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好像跑偏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德慶皇帝面現疑惑,又問道:“南海三聖?難道說有三位神仙?”
趙俊臣又解釋道:“神仙只有一位,他也曾向臣解釋過這個稱號的緣由,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洞府就在南海深處的三聖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兼得了儒、道、佛三家之長,所以才會自稱是‘南海三聖’。”
說到這裡,趙俊臣偷偷抬眼,暗暗觀察著德慶皇帝的面色。
因為是臨時起意的計劃,趙俊臣的準備並不充分,故事也是越編越荒誕,德慶皇帝會信嗎?
然後,趙俊臣就見到德慶皇帝滿臉都是沉思與神往,卻絲毫不見有質疑之色。
他竟然真的信了!
德慶皇帝不僅是相信了趙俊臣的胡編亂造,聯絡到趙俊臣的前後表現,他還認為自己已經看穿了趙俊臣的心思。
“南海三聖、南海三聖,好大的名號,但既然是神仙在世,有這般尊號也是理所當然……”感慨了一句之後,德慶皇帝的目光再次轉向了趙俊臣,開口訓斥道:“你一直想要瞞著朕,是不是認為朕知曉了這些事情之後,就會荒廢國事、一心尋仙,甚至是勞民傷財的耗費巨資、建造大艦,派人出海尋找三聖島?”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
德慶皇帝若是願意耗費財力物力建造鉅艦出海,正好是可以讓明朝迎頭趕上大航海時代!
但表面上,趙俊臣卻是口苦良心的勸諫道:“陛下,神仙之說過於飄渺,臣當時所遇到的那位神仙,說不定就只是一個會耍戲法的民間騙子罷了,臣又如何敢詳細稟報陛下?而且,朝廷目前的錢糧狀況,陛下您也是清楚的,確實沒有餘力大舉造艦出海了!我朝當年也曾派了鄭和七下西洋,耗費錢糧無數,卻又有何收益?那時候的艦隊規模何等之龐大?航行範圍何等之廣闊?但也沒聽說有仙島的訊息啊!所以,出海尋仙之事希望渺茫,有大弊而無小利,對朝廷而言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這般情況下,趙俊臣越是態度鮮明的勸諫反對,德慶皇帝就越是覺得這件事情大有可為,也不再懷疑趙俊臣的故事有假。
德慶皇帝訓斥道:“不論他是真神仙還是假騙子,你都應該把事情明明白白的稟報於朕,交由朕來親自定奪,又豈能擅自隱瞞?究竟要不要派出艦隊出海尋仙,也應該由朕來乾坤獨斷,又豈能由你妄自干涉?更何況,若是一個騙子,又豈能種出這幾顆渾然天成的仙果?
哈!朕算是看明白了,你長期任職於戶部衙門,心裡只懂得錢糧小道,眼睛也只是盯著財政收支,也就全然看不到全域性得失,更是完全忽視了長遠前景,因小失大!鼠目寸光!”
訓斥之際,德慶皇帝並沒有解釋何為全域性得失、又何為長遠前景。
當然,不必德慶皇帝解釋,趙俊臣也能明白,所謂的長遠與全域性,就是德慶皇帝的求仙長生之望!
德慶皇帝也明白,求仙長生不僅是虛無縹緲、希望渺茫,也是空耗國力、勞民傷財,但他是皇帝,這天下所有東西都是他的,只要是能為他增加一絲一毫的長生希望,即使是耗費再多的錢糧物資,也是完全值得的。
當然,德慶皇帝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這般心態,眼見到趙俊臣垂著頭聽訓完全沒有反駁,但隱約間依然有些不服之意,德慶皇帝的態度反而是軟化了一些。
畢竟,尋到了新的目標之後,德慶皇帝短時間內愈發離不開趙俊臣的賺錢手段了。
“你放心吧,朕確實是有尋仙之心,但朕並不是昏聵之君,也不會因為這種事情就勞民傷財、損耗國力,即使是有所行動,也一定會量力而為!而且,朕想要尋仙,也是為了江山社稷……你想想,尋到了神仙之後,若是可以勸說神仙施展仙術造福百姓,咱們君臣今後也能減少許多辛苦……別的不說,只要是神仙願意賜下一個滋生萬物的法子,你今後也不必再擔心朝廷遇到糧荒了……”
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德慶皇帝稍稍勸慰了趙俊臣幾句,然後就話鋒一轉,又說道:“所以,還是要想些辦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派出一些船艦前往南海尋訪仙島……鄭和他當年沒有尋到仙島,只怕是因為機緣不到,但如今有神仙現世贈下仙果,又留下了名號與線索,只怕是機緣到了,也未必就會空手而歸……當然,這件事情不能傳揚出去,否則就會引來群臣的竭力反對,只能是私下來做……”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沉吟了片刻,打量著趙俊臣若有所思。
就像是德慶皇帝所說,尋仙之事絕對不能傳揚出去,否則不僅是群臣紛紛反對,若是最後毫無成果的話,也會影響德慶皇帝的史書評價。
這樣一來,德慶皇帝想要尋仙,能夠擔當重任的人選也就不多了,除了趙俊臣之外,也就只剩下那些“帝黨”官員、以及內廷的太監們了。
“帝黨”官員大都是勳貴與武將出身,並不適合出面負責此事,德慶皇帝原本是想要把這件事交由內廷宦官們負責,但他對於那群太監的辦事能力實在是不放心,而且鄭和當年七下西洋也完全沒有尋到任何有關於仙島的訊息,讓德慶皇帝暗暗懷疑太監六根不全、身體不潔,所以才會讓神仙避而不見。
如此一來,趙俊臣就是最佳人選了!——最重要的是,若是讓趙俊臣負責此事,還可以拉著戶部與內帑一同分擔出海尋仙的錢糧投入。
但趙俊臣顯然是反對尋仙之事的,所以德慶皇帝覺得自己必須要想辦法調動趙俊臣的積極性才行。
於是,德慶皇帝沉吟片刻後,又說道:“俊臣,朕認為這件事情交由你來負責最為穩妥,當然,朕也會讓內廷全力協助於你……說一句君臣交心之言,朕其實一直都明白你的心思,你總是擔心自己年紀太輕、卻又權位太高,等到朕百年之後會遭到新皇猜忌……你想過沒有,朕若是當真尋到了長生之術,對你而言豈不是好事?有朕在一日,你就無憂一日,朕若是尋到了長生之望,你與你的後人,也就可以富貴永續了……”
德慶皇帝久違的親切稱呼“俊臣”,態度似乎也有些真心,趙俊臣聞言之後也是身體微微一動,好像是轉變了心意。
思索片刻之後,趙俊臣抬頭緩緩說道:“臣自然也願意為陛下效力,但朝廷目前的錢糧狀況確實不好,臣也只能是量力而行!”
德慶皇帝寬慰一笑,點頭道:“朕也是這個意思,自然不會強迫於你!”
就這樣,德慶皇帝與趙俊臣達成了一致,兩人都認為自己的計劃得逞了。
在德慶皇帝看來,如今只要是趙俊臣答應下來就好,今後自然是有辦法逼著趙俊臣加快進度,到時候也就由不得趙俊臣拒絕了,還能讓國庫分擔內帑的壓力,可謂是佔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