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武官紛紛是大聲回應道。

這般表態卻也不算客套,所有人都明白這場大勝的意義,皆是心中異常興奮,自然是沖淡了身心間的疲乏。

趙俊臣再次點頭,緩緩說道:“此戰得勝之後,所有人都是爭先向本欽差恭賀,就好似這場戰事全是我一人的功勞,但本欽差卻是心中明白,若是沒有眾位將軍的率兵作戰、將士們的浴血奮戰、乃至於文官們的輔佐配合,此戰之勝也是絕無可能!”

說到這裡,趙俊臣又把目光轉向了甘肅總兵金虎原與禁軍同知張成勳二人,說道:“金總兵與張同知兩位將軍雖然沒有參與這場決戰,但也同樣有功!若不是金總兵率領甘肅大軍日夜馳援,那蒙古聯軍也不會匆匆從階州城下退兵、一頭扎進咱們的包圍,若不是張同知這段時間以來的反覆騷擾疲敵,這場戰事的獲勝也不會這般輕鬆。”

一番漂亮話下來,所有人都是喜笑顏開,尤其是甘肅總兵金虎原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之後更是精神一振。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說道:“但這個時候、在這裡,本欽差卻是更想要恭賀在場的眾位將軍!不僅是恭賀眾位有了軍功、會得到朝廷封賞,更是想要恭賀眾位將軍向世人證明了自己!世人蜚語,總是對當兵男兒評價極低,認為你們大都只是禍害百姓的兵痞,但從今往後,你們就可以挺起腰桿來,大聲表示自己是保家衛國的英雄,朝廷的長泰久安、百姓的安居樂業,皆有你們的血汗之功!”

說完,趙俊臣站起身來,當真是向著帳內眾位武官們躬身一禮。

趙俊臣的這一番話,許多人皆是心中產生了觸動,又見到趙俊臣的這般態度,眾武官皆是不敢相受,紛紛是慌忙起身還禮。

最終,又是一陣相互恭維祝賀的話語之後,趙俊臣與眾位武官終於坐回到各自位置。

*

而就在趙俊臣與眾位武官談話之際,眾位文官皆是行色匆匆的返回帥帳。

此前,因為趙俊臣的命令,眾位文官皆有不同任務在身,但他們得知了眾位武官已經返回大營晉見趙俊臣的訊息之後,就再也顧不得自身任務,皆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到帥帳之中,卻是不希望自己錯過任何一件事情。

畢竟,此戰之後,送給朝廷的請功奏疏究竟應該怎麼寫、眾位文武官員的名字應該如何排序,如今尚未有定論,趙俊臣對於此事也一直是避而不談。

所以,文官們自然是擔心趙俊臣會在他們缺席的時候定下請功奏疏的名單順序。

對於文官們的心中想法,趙俊臣當然是看得明白,也理解他們的這種心理。

只是,見到眾位文武官員再次的齊聚一堂,趙俊臣的心中還是有些無奈。

這個時候,趙俊臣已經非常疲憊了,只覺得就連心臟跳動也是無力,原本是打算應付走了眾位武官之後就要好好休息,但眼見所有人再次齊聚于帥帳之中,每個人都是情緒振奮之下忘記了身心疲乏,皆是眼巴巴的看著趙俊臣,若是這個時候再把眾人趕走未免是太過掃興。

趙俊臣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趁著所有人都在場的機會召開一次戰後會議,把戰後諸事全部處理妥當,等到明後天的時候就可以拔營返回花馬池營了。

心中做出決定之後,趙俊臣緩緩說道:“如今已是傍晚時分,我原本是打算讓大家都好好休息一晚,等到明日晌午再召集眾位商討戰後諸事務,但眼下既然所有人都到齊了,也不覺得疲憊,那咱們就趁著這次機會把戰後諸事全部確定下來。”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原本還有些喧鬧的帥帳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皆是精神再次一振,目光皆是匯聚於趙俊臣的身上,等待著趙俊臣繼續說下去。

趙俊臣微微轉頭,向幕僚牛輔德問道:“牛先生,此戰的捷報可是已經寫好了?”

牛輔德連忙邁前一步,垂首躬身道:“學生已經草擬好了捷報,正等著欽差大人檢閱。”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讀來聽聽。”

牛輔德從袖子裡拿出一份紙張,大聲讀道:“德慶三十四年十月,欽差大臣、戶部尚書、三邊代總督趙俊臣領軍迎戰蒙古各部聯軍,歷經階州城、小川河、鎮寧衛三戰累勝之後,終於渭水南岸全殲十萬來敵……總計斬首近三萬,俘虜一萬三千餘,只因戰場混亂、人馬踐踏、戰火灼燒,餘者屍首皆是不可辯認……另有繳獲戰馬總計八千餘匹……”

就在牛輔德大聲念出捷報內容之際,趙俊臣依然是暗中觀察著帳內眾人的反應。

這份捷報裡的數字,皆是源自於趙俊臣的授意,卻是將戰果誇大了一倍,而戰後所繳獲的戰馬物資則是縮水了一大半。

所以,這份捷報必須要得到帳內所有人一致認同、共同背書之後才可以傳去朝廷,否則就容易出現紕漏、讓人抓住把柄。

最終,一直等到牛輔德讀完了這份捷報之後,也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實際上,誇大戰果、瞞報繳獲這類事情,乃是邊軍歷年之慣例,帳內眾人早已經是習以為常了,相較於往年的捷報戰果,趙俊臣如今只是誇大了一倍戰果、瞞報了一半繳獲,卻已經算是異常良心了。

更何況,戰果誇大一倍之後,在場眾人的軍功也都可以增加一倍,瞞報了一半繳獲之後,眾人也能分到許多好處,尤其是那些蒙古戰馬最是讓人眼紅,自然是沒有任何人會拆穿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