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明軍將士們與突襲而來的蒙古騎兵撞在了一起——戰馬撞飛了明軍將士的身體、長槍插入了蒙古騎兵的胸膛,在一陣廝殺聲與哀嚎聲之中,戰場上又增加了大量的屍骸!

而就在將士們拼命阻攔蒙古騎兵之際,鼓動將士們拼命阻攔的趙大力卻是壓根沒有回頭觀望的意思,只是愈加用力的抽著馬鞭加速逃離戰場。

對於趙大力而言,往日同袍們的性命當然是沒有趙俊臣的計劃重要!

畢竟,他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邊軍夜不收,而是成為了趙俊臣的親信,立場早就不同了。

*

與此同時,雲巒山上。

趙俊臣見到莫小林與趙大力幾乎是在千鈞一髮之際脫離了險地之後,心中也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們逃脫的時機已經有些晚了,接下來免不了要遭到蒙古人的追殺,必然是險象環生,但終究是沒有陷入蒙古人的包圍,又有前線將士們的拼命阻攔,最終逃回雲巒山的可能性依然不小。

“如今的戰場上,蒙古人的殘兵大約還有七千餘人,但因為戰場局勢混亂,他們的兵力已經被打散了,這個時候蒙古人的主將竟然還能在短時間集結到三千餘兵馬,倒也是手段不凡……

……目前的局勢下,若是趙大力與莫小林他們將這三千餘蒙古騎兵引到雲巒山下,我軍在戰場上的兵力優勢就可以徹底鞏固,只要拖延一段時間,等到前線將士們解決了戰場上的蒙古殘兵之後,就可以集中兵力支援雲巒山,攻打雲巒山的蒙古騎兵也就不足為懼了,這場戰事也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

……眼下的憂慮,卻是戰場上的前線將士們見到蒙古人攻打雲巒山之後,會不管不顧的捨棄留在戰場上的蒙古殘兵、一窩蜂的趕來雲巒山支援,這樣的話攻打雲巒山的蒙古騎兵固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剿滅,但戰場上的蒙古殘兵卻也就有了脫逃的機會,也就不能一舉而竟全功……”

想到這裡,趙俊臣衝著身邊的吳啟凡說道:“我的替身還在戰場上,如今並不方便下令,還要勞請吳大人你代我傳達一道命令,派出幾十匹快馬前往戰場,務必要趕在蒙古騎兵攻打雲巒山之前,向前線將士們傳達一項吩咐,就說他們的首要之務依然是全力剿滅戰場上的蒙古殘兵,雲巒山上的防務早有佈置,讓他們不必操心,只要在半個時辰內結束戰事趕來支援就好!……此外,再吩咐雲巒山上的守軍,就說蒙古人即將要攻山,讓他們做好準備,只等我的替身逃回雲巒山上,就可以用事先俺的那些佈置抵禦敵人了!”

聽到趙俊臣的吩咐之後,吳啟凡不敢怠慢,連連點頭之後就按照趙俊臣的吩咐前去傳令了!

*

而就在趙俊臣進行準備的同時,蘇合、阿木爾、雅思達三人集結了三千騎兵意欲突襲漢人欽差,心中滿以為能夠一舉建功,卻沒想到漢人欽差會是如此機警,他們不過是剛剛逼近就當機立斷的逃走了,完全不見剛才的悍勇之態,而他們也遭到了附近漢人軍隊的拼命阻攔。

見到煮熟的鴨子即將要飛走,三位蒙古主將自然是心中大急,率領著蒙古騎兵瘋狂衝擊著漢軍防線,意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擊破漢軍防線之後繼續追殺漢人欽差。

三位蒙古主將之中,蘇合的年紀最大,也最是老奸巨猾,見到“趙俊臣”逃跑之際的當機立斷之後,再看到“趙俊臣”逃去的方向位置,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所以,就在雅思達與阿木爾二人領兵衝鋒的時候,蘇合則是故意放慢了馬速、落在了後面暗暗思索著什麼。

片刻之後,蘇合的老眼閃過了一絲精光,再次驅馬來到了雅思達與阿木爾的身旁,急聲道:“雅思達將軍、阿木爾首領,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漢軍拼命攔著咱們,前仆後繼、源源不絕,咱們就算是突破了漢人的阻攔,也必然是耽誤了時間,漢人欽差早就逃遠了……這樣吧,由我率領諸察合臺騎兵在這裡拖住漢人,你們兩位則是率領本族勇士繞過漢人的阻攔繼續追殺漢人欽差!只要是抓住了漢人欽差,此戰咱們就贏了!”

這一戰發展到了現在,蘇合屢次提出了正確的意見,雅思達與阿木爾二人已經下意識的習慣按照蘇合的建議行事,再加上戰局的混亂讓二人無暇細想,所以他們很快就同意了蘇合的意見。

於是,在三位蒙古主將的傳令之下,蒙古騎兵們與明軍脫離了接觸,然後則是由蘇合率領著諸察合臺騎兵利用騎兵的移動優勢與騎射本領不斷騷擾著明軍防線,明軍大都是步兵,對此也是無可奈何,而雅思達與阿木爾則是率領著各自部落的騎兵兩千餘人繞開了明軍的阻攔,向著莫小林與趙大力逃走的方向繼續追殺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