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時,不論是何老將軍還是方總兵,都不願意就這麼任由蒙古軍從容離去,尤其是方總兵還吃了一個大虧,所以兩軍匯合之後就開始了對蒙古軍的追擊,然而蒙古軍向來是以騎兵稱雄,想要追擊他們又哪裡是那麼容易?蒙古軍在此期間一直都在吊著我們,偶爾還會調轉馬頭進行反擊,將士們的追擊不僅是沒有收穫太大的戰果,反倒是又出現了許多損傷……
……最終,卻是任誰也沒有想到,這支蒙古軍且戰且退到了小川河的北岸……當時,欽差大人您安排在北岸的伏兵剛剛剿滅了小川河戰場蒙古軍的斷後兵力,正打算趕去南岸戰場支援,卻是正好堵住了這支蒙古軍的退路,兩軍皆是沒有任何準備就碰面了,自然是引發了一場混戰,這場混戰也為方總兵與何老將軍爭取到了許多時間,兩位將軍趕到小川河北岸之後,就與北岸伏兵一同殲滅了這支蒙古軍……只是,也正因為這樣,欽差大人您安排在北岸的伏兵遲遲不能脫身,也無法及時支援南岸戰場,造成了南岸戰場的困境,最終還害得欽差大人您不得不親自犯險以身誘敵……”
聽完了毛家棟的解釋之後,趙俊臣輕輕嘆息一聲,滿臉都是無奈與苦笑。
這樣看來,趙俊臣對小川河戰場的安排並沒有任何問題。
只可惜,戰場之事總是變幻萬千,任誰也無法事先猜到鎮寧衛城戰場上的蒙古軍會出現在小川河北岸,最終也就引起了一系列的變故,讓趙俊臣的許多看似正確的安排都成為了敗筆!
經過了小川河戰事之後,趙俊臣原本還覺得自己此次插手軍務是外行指揮內行的錯誤表現,應該把戰事全權交給軍中將領們負責,但固原總兵方振山倒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內行,趙俊臣這一次也是把鎮寧衛城的戰事全權交給他來負責,然而最終成果卻依然是讓人無奈。
“說根到底,還是軍中的可靠將領太少了,數來數去也只有寥寥幾人可用,我親自指揮戰事是逼不得已,重用有私心的方振山也是逼不得已,但最終也只能惡果自嚐了……”
暗思之際,趙俊臣苦笑搖頭之後,表情卻是愈加嚴肅,再次向毛家棟問道:“這麼說,我軍在鎮寧衛城的戰場上損傷很嚴重?”
毛家棟表情沉重,點頭道:“這段時間以來,何老將軍在蒙古軍的強攻之下苦守鎮寧衛城,麾下的三千兵馬折損了三成有餘,而方總兵落入蒙古軍的陷阱之後,更是在短時間內死傷了五千餘將士……再加上後續的種種損傷,何老將軍與方總兵的麾下軍隊總計死傷兵力恐怕已有上萬之多……也幸虧是因為這支蒙古軍被欽差大人您安排在小川河北岸的伏兵擋住了,最終也是一舉剿滅了他們,否則這一戰就絕對是我軍的一場大敗了!”
“有上萬兵馬的損失嗎?”趙俊臣喃喃自語之際,表情頗是陰沉,眼神間隱隱還有一絲殺氣。
這一次,趙俊臣率軍進入鞏昌府,麾下兵力總計約有五萬五千餘,但如今已是在鎮寧衛城戰場上損失了上萬兵馬,小川河戰場的死傷至少也有上萬之多,卻是已經總計折損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兵力了!
這般死傷比例,可謂是慘重至極!
當然,蒙古聯軍的死傷情況要比明軍更加慘重!
明軍付出了這般極大代價之後,卻也一舉剿滅了蒙古聯軍的兩支分兵,總計也有兩萬五千人馬之多,這般兵力已經是蒙古聯軍總兵力的近半規模了!
再加上蒙古聯軍的主力這段時間以來強攻階州城同樣是損傷不少,剩下的兵力恐怕是已經無法對大明疆域造成太大威脅了!
從這方面而言,明軍並未吃虧,反倒是佔了不少便宜!
不過,賬不能這樣算,明明是可以用更少的代價收穫更大的戰果,最終卻是變成了現在的慘勝局面,蒙古聯軍的殘餘兵力如今固然是威脅不大了,但明軍也同樣是元氣大傷,兵力愈加的捉襟見肘,這一切全都是因為方振山的私心作祟!
所以,得知了鎮寧衛城戰事的始末之後,趙俊臣自然是心中大怒,恨不得親手砍了方振山的腦袋!
只不過,心中惱怒之餘,趙俊臣依然保持著冷靜,卻是沉吟之間遲遲沒有表態,隱約間有些猶豫。
見到趙俊臣的這般表現,毛家棟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則是遲疑問道:“不論鎮寧衛城戰場還是小川河戰場,兩處戰場的困境皆是方振山引起的……欽差大人您該不會打算要放過方振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