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宣府鎮.(第2/3頁)
章節報錯
聽到楚嘉怡的這般評價,趙俊臣卻是笑了,道:“你認為我是一個好官,那只是因為你心裡對‘好官’的評價標準太低了,你看我每日三餐就足以抵得上尋常百姓人家的一個月伙食,咱們腳下所踩的這張兔絨毯子也足夠抵上民間百姓的十年積蓄,這般奢侈也能算是一個好官嗎?”
楚嘉怡沉默不語,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回應。
說根到底,她從前是恭王府裡的大小姐,如今在趙府之中也是衣食不愁,也是一個脫離群眾、不食人間煙火的“貴人”,自然是難以評價趙俊臣的功過是非。
見楚嘉怡又是陷入了沉默,趙俊臣又說道:“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好官,也不敢說自己問心無愧,但我敢說自己在自保之餘,確實是為這個江山與天下百姓盡了自己的一份心力……我的許多做法固然是有些卑劣,但全是出於自保,想要為自己謀一個長久,這是人的本能,沒什麼好羞愧的,但我也確實是希望自己能像是古人所講那般‘達則兼濟天下’!
若是說我真做了某些自保本能以外的惡事,倒是也有那麼幾件,比如說德慶皇帝的那些好大喜功之事,我明知道是勞民傷財、損耗國力,但也必須要表態支援;再比如說一年以前的何明滅門案,我明知道恭王是無辜的,但就是因為德慶皇帝的態度,依然是把這般罪名栽贓到了恭王身上,讓恭王府的三千餘口皆是受到牽連……”
聽到趙俊臣突然提及了恭王府的事情,楚嘉怡不由是身體輕輕一顫,表情也多了些變化。
趙俊臣好似是完全沒有察覺到楚嘉怡的細微變化,只是繼續說道:“但我的這些做法,說根到底也還是為了自保,因為我當時並沒有能力違抗德慶皇帝的意志,所以也只能甘當他手裡的刀子與棋子……今日回想起來,那些事情確實是不對,但已是無法挽回,也只好是尋理由安慰自己——刀子傷人是無錯的,握著刀子的人才是罪魁禍首,被刀子捅傷的人也不應該怨恨那把刀,對不對?”
趙俊臣的這一番話,顯然是意有所指了,想要化解楚嘉怡對於自己的仇恨,或者是讓她的心中仇恨轉向德慶皇帝。
若是趙俊臣把話說到這裡,楚嘉怡依然是不願意改變態度的話,那麼趙俊臣也就無法放心許慶彥與楚嘉怡的事情——雖然,楚嘉怡對於許慶彥並沒有任何特殊感覺,但趙俊臣為了許慶彥還是願意耗費一些心力的——到了最後,趙俊臣也只好是瞞著許慶彥與崔倩雪二人,使用一些非常手段、設法排除隱患了,否則楚嘉怡遲早都會變成自己的破綻。
楚嘉怡也不知道究竟有沒有把趙俊臣的暗示聽進心裡,依然是沉默不語,只是垂頭坐在一旁。
見到這一幕,趙俊臣輕輕搖頭,也不再繼續與她說話,只是讓她自己好好考慮一下,然後就伸手從桌案上拿起一本書籍看了起來。
這本書籍是《菜根譚》,趙俊臣最喜歡的明朝時期著作,趙俊臣的許多人生想法與做事手段都是受了這本書的影響,趁著閒暇之際已經前後看了三遍。
趙俊臣看書,主要還是受不了馬車的顛簸,想要轉移一下注意力,但這般做法的用處不大,依然是覺得腰痠背痛,時不時就會用拳頭敲打一下腰背緩解壓力。
大約是過了半個時辰之後,楚嘉怡抬頭看了趙俊臣一眼,突然輕聲道:“老爺你還是躺在床上,讓婢子給你按一下腰吧。”
頓了頓後,楚嘉怡為自己的態度轉變尋了一個理由,又道:“夫人讓我跟著老爺,就是為了照顧老爺,老爺的身體情況原本就不算好,若是這一次出京之後又多了腰疾,夫人她肯定就要責怪我了。”
聽到楚嘉怡的這般說法,趙俊臣發自內心的笑了。
趙俊臣並不確定楚嘉怡的這般變化究竟是真是假,今後還需要找機會再次試探一下,但這般變化終究是出現了,這就是一件好事。
於是,趙俊臣點頭道:“好,那就麻煩你了。”
說完,趙俊臣就面部朝下的躺在床上,任由楚嘉怡為自己按腰捶背。
期間,趙俊臣看似不經意的談到了許慶彥,說了一些許慶彥的好處,又表示許慶彥遲遲沒有回信,自己很擔心許慶彥的現狀。
只可惜,楚嘉怡依然是對許慶彥毫無感覺,只是漫不經心的回應著,也沒有任何的思念之意,卻是讓趙俊臣心中默默為許慶彥哀悼了一下。
襄王有意、神女無心,許慶彥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
宣府軍鎮距離京城並不算遠,趙俊臣這一路也是快馬加鞭,三天之後已是抵達了宣府軍鎮的防區境內。
對於宣府軍鎮,趙俊臣是寄予厚望的——這個軍鎮不僅是實力強大,而且距離京城很近,若是趙俊臣可以徹底控制這處軍鎮,今後一旦是遇到了需要掀桌子的緊急情況,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軍隊支援。
而且,宣府軍鎮的總兵趙子城年紀不大、心機不足,只是依仗著勳貴家世才坐上了宣府總兵的位置,又是貪財虛榮、自視甚高的性子,這種人很容易就可以架空與控制。
事實上,宣府軍鎮一直都是“聚寶商行”的重點滲透目標,滲透進度也是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