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水城與花馬池營的距離較近,快馬加鞭的趕路之下只需要不到兩天的路程,所以李如安抵達花馬池營的時間,僅僅比趙俊臣晚了一天有餘。

此時,三邊總督府的側堂之內,李如安坐在椅子上靜靜飲茶,劉冶則是態度拘謹的站在李如安的身後,二人正在等待著趙俊臣的召見。

眼看著趙俊臣遲遲沒有召見他們,李如安卻是忍不住再次向劉冶叮囑道:“你待會見到欽差大人之後,認罪態度一定要儘可能的認真恭敬,欽差大人問什麼你就回答什麼,絕對不要主動開口講話,這位欽差大人最討厭那種認不清自己位置的蠢貨……

也絕不能有任何欺瞞與避重就輕,這位欽差大人極為精明,尋常的小聰明小手段壓根瞞不過他的眼睛,只會讓你徹底失去機會……

還有,這位欽差大人平日裡看著和善,但他的性格極為強勢,心中自有主見,所以你絕不能主動開口辯解、意圖影響他的判斷,這隻會引來欽差大人的不喜……

總而言之,朝廷究竟要如何處置你,一切聽候欽差大人的決定就是了,到時候咱家自然會為你開口求情,至於你只是被迫成為亂民首領的事情,以及你這段時間以來協助咱家平定民亂的種種功績,咱家也會一絲不漏的全部告知於欽差大人,但你自己絕不能表現過頭了……”

自從兩人離開天水城之後,這已是李如安第六次這般叮囑劉冶了。

劉冶乃是亂民賊首的待罪之身,而李如安則是陝甘三邊的監軍太監,兩人的身份地位可謂是天差地遠,但若非是有劉冶的協助,李如安這次想要平定天水民亂絕不會是這般迅速,劉冶所展現的手段與心智也是極為高明,所以李如安早已經把劉冶視為心腹,如今也是全心全意為劉冶考慮。

劉冶聽到李如安的叮囑之後,依然是滿臉感激的連連點頭道:“多謝監軍大人的提點,小人到時候一定會盡量表現得低調老實,監軍大人您願意這般庇護小人,小人自然也放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交給監軍大人,只要是小人這次能夠保住性命,今後必當是結草銜環、一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監軍大人的恩德!”

李如安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就安心好了,咱家與欽差大人的關係緊密,若是咱家全力保你性命,欽差大人他也一定會給咱家面子的,只要是欽差大人他放過了你,朝廷那邊也就好說了,而你的性命身家自然也就無憂了,說不定還能憑藉你協助咱家平定民亂的功績謀取一官半職。”

劉冶陪笑道:“有了監軍大人的這一番話,小人也就安心了,只要是有了監軍大人的庇護,小人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話雖如此,劉冶的心中依然是充滿了緊張與不安。

李如安的諸般叮囑不僅是無法稍稍平緩劉冶的緊張,反而是讓他愈加心中不安了。

天水城民亂絕非是一件小事,劉冶身為亂民首領之一,自然也是罪責深重,即使是誅殺九族也不為過,雖然說他很快就接受了朝廷詔安,又有協助李如安平定天水城局勢的立功表現,但究竟能否抵消自己的罪責,劉冶也是心中沒底。

劉冶原本還以為李如安身為朝廷派到陝甘三邊的監軍太監,乃是陝甘境內地位最高的幾人之一,必然是有能力赦免自己的罪行,所以他才會不遺餘力的討好李如安、盡心盡力的協助李如安辦事。

然而,透過李如安這段時間的屢次叮囑,劉冶才發現自己判斷失誤了,原來陝甘境內早已經是形成了欽差大臣趙俊臣說一不二、獨斷專行的局面,即使是李如安身為監軍太監也是完全無力抗衡。

也就是說,劉冶最終究竟能否赦免罪行,李如安並不能做主,一切都還要看欽差趙俊臣的態度。

自身生死只能任由他人決定,這般情況又豈能讓劉冶感到安心?

尤其是在李如安的描述之下,這位欽差趙俊臣不僅是手段高明、智慧超絕,更還是城府深沉、性格強勢,不僅是朝廷的幾位權臣之一,如今還擁有了全殲十萬蒙古聯軍的赫赫戰功,可謂是當今世上最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

在這般大人物的眼中,劉冶的存在不過是螻蟻一般,只要是看不順眼就可以隨手拍死了。

這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天水城的民亂險些影響了前線戰局,也險些破壞了趙俊臣全殲蒙古聯軍的大計,這顯然會引起趙俊臣的敵視。

別看李如安如今信誓旦旦的向劉冶保證自己一定會保下他的性命,但若是趙俊臣到時候當真是想要處死劉冶的話,李如安只怕是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一點,只看李如安談及趙俊臣的時候那幅小心謹慎、充滿忌憚的態度就知道了。

李如安的這般態度,也讓劉冶心中有些奇怪,按理說李如安身為監軍太監,在陝甘境內應該是任何人都無權節制,絕不應該是這般敬畏趙俊臣才對。

顯然,這位欽差趙俊臣的高明手段,要遠遠超乎劉冶的想象,李如安在天水城的時候可謂是殺伐果斷,那幾位造成民亂的貪官劣紳說殺就殺了,但面對趙俊臣的時候就好似是僕從遇到主子似的,完全沒有任何抵抗的勇氣。

而就在李如安與劉冶二人各有所思之際,趙俊臣的心腹幕僚牛輔德快步走入側堂,表示趙俊臣如今已經有了空暇,正在總督府正堂內等待他們的晉見。

*

趙俊臣向章德承反覆承諾了“下不為例”之後,也終於是得到了章德承的讓步,獲得了召見李如安與劉冶談話的機會。

很快的,在牛輔德的帶領之下,李如安與劉冶二人來到了總督府正堂內。

“欽差大人,咱家終於是不辱使命,已經平定了天水城的民亂,如今天水城的秩序已經恢復如初,咱家也就趕回來覆命了!咱家在天水城聽到渭水捷報之後,也是驚喜異常,恭喜欽差大人一舉全殲十萬蒙古韃子,戰功赫赫、名垂青史!”

見到趙俊臣之後,李如安馬上是拱手行禮,講出了自己準備多時的說辭。

另一邊,劉冶則是馬上埋首跪在趙俊臣的前面,顫聲道:“罪民劉冶,叩見欽差大人!”

面對章德承的時候,趙俊臣一向是表現和善,也從來都不會計較章德承的態度,這是因為趙俊臣心中敬佩章德承的醫術與醫德。

但面對李如安與劉冶的時候,趙俊臣自然是換了一副面孔。

趙俊臣完全沒有理會跪在自己面前的劉冶,只是表情淡然的向著李如安點頭示意,說道:“這段時間幸苦李監軍了,得知了天水城局勢穩定的訊息之後,本欽差也是心中鬆了一口氣……咱們大明朝已經有好些年未曾出現這般大規模的民亂了,若非是李監軍及時控制了局面,這件事情還不知道要如何收場。”

李如安連忙是說道:“咱家不敢居功,天水城會發生民亂,也有咱家監管不力的緣故,還險些壞了欽差大人的滅敵大計,咱家也不過是將功補過而已,咱家這一次能夠迅速平定天水民亂,也全是因為欽差大人您全力支援的緣故!”

趙俊臣輕輕搖頭,說道:“天水城的這場民亂,確實是影響極大,我明面上畢竟是負責賑災的專職欽差,但天水城卻是因為災民沒能及時收到賑災糧草而發生了暴亂,這就是我辦事不利的罪過了!我如今固然是全殲了蒙古聯軍,看似是風光無限,但等我回到京城之後,朝中政敵必然會利用這件事情攻訐於我,到時候應付起來也是一場麻煩……唉,想想就讓我頭疼!”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跪在地上的劉冶頓時是身體一顫,心情愈加慌亂,只覺得自己果然是遭到了欽差趙俊臣的敵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