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奏疏大都是彈劾趙俊臣的,陝甘境內的地方官員們紛紛是抨擊趙俊臣獨斷專行、剛愎自用、排除異己、擾亂地方局勢、組建私軍、私設大獄,等等等等!

這一次,朝廷百官們看到趙俊臣的奏疏之後,就只剩下瞠目結舌了!

若說趙俊臣出手架空三邊總督王錚的事情還可以用事急從權來解釋的話,那麼他後續的種種做法——擅自頒佈政令、組建私軍、設立大獄等等事情,就絕對不能再用“事急從權”四字來解釋了!這些做法,就算是說趙俊臣意圖不軌、想要領兵作亂也有人信!

一時間,“趙俊臣乃是當代王莽”的呼聲響徹了朝野,朝廷百官們再一次掀起了群起彈劾趙俊臣的風潮,甚至還有官員提議朝廷應該奪去趙俊臣的官職、查抄趙俊臣的家產、抓捕趙俊臣的親族、並且是盡出重臣前往陝甘三邊抓捕趙俊臣入獄問罪!

而那些原本還願意為趙俊臣辯護的官員,除了“趙黨”之外也紛紛縮到了後面,不敢再為趙俊臣辯護,生怕自己會被視為趙俊臣的同黨,受到趙俊臣的牽連!

據說,趙俊臣的第五份奏疏送到京城中樞之後,德慶皇帝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收到了四百多份彈劾趙俊臣的奏疏,一時間就好似趙俊臣已經成了萬夫所指、孤家寡人、不殺不足以平穩天下!

*

卻說,就在趙俊臣第五份奏疏送到京城的第二天晚上,學士巷周府的書房之中,趙俊臣這段時間以來送到京城中樞的五份奏疏抄本皆是攤開擺放在書桌上。

周尚景的老臉上滿是若有所思的神態,將這五份奏疏抄本從頭到尾的細讀了一遍,看似蒼老無神的眼睛在沉思之際顯得愈加深邃,卻是任誰也無法猜到他此時的內心想法。

這已經是周尚景今晚第三次翻閱這些奏疏了,每一次翻閱了這些奏疏之後,周尚景都會沉思良久,但不久之後還會再次翻閱一遍。

就在周尚景打算第四次翻閱這些奏疏的時候,書房內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然後,門外響起了周府管事周福的稟報聲:“老爺,閣老李和、禮部尚書宋啟文兩位大人聯袂求見!”

周尚景微微一愣,然後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點道:“讓他們二人進來吧!”

很快的,閣老李和、禮部尚書宋啟文二人快步進入了周府書房之中。

在這兩人之中,李和的表情還稍稍鎮靜一些,宋啟文的神色則是要凝重許多,匆匆向著周尚景行禮問安之後,就急聲說道:“首輔大人,學生剛剛收到了訊息,趙俊臣又有一封奏疏送到了京城,如今已經呈給了陛下,這已經是一個半月以來的第六封奏疏了!趙俊臣的前幾份奏疏,皆是引起了軒然大波,說是震動朝野也不為過,卻也不知道他的第六份奏疏又是什麼內容……依學生之見,這份奏疏十有八九又要引起廟堂混亂,咱們應該早作準備才是!”

一旁,李和也是搖頭嘆息道:“是啊,這段時間以來,朝廷百官們幾乎什麼事情都沒幹,就在爭論趙俊臣的賞罰了,每天的朝議皆是要陷入無盡的爭吵……唉,這個趙俊臣,哪怕是離京之後也依然是把整個廟堂中樞攪得天翻地覆,竟是要比他留在京城的時候還要更受矚目!”

聽到兩位朝廷重臣的說法之後,周尚景緩緩點頭道:“不久之前,老夫也收到了趙俊臣第六封奏疏的訊息……據說,陛下審閱了這封奏疏之後,卻是不見喜怒,也不傳喚內閣六部的重臣們商議,留在身邊伺候的太監們也全部被趕出了御書房,只是一個人留在御書房裡反覆翻閱著趙俊臣的奏疏……顯然,趙俊臣的這份奏疏非比尋常,但這份奏疏的內容究竟是什麼,目前除了陛下之外依然是無人知曉。”

宋啟文不由有些吃驚,說道:“難道說,趙俊臣的這份奏疏還要比他的前五份奏疏更加驚人不成?”

李和也是一臉驚歎的模樣,再次搖頭道:“反正我是想象不出來,還有什麼事情要比趙俊臣的前五份奏疏更加驚人了!說起來,我還真有些佩服趙俊臣,他離京之後所辦的那些事情,一般人還真沒有膽子去做!而他不僅是毫無顧忌的做了,而且還敢如實的寫成奏疏送到京城,卻是主動把自己的把柄公之於眾,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麼,他難道不知道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說嗎?”

周尚景抬頭看了兩人一眼之後,卻是嘆息道:“看樣子,你們二人至今也沒有猜到趙俊臣的真實想法啊!你們二人並非愚鈍之輩,卻也是趙俊臣的手段愈加高明隱晦了……唉,若是讓趙俊臣順利實現目標的話,再等到老夫告老還鄉之後,咱們這一派的官員恐怕是無人能與趙俊臣抗衡了。”

李、宋二人相互對視一眼之後,齊齊向著周尚景躬身說道:“還請首輔大人賜教!”

只見周尚景伸手一指自己面前的五份奏疏,緩緩說道:“這五份奏疏,其實是大有講究!第一份奏疏是趙俊臣揭穿了西北諸省的幾位督撫意欲私下裡與蒙古人議和的事情,這份奏疏的內容固然是震驚了朝野,但趙俊臣這個時候依然是有功無過,而趙俊臣的第二份奏疏,卻是故意把自己擅自許諾朝廷會增加邊軍撫卹、軍功、賞銀的事情說了出來,也因此而遭到了許多彈劾,趙俊臣的功過賞罰也自此而出現了爭議!”

頓了頓後,周尚景繼續說道:“趙俊臣的第三份奏疏,則是他指揮六百護衛擊潰了五千蒙古大軍的請功奏疏,這般戰績極為驚人,甚至是可以名留史冊,頓時是震驚了朝野,趙俊臣的聲譽大漲之餘,此前彈劾趙俊臣的聲音也被壓制了下去,但沒過多久,趙俊臣又送來了第四份奏疏,明確說出了自己架空了三邊總督王錚的事情,針對趙俊臣的功過賞罰,也由此而再次出現了爭議,但百官們的爭議尚未有所定論,趙俊臣又送來了第五份奏疏,詳細解釋了陝甘局勢以及自己的種種舉動,更是把這些爭議推向了高潮……”

說到這裡,周尚景再次抬頭看著李、宋兩人,總結道:“也就是說,每當他立下大功之後,就在百官們為他邀功請賞之際,他就會做出一些必然要引發爭議的事情,讓朝廷撤回對他的封賞……每當他所作所為引發了百官們的爭議與彈劾之後,他就會很快立下一件大功,以此來平息朝廷中樞對他的爭議與彈劾!所以,趙俊臣明明已經離京近兩個月時間了,大事小事辦了無數,但朝廷對他的功過賞罰依舊是沒有定論……

……可以說,趙俊臣一直都在利用自己的奏疏暗中操控著整個廟堂的局勢走向,讓自己一直都處在可賞可罰的境地,讓陛下與百官們認為自己抓到了趙俊臣的大量把柄,趙俊臣的功過賞罰皆是可以由他們來定!既不會因為立功太多而引起百官妒恨與帝王猜忌,也不會因為違背規矩太多而遭到群臣圍攻與皇帝心疑,而就在百官爭議、陛下猶豫之際,他也就爭取到了施展拳腳的空間與時間!……嘿,當真是好手段!”

說話間,周尚景的老眼閃過了一縷精光,肅容說道:“若是老夫所料不差的話,趙俊臣這些段時間送到京城的奏疏,皆只是他下一步大動作的鋪墊罷了!……趙俊臣今天送到京城的第六份奏疏,恐怕才是他這些日子以來種種動作的真正目標……以老夫對趙俊臣的瞭解,此人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利益的調和,他總是能讓自己與陛下的短期目標達成一致!所以,趙俊臣的這份奏疏所描述的事情必然會讓陛下極為動心……但與此同時,趙俊臣也會趁機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好處!也正因為如此,陛下他才會猶豫不決、舉棋不定!”

聽到周尚景的說法之後,李、宋二人皆是皺眉沉思。

片刻之後,李和試探著問道:“首輔大人您覺得趙俊臣的真實目標究竟會是什麼?”

周尚景卻是第一次面露猶豫,搖頭道:“老夫倒是隱約有些猜測,但這些猜測太過驚人,卻是讓人不敢置信……但若是老夫的猜測是真的,並且趙俊臣順利的達成目標的話,恐怕他今後就再也難以抑制了……”

而就在李和打算進一步追問的時候,門外突然再次響起了周福的稟報聲。

“老爺,陛下派人傳旨,稱是緊急召喚您入宮談事……對了,李和大學士與宋尚書兩位大人也皆在傳喚之列,陛下的召喚很急,似乎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聽到稟報之後,周尚景突然一笑,說道:“看樣子,陛下他終於是有了決定!而老夫的猜測究竟是否準確,也很快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