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至今日,鄂爾多斯部落已經連續失去了族人、領土、首領,只剩下了一支萬餘人規模的軍隊,實力依然是不容小覷,但已是無根之萍、無源之水,死一個就少一個。

正是因為這支軍隊的存在,鄂爾多斯部落名義上依舊沒有滅亡,也還有挽回一切的機會,蒙古右翼的各部落出於同盟協議、同族情誼,也會幫著鄂爾多斯部落奪回一切。

然而,當朝廷軍隊開始集中力量擊殺鄂爾多斯部落的軍隊之後,這支軍隊的傷亡速度就會遠遠高於其他部落的軍隊,他們在蒙古右翼內部的話語權與影響力也就會越來越弱。

最終,當鄂爾多斯部落軍隊的傷亡達到一個臨界點之後,蒙古右翼各部落的首領們就會發現,鄂爾多斯部落的滅亡似乎已是不可避免了,他們也不需要在乎這支軍隊的態度了。

若是鄂爾多斯部落已是註定要走向滅亡,曾經的同盟協約、同族情誼,自然也就不復存在,蒙古右翼也就失去了支援鄂爾多斯部落的理由。

與此同時,蒙古右翼各部落支援鄂爾多斯部落奪回河套平原,也必然是得到了好處承諾。

然而,當朝廷軍隊把鄂爾多斯部落的族人與財富盡數運回腹地之後,鄂爾多斯部落的軍隊就算是奪回了河套平原,也失去了支付報酬與答謝的能力,蒙古右翼的各部落幫助鄂爾多斯部落的決心也會再次減弱。

再等到朝廷釋放了那些被俘虜的蒙古部落首領之後,還讓他們誤以為建州女真很快就要攻打他們,蒙古右翼各部落也就徹底失去了與朝廷軍隊作戰的理由,必然是迅速退兵返回各自部落、防範建州女真的出現。

到了那個時候,朝廷軍隊只需要對付實力大損的鄂爾多斯殘軍即可,自然是壓力大減,諸般威脅也是迎刃而解,河套戰事很快就會結束。

*

聽到趙俊臣的三項建議之後,包括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之內,所有人皆是若有所思的輕輕點頭。

太和殿內的君臣眾人皆是頭腦聰明之輩,很輕易就想到了關鍵之處。

不得不承認,趙俊臣的前兩項建議很有道理。

唯有趙俊臣的第三項建議,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也許是因為趙俊臣剛才反駁了沈常茂的建議的緣故,所以沈常茂率先站出來提出了質疑。

只見沈常茂的表情極為嚴肅,沉聲問道:“趙閣臣,你的前兩項建議皆還算是可行之策,唯有第三項建議似有不妥之處!你說建州女真很快就要攻打蒙古右翼,可有實證?又是從何處收到了訊息?”

趙俊臣直接搖頭道:“並無實證,全憑猜測!”

聽到趙俊臣的回答之後,沈常茂的臉上頓時是閃過了一絲厲色,再次質疑道:“若是毫無實證、全憑猜測,又該如何能讓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相信此事?一旦是讓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心生懷疑,他們就會進一步的認為朝廷軍隊的實力不足,急切想要結束河套戰事,所以才會想要用謊言誆騙他們,說不定反而是讓他們堅定了繼續作戰的決心,到了那個時候,卻又該如何是好?”

趙俊臣不由是輕輕搖頭,也不知道沈常茂的這般質疑,究竟是為了報復趙俊臣剛才反駁他提議的事情,還是因為沈常茂的見識眼光就只有這麼一點。

但不論是哪種可能性,趙俊臣都可以肯定沈常茂的內閣首輔位置必然是坐不久了。

與此同時,不等是趙俊臣開口解釋,就見到一直都是沉默不語的周尚景出列說道:“陛下,老臣倒是認為,趙閣臣的三項建議皆是有效可行!尤其是趙閣臣的第三項計策,最是巧妙!

建州女真究竟會不會趁機攻打蒙古右翼,固然是沒有實證,一切都只是猜測,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蒙古右翼也無法確定建州女真就一定不會趁機攻打他們!咱們只需要讓他們意識到這種可能性也就足夠了!

早在黃臺吉時期,建州女真就已是吞併了蒙古左翼,若說建州女真沒有進一步吞併蒙古右翼的野心,只怕是蒙古右翼自己也不相信!只要是讓蒙古右翼意識到了這種可能性,他們就一定會畏手畏腳、瞻前顧後,相較於幫助鄂爾多斯部落奪回河套草原,他們必然是更加傾向於撤兵回到各自領土儲存元氣……這樣一來,再配合趙大人的另幾項計策,十有八九可以逼迫蒙古右翼各部落迅速撤兵、放棄河套平原。”

趙俊臣轉頭向著周尚景點頭示意之後,則是進一步補充道:“陛下,建州女真究竟會不會趁機出兵,出兵之後又要攻打何處,不僅是蒙古右翼無法確定此事,咱們也同樣無法確定此事!

然而,今年這幾場戰事之後,蒙古右翼已是元氣大損,乃是近百年以來最為虛弱的時候;我朝也同樣是漸漸力竭,可謂是無力再戰了!所以,臣認為建州女真絕對會產生伺機而動、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

當然,建州女真的目標究竟是我朝的遼東地區,還是蒙古右翼,目前還不確定!但臣認為,朝廷必須要兩方面同時做出準備!一方面是傳令遼東、冀州、宣府三大軍鎮嚴陣以待、加強防禦,打消建州女真的南侵意圖,另一方面也要讓蒙古右翼儘快意識到建州女真的威脅,儘早做出準備,防止是建州女真輕易吞併了蒙古右翼、進一步增強實力!”

周尚景則是再次說道:“陛下明鑑,蒙古人早就衰弱了,並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但建州女真這些年來一直是養精蓄銳,卻是實力不可小覷!

老臣認為,遼東、冀州、宣府三大軍鎮不僅是要嚴陣以待、加強防禦,暗中警告建州女真,讓他們明白出兵南侵的話就一定討不到任何好處!與此同時,若是建州女真想要向西出兵吞併蒙古右翼的話,遼東、冀州、宣府三大軍鎮也要頻繁調動,佯攻建州女真的腹地,讓建州女真分心分兵,不敢盡出全力,絕不能讓他們輕易吞併了蒙古右翼。”

聽到周尚景與趙俊臣二人的陸續表態之後,德慶皇帝卻是首先看了沈常茂一眼,目光中隱隱有些失望。

相較於周尚景與趙俊臣的目光長遠、思慮周詳,沈常茂確實是相差太遠了。

德慶皇帝當初讓沈常茂代替周尚景擔任內閣首輔之位,主要還是為了打壓周尚景的權勢與影響,但如今看來沈常茂明顯是德不配位,讓他擔任內閣首輔只會是影響朝廷的政局穩定。

諸般想法在德慶皇帝的腦中一閃而過,德慶皇帝表面上依然是不動神色,只是緩緩開口提出了自己的顧慮:“周閣老與趙愛卿的說法確實有理,但……朕必須要釋放那些蒙古部落首領嗎?為了收復河套的戰事,朝廷才是剛剛釋放了蒙古聯軍的主帥巴根以及一批准噶爾貴族,若是再一次輕易釋放了這些蒙古右翼的部落首領,豈不是會讓各地異族失去敬畏之心,認為朝廷軟弱可欺?”

聽到德慶皇帝的說法之後,趙俊臣先是一愣,只覺得德慶皇帝的這般顧慮經不起推敲。

但很快,趙俊臣就猜出了德慶皇帝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