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戰鞏昌(六).(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著戚斌的話聲落下,有幾位性格持重的官員頓時是面色一變,連忙發表了不同意見。
鄭家棟對於戚斌一向是很有好感,但他這次卻是率先起身反對了戚斌的意見,說道:“欽差大人,下官認為戚斌的建議不妥!何漳老將軍的計策雖然是有些冒險激進,但至少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階州城的圍困,說不定還能夠建立奇功!方總兵的計策略顯保守,但卻是萬無一失之策,這些年來已是多次證明這種方法的有效……相較而言,戚守備的建議看似不錯,但這般方法必定是要耽擱許多時間,不能及時支援階州城,一旦是階州城在此期間有所閃失,可就大事不妙了!”
然後,西安知府吳啟凡也說道:“下官也是這般看法,如今的當務之急乃是階州城的安危!此外,按照戚守備的建議,我軍必然是要與蒙古人進行一場決戰,先不談此戰的勝負未料,即使是最終勝了,恐怕也會損傷無數……相較而言,還是方總兵的計劃最為穩妥!”
鄭家棟與吳啟凡皆是老成之輩,他們作為地方衙門的文官也有些天然畏懼戰爭,若是按照戚斌的計劃,就必然會有一場規模極大的戰事發生,這場戰爭勝負未知、變數極多,自然是引來了他們的抗拒。
不過,按察使周勃與蒙古人有仇,對蒙古人一向是恨之入骨,卻是極為贊同戚斌的建議,說道:“欽差大人,下官倒是認為,戚將軍的建議很是不錯,既不像何老將軍一般激進,也不似方總兵一般保守,若是這個計劃順利的話,就能夠將數萬蒙古大軍一舉殲滅,必然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奇功!”
看到眾位官員之中終於有人支援了戚斌的意見,趙俊臣抬手下壓,制止了眾人進一步的爭論。
然後,趙俊臣終於是再次開口了。
趙俊臣面容肅穆,緩緩說道:“自從接手了陝甘三邊的防務之後,我先後組建了戰兵新軍、頒佈了豐厚的軍功賞賜、統合了陝甘所有的力量……我費盡心機的做了這麼多事情,可不僅僅只是為了安然度過今年的火篩入寇而已,關於這一點,我這段時間曾不止一次談及,但似乎大家都只是認為我在說大話而已,依然是秉持著過去的想法,認為我們只要把入侵的蒙古人禮送出境即可,不需要大動干戈……”
說到這裡,趙俊臣環視了在場眾人一眼,又說道:“那麼,我就在這裡再說一次!我的野心很大,比你們想象中更大!我要與眾位共同建立一場不世奇功!我要讓蒙古人從此不敢再侵入我大明疆土!我要為陝甘境內所有遭到蒙古人禍害的百姓們報仇雪恨!我要確保陝甘三邊今後百年之安寧!我要讓這次侵入大明疆土的這支蒙古聯軍……有來無回!”
趙俊臣的話聲不大,但語氣卻是極為堅定!
聽到趙俊臣的這番說法,在場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在此之前,趙俊臣曾不止一次的透漏過他想要大幹一場的想法,但所有人都沒有放在心裡,認為趙俊臣的這般表述只是為了鼓動士氣罷了,但如今再看到趙俊臣的重申之後,他們才發現趙俊臣竟是真想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甚至,聽趙俊臣的意思,殲滅入侵的蒙古大軍也只是他計劃中的一部分罷了!
一舉殲滅數萬蒙古大軍,這意味著什麼?
這可是明太祖當年都沒有辦到的事情!
明朝建立之後,雖然是把蒙古人趕出了漢人領土,但數百年來面對蒙古人的侵襲依然是一直處於被動!
若是陝甘三邊擁有這般力量,又何必每年都要遭遇火篩入寇?
當年,明英宗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曾親率五十萬大軍親征,但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土木堡之變!五十萬大軍被全殲,甚至就連明英宗也被俘虜,甚至險些丟掉了京城!
如今,趙俊臣這般狂妄的表述,究竟是哪來的底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