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結盟.(第1/2頁)
章節報錯
……
……
趙俊臣平日裡宴請朝廷同僚,經常會選在天海樓,今晚他宴請梁輔臣也同樣是如此。
趕在酉時三刻之前,趙俊臣乘轎來到了天海樓。
原本,依趙俊臣的想法,自己只要趕在約定時間之前趕到天海樓就可以了,梁輔臣乃是地位尊貴的內閣輔臣,這段時間又忙著邊防的事情,雖然兩人約定的見面時間乃是酉時三刻,但梁輔臣趕在戌時之前赴宴就算是不錯了。
從前,趙俊臣與黃有容、沈常茂、周尚景等人約見的時候,總是要額外等待一段時間,早已經習慣了內閣輔臣們姍姍來遲的作派。
然而,當趙俊臣下了轎子之後,天海樓的掌櫃連忙跑到趙俊臣的身前,說道:“趙大人,您可算來了,梁閣老已經在二樓雅間裡等您了。”
聽到這裡,趙俊臣不由一愣。
沒想到梁輔臣不僅是準時赴約,並且還提前到了,梁輔臣的辦事作風再次出乎了趙俊臣的意料。
於是,趙俊臣不敢耽擱,連忙是進入了天海樓,來到了二樓雅間,當他推門而入之後,卻見到梁輔臣正捧著一本奏疏細細審閱著。
與此同時,在梁輔臣的手邊,還擺著厚厚一摞奏疏。
這般情景,讓趙俊臣愈加意外了,沒想到梁輔臣等候自己的同時還會抓緊時間審閱奏疏,當真是一點時間也不浪費!
驚訝之後,趙俊臣快步走到梁輔臣的身前,躬身行禮道:“晚輩來晚了,竟是讓梁前輩久候,實在是失禮,還望梁前輩海涵。”
梁輔臣看著奏疏入神,聽到趙俊臣的請罪之後,才發現了趙俊臣的出現,抬頭看了趙俊臣一眼,然後輕輕點頭,說道:“你並沒有遲到,是我提前到了,從前在陝甘三邊的時候,所遇到的軍政諸事皆是關係重大,從不敢有任何耽擱,一直是提前完成,如今已是養成了習慣,就是與人見面的時候,也是提前抵達……”
說到這裡,梁輔臣將手上的奏疏放下,又說道:“趙大人還是坐下談話吧。”
趙俊臣坐下之後,看了一眼梁輔臣手邊的奏疏,笑道:“梁前輩等候晚輩的時候,還不忘處理公務、審閱奏疏,僅僅是這份勤勉用心,就堪稱是人臣之楷模了,晚輩一定要向梁前輩多多學習才是。”
聽到趙俊臣的恭維,梁輔臣依然是語氣平緩,搖頭說道:“我這些年來遠離朝廷中樞,對於朝廷政務已是生疏了,也不瞭解京城裡的環境情況,自然是要抓緊時間補功課,否則就只能在內閣裡吃乾飯了。”
然後,梁輔臣拍了拍手邊的一摞奏疏,又說道:“不過,這些奏疏,全都是趙大人最近一段時間呈交給內閣的奏疏,皆是與趙大人的農改計劃有關!趙大人今日約我見面,應該就是為了此事,所以我也要提前瞭解一下。”
聽到梁輔臣的說法,趙俊臣心中有些吃驚。
沒想到梁輔臣竟是輕易猜到了自己約見他的原因。
於是,趙俊臣問道:“卻不知,梁前輩是如何猜到晚輩心思的?”
梁輔臣看了趙俊臣一眼,解釋道:“朝廷目前乃是多事之秋,除了農改的事情之外,今後還有南京六部、邊防、賑災的事情需要進一步處理,若我是趙大人的話,就會盡早解決農務整改的事情,若是繼續拖延下去,不僅是農改之事無法辦成,其他的事情也會遇到麻煩。畢竟趙大人的農改計劃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若是這件事不能儘早解決,百官們為了逼迫趙大人做出讓步,就會在另外幾件事情上與趙大人為難,這是趙大人絕不願意看到了……此外,馬上就是秋種時期了,趙大人的農改計劃若是再不透過,就要拖延到明年才能實行……並且,我應該是內閣裡唯一會支援農改計劃的輔臣了,趙大人這個時候約我見面,目的也就不言自明瞭。”
聽到梁輔臣的解釋,趙俊臣心中隱隱有些警惕,暗暗警告自己今後絕不能小覷梁輔臣,梁輔臣的眼光與判斷力,絕不在周尚景之下,說是洞若觀火也不為過。
前段時間,趙俊臣藉著支援陝甘三邊錢糧的機會,暗中算計了梁輔臣一次,讓梁輔臣得罪了百官,但並不是趙俊臣的小心思瞞過了梁輔臣,而是梁輔臣為了朝廷大局心甘情願的跳進了趙俊臣的陷阱裡,若是趙俊臣因為這件事情就認為梁輔臣容易糊弄,今後必然會吃大虧。
暗思之際,趙俊臣的臉上滿是欽佩,說道:“梁前輩洞若觀火、明察秋毫,晚輩的這點小心思,自然是是瞞不過樑前輩的眼睛。”
然後,趙俊臣語氣謹慎的問道:“卻不知,關於晚輩的農改計劃,梁前輩是何看法?”
梁輔臣表情帶著一些欣賞,說道:“我並非是江南人士,在江南那邊也沒有置辦田產,自然是不會反感趙大人的農改計劃,事實上,就算是趙大人今日沒有約我見面,我也會支援趙大人的。糧食乃是江山穩定之根本,趙大人的農改計劃可以扭轉朝廷的缺糧困境,自然是一件好事……只不過,這個農改計劃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恐怕是很難透過。”
趙俊臣拿出了自己今天準備好的奏疏,遞給了梁輔臣,說道:“晚輩也知道之前的農改計劃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必然是難以透過,所以就根據百官們的底線,修改了自己的計劃,這份奏疏乃是晚輩的新計劃,還請梁前輩過目與指教。”
梁輔臣接過了趙俊臣的奏疏,認真的閱覽了一遍,然後眉頭微皺,說道:“這份新計劃,百官們倒是會勉強接受,但效果遠遠不如趙大人的上一份提議,恐怕不足以扭轉朝廷的缺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