自然是意義非凡——說根到底,許慶彥這段時間以來的諸般努力,包括他剛才的信口開河、自我吹噓,其實就是為了贏得趙俊臣的一次認可而已。
但很快的,許慶彥已是收斂了表情間的異常,恢復了一貫以來的洋洋自得模樣,就好似他前一刻所表現出來的那些變化都只是錯覺一般。
見到許慶彥的這般模樣,趙俊臣不由是失笑搖頭,然後就轉頭向霍正源看去,卻見到霍正源此時滿是思索之色,再也不見剛開始時候的不以為然,顯然是從許慶彥的這一番講訴之中收穫了不少有用的情報。
趙俊臣稍稍等了片刻,見到霍正源不再沉思之後,說道:“霍大學士,我今天請你來見,正是為了鄭家的事情。如今,我已經說服了陛下,有很大把握讓你成為朝廷東南各省的常駐欽差、或者是新設一個專職巡撫……等你到了那邊之後,不僅是要接手當初‘八王船行’的龐大船隊與走私生意,與鄭家方面的合作也是重中之重。如今鄭家已經同意了與我們合作,但具體的合作細節,就需要你到時候親自與他們磋商了。”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霍正源不由是心中一驚,趙俊臣早就和他說過這方面的計劃,但他原本並不認為這項計劃可以很快推行,畢竟要說服德慶皇帝同意在東南各省新設一位常駐欽差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卻沒想到趙俊臣這般快就創造好了所有條件。
與此同時,霍正源心中更多的則是激動,他很清楚趙俊臣的官方走私計劃究竟是多麼的龐大驚人、意義深遠,而他則將是這項計劃的具體負責人,今後必將是獲益無窮。
於是,霍正源連忙點頭道:“還請趙閣臣放心,我一定會盡心盡力,不敢有任何怠慢!事實上,我這段時間已經暗中招募了兩位精通海事的幕僚,還有三個曾經參與過遠洋走私生意的漢子,也翻閱了不少相關資料,如今又從許小哥這裡聽到了鄭家的初步資料,今後赴任做事之際倒也可以從容不少。”
另一邊,許慶彥補充道:“這次鄭家不僅是安排快船直接把我送到天津,也派人隨我進京想要與少爺見面,此人名叫鄭明,乃是鄭家後輩之中的翹楚,談判期間也正是他力主與咱們合作的,我安排他與少爺見面之後,還可以安排他再與霍大學士碰上一面,以霍大學士的眼光,自然能從他那裡收穫更多的海事情報與鄭家根底。”
霍正源衝著許慶彥點了點頭,看向許慶彥的目光也多了一絲變化,笑道:“這當然是最好不過。”
然後,趙俊臣與霍正源又談論了一些具體細節,許慶彥也偶爾會根據自己這段時間的見聞說些意見。
而就在三人越談越深的時候,趙府下人前來稟報,說是戶部尚書李成儒終於來了。
*
當李成儒進入趙府正堂之際,趙俊臣與霍正源、許慶彥二人已經結束了剛才的話題,閉口不提趙俊臣與鄭家合作的事情,也完全不談趙俊臣的官方走私計劃,只是談論一些微不足道的朝野閒事。
畢竟,這些事情目前在“趙黨”核心圈子之中也只有極少數人知曉大概,而李成儒如今尚未正式投靠趙俊臣,更算不上是趙俊臣的心腹,自然是要刻意瞞著他。
不過,因為太子朱和堉即將要被廢黜的事情,李成儒這個時候也是心事重重,並沒有發現趙俊臣等人的異常。
對於李成儒而言,這是至關重要抉擇時刻,自己究竟是應該繼續保持忠於太子的立場?或者是趁機返回清流、與清流們一同轉投七皇子朱和堅?又或者是索性改換門庭、徹底投靠趙俊臣?
李成儒一路趕來趙府期間,就在反覆思考這個問題。
此時,當李成儒抬眼見到趙俊臣之後,看著趙俊臣鎮定自若的神情、回想著自己從趙俊臣這裡所收穫的諸般好處,他的想法又更為深入了一層——若是要徹底投靠趙俊臣,自己又要如何尋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以維持自己過往的清高形象,表示自己徹底投靠趙俊臣只是為了公義、而非私心?
思緒百轉之際,李成儒表面上倒還保持著鎮定,率先向著趙俊臣拱手行禮,道:“見過趙閣臣!聽聞趙閣臣傳喚,下官就急忙趕來了,卻不知趙閣臣召喚下官所為何事?可是……因為太子殿下的事情?”
趙俊臣深深打量了李成儒一眼之後,卻是長嘆一聲,抬手一指客位,說道:“確實是因為太子殿下的事情,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必須要咱們從長計議,李尚書還是先坐下說話吧。”
李成儒表情凝重,緩緩落座在霍正源的對面,然後就擺出一副傾聽趙俊臣解釋的樣子。
見到李成儒的這般模樣,霍正源的表情間有譏笑之色一閃而過,
很顯然,李成儒自從見到趙俊臣之後,就刻意壓制了自己的急切與猶豫,表現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就好似與平時沒有任何變化。
但以霍正源的眼光,依然是看出了李成儒的異常之處。
從前時候,李成儒一直仗著自己的資歷老、清譽高,還曾是趙俊臣的頂頭上司,總是喜歡錶現得特立獨行一些,會刻意在一些細節方面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也就是俗稱的擺架子——比如說,他從前與趙俊臣見面之際,從來都是不等趙俊臣說出“請坐”二字,就會自行坐下,就好似他完全不受趙俊臣的操控一般。
但這一次,李成儒自從見到趙俊臣之後就一直是謹守官場禮節,一直等到趙俊臣讓他落座之後,他才有所行動,這般變化雖然是看似微不足道,卻也表明了李成儒的敬畏之心,顯然是他對於趙俊臣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最重要的是,李成儒一向是自詡忠於太子朱和堉,但如今正是關係到太子朱和堉廢立的關鍵時刻,李成儒見到趙俊臣之後不僅沒有急著詢問相關訊息,反倒是先行向趙俊臣行禮問安、表達了自己對於趙俊臣傳喚的重視,然後才是遮遮掩掩的詢問了一下太子朱和堉的事情……這無疑是證明李成儒對於自己的未來道路已經有了心中傾向。
暗思之際,霍正源不知道趙俊臣有沒有察覺到這些細節,就想要向趙俊臣暗示幾句,但轉頭看向趙俊臣之後,卻發現趙俊臣已經開始了話題。
只見趙俊臣再次深深嘆息一聲,表情前所未有的嚴肅,隱隱間還有些力不從心的愧疚與自責,緩聲道:“因為太子殿下與諸位藩王的這場官司鬧得太大,陛下可謂是雷霆大怒……也不瞞李尚書,陛下他把我獨留在御書房談話期間,已經表明了要正式廢黜太子殿下的決心!聖心難違啊,雖然我認為太子殿下他並沒有做錯,與陛下也是據理力爭,但最終依然是無法扭轉聖意……”
李成儒雖然是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聽到了趙俊臣的解釋之後,依然是忍不住面色蒼白,喃喃道:“陛下他……當真是下定決心要廢黜太子殿下了?局勢竟是這般惡劣?一點挽回的機會都沒有?”
趙俊臣遺憾搖頭道:“我盡力了,但終究是無力迴天!太子殿下被廢黜之事,如今已是板上釘釘,再無機會扭轉……而且,根據陛下的安排,廢黜太子之事非同小可,必須要有一位有分量的大臣率先站出來表態、當眾彈劾太子殿下、引導朝廷輿論的走向,陛下已經把這件任務交給了我,我依然是無法違抗陛下的意志,只能是被迫接受了……所以,我如今不僅是無法為太子殿下挽回局勢,反而還會成為太子殿下被廢除的直接原因,還望李尚書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