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之後,薛貴心中長長鬆了一口,連忙是答應了下來。

這潭水實在太深,順天府原本也不想參與其中,能夠把事情推給廠衛自然是最好不過。

就在這個時候,幾位朝廷重臣已經傳閱完了詹善常的請罪奏疏。

相互對視幾眼之後,沈常茂當即是出列表態道:“陛下,如今看來,詹善常暗中勾結藩王、私自篡改圖冊的罪行確實不假……然而,這件事情是否只是詹善常一人之罪,卻也值得深思!眾所周知,戶部衙門從前一直都是趙俊臣獨攬大權,若說這件事情趙俊臣毫不知情,只怕是絕無可能!所以,老臣認為,這件事情還需要繼續調查。”

表態之際,沈常茂卻是繞開了藩王們的罪行,直接把矛頭指向了趙俊臣。

在沈常茂看來,這些涉案藩王究竟應該如何處置,還是交給德慶皇帝親自決定為好,但這一次卻是進一步打壓趙俊臣的大好機會。

隨著沈常茂的率先表態,幾位閣臣與部臣皆是紛紛附和,周尚景沉吟良久之後,也是表態同意了沈常茂的說法。

唯有左蘭山與陳東祥二人見到眾人把矛頭指向了趙俊臣之後,先後提出了一些異議,但顯然是無法影響到輿論風向。

德慶皇帝則是一副依然信任趙俊臣的樣子,緩緩說道:“趙愛卿在戶部這幾年,一向是功勳卓著,按理說應該不會涉及此事,但既然是眾位愛卿皆是認為此事存有疑點,今後調查之際自然是應該詳盡一些。”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般說法之後,太和殿內的群臣們表情各異,許多官員皆是面現幸災樂禍之色,皆是認為趙俊臣就要有麻煩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太子朱和堉則是再次開口問道:“父皇,這些涉案藩王們又該如何處置?既然是詹善常已是認罪,就代表這幾位藩王非法兼併土地、欺壓百姓、隱瞞逃稅的罪行皆是不假,也絕不能輕易放過,兒臣自請調查此案!”

涉及到宗室之事,太子朱和堉也是百官之中唯一不需要忌諱太多的人,卻是再次提到了藩王們的罪行。

德慶皇帝心中反覆考慮著利弊,沉吟良久之後,終於是點頭道:“既然是你毛遂自薦,藩王們的案子就交由你來負責,朕也會傳旨廠衛聽命於你!不過,辦案之際,你一定要務求謹慎、拿捏分寸。”

聽到德慶皇帝的決定之後,朱和堉的表情間並沒有太多喜色,反而是愈加嚴肅了一些,沉聲道:“兒臣遵旨。”

*

接下來,德慶皇帝與百官們又商議了一些事情之後,這場朝議終於是結束了。

不過,所有人皆是知道,隨著詹善常與藩王們相互勾結的事情被揭發,一場浩大的風波很快就會席捲朝野,廟堂局勢只怕是還要進一步混亂下去。

卻說,這場朝議結束之後,朱和堉留在太和殿內稍稍等待了片刻。

朱和堉就要開始調查幾位涉案藩王了,這件事情可謂是非同小可,他原本以為德慶皇帝下朝之後會特意召見於他、詳細叮囑一番。

然而,朱和堉左等右等,卻一直都沒有等到德慶皇帝的召見。

再然後,朱和堉就收到了訊息,德慶皇帝下朝之後馬上就召見了兩廠一衛的廠督與指揮使,卻也不知道向他們交代了什麼事情,但顯然是不會再召見朱和堉了。

見到這般情況之後,朱和堉不由是有些心冷,面無表情的挪動腳步離開了太和殿,走到了午門之外。

見到朱和堉出現之後,他的隨身太監薛高連忙問道:“太子殿下,咱們接下來是返回太子東宮還是去哪裡?”

朱和堉沉吟片刻後,答道:“去趙俊臣的府邸,聽說他重病了,我也馬上就要離開京城調查藩王們的案子了,卻是要趁機前去探望一下。”

聽到朱和堉的吩咐之後,薛高表情間滿是詫異。

身為朱和堉的隨身太監,他自然是知道朱和堉這段時間的態度轉變,但也沒想到朱和堉會主動去見趙俊臣。

但很快,薛高就收斂了表情間的詫異,伺候著朱和堉進入轎子之後,就吩咐轎伕們向著趙府方向趕去。

然而,朱和堉卻不知道,就在他趕往趙府去見趙俊臣的同時,錦衣衛指揮使洪錦與德慶皇帝進行了一番密談之後,也同樣是離開了紫禁城、向著趙府方向趕去,但任誰也不知道德慶皇帝交代給他的秘密任務究竟是什麼。

……

恩,第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