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俊臣又豈會無的放矢?

不等眾人回過神來,趙俊臣已經開始了今天的下一個議題、

只見趙俊臣用一種看似漫不經心的態度,向眾人緩緩說道:“本欽差還有一個想法,想要徵詢一下各位的態度!如今,十萬蒙古大軍兵分兩路,覬覦著大明領土、威脅著百姓安危,遲早會出現一場大戰!陝甘邊軍加上朝廷的援兵,雖然有四十萬之多,但可戰之兵卻是不足,並且是分散於各地,一旦是到了決戰之際,咱們還要從各地調集兵力,難免是耽誤戰機,所以本欽差打算從各地的軍鎮與衛所之中,抽調一些精壯將士,組成一支戰兵新軍,數量大約是兩萬人左右,由三邊總督府親自負責指揮,這樣就可以靈活應對今後的戰局變化,集中力量對抗蒙古人的威脅,各位認為如何?”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在場眾人又是心中一驚,只覺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趙俊臣存心想要搞事!

如今的陝甘三邊,絕大多數的精銳邊軍都已經成為了各級武官的家丁私兵!如今趙俊臣要從各地抽調精銳,豈不是就是要抽調各級武官的私兵?

然而,武官們的麾下私兵,全都是耗費重金組建,不僅是他們的心頭肉,更還是他們的地位保證,如今趙俊臣想要抽調他們麾下的私兵,又豈是那麼容易?

若只是抽調幾千人也就罷了,但趙俊臣竟是想要抽調兩萬人之多,大約是佔了陝甘境內私兵總數的四成以上!邊軍將領們又豈會答應?別說是答應了,說不定還會兵變造反!

所以,他們忍不住就要再次表態反對!

只是,不等眾人開口反對,坐在最下方的幕僚牛輔德卻是突然起身說道:“欽差大人,關於戰兵組建之事,小人正好有事稟報!”

牛輔德表面上是禁軍指揮使關武元的隨軍參謀,但實際上則是趙俊臣的府中幕僚,如今見到牛輔德的表態之後,趙俊臣卻是裝作一副不熟悉牛輔德的樣子,只是點頭道:“哦?與戰兵組建有關係?說吧,是什麼事?”

牛輔德緩緩說道:“小人乃是禁軍指揮使關大人的手下幕僚牛輔德,這些日子一直是負責邊軍與禁軍的協調之事,小人在辦事之餘,也曾與榆林鎮守總兵王大人、寧夏鎮守總兵林大人有過接觸!這兩位總兵大人與欽差大人的想法一致,同樣是認為陝甘邊軍的可戰之兵不足,兵力又過於分散,不僅是容易被蒙古人逐個擊破,相互支援之際也容易延誤戰機,所以他們二位也同樣認為三邊總督應該抽調各地精銳、組建一支戰兵新軍!”

“哦?他們兩位也同樣是這般想法?倒是眼光長遠!”趙俊臣點頭讚許道。

牛輔德繼續說道:“這兩位總兵大人不僅是有這樣的想法,並且還願意親自做出表率!榆林鎮守總兵王大人已經準備了精兵一千五百人,寧夏鎮守總兵林大人也同樣是準備了精兵一千人,此外,榆林西路的林參將、中路的司馬參將,還有寧夏北路的張參將,以及十餘處衛所的守備官,也大都準備了精兵一百到兩百人左右,總計有三千三百人!這些精兵全都是他們的麾下親兵家丁,皆是西北邊軍之中最為悍勇善戰的將士,如今這些精兵正在路上,再過一兩日就可以陸續抵達花馬池營!”

聽到牛輔德的講訴之後,在場所有人紛紛是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哪怕是聽說了趙俊臣領兵在野外以少勝多擊敗了數千蒙古騎兵的事情之後,他們的心情也沒有像是現在這般震驚!

是這個世道變了嗎?一向是擁兵自重的邊軍大將們,竟然會主動把麾下私兵送給趙俊臣?邊軍將領們什麼時候這般深明大義了?

趙俊臣沒有理會眾人的不可思議,只是滿臉的欣慰,再次點頭道:“這幾位將領倒是識大體、顧大局,不過,突然失去了這麼多的精兵,他們本地的防務能夠保證嗎?”

牛輔德答道:“野外交戰恐怕是有些力不從心了,但守城還有綽綽有餘的!此外,西北的邊軍一向是缺乏精良兵甲,馬匹也不多,所以王總兵與林總兵希望欽差大人可以為兩處軍鎮補充一些。”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說道:“這兩位總兵大公無私,我也不能讓他們寒心!這樣吧,就從禁軍這裡拿出兩百副鐵甲、六百副棉甲、六百匹戰馬,寧夏軍鎮與榆林軍鎮各分一半,由王總兵與林總兵自行分配!再從總督府拿出四萬兩銀子,同樣是寧夏軍鎮與榆林軍鎮各分一半,由王總兵與林總兵自行分配,作為募兵銀子補充各地的兵力……此外,若是寧夏軍鎮與榆林軍鎮另有邊軍將領同樣有意把各自麾下的精兵交給總督府指揮,本欽差也會另有補償!”

牛輔德一副歡喜模樣,連忙說道:“多謝欽差大人的體恤慷慨,小人馬上就把您的決定告訴兩位總兵大人,相信他們一定會對欽差大人感恩戴德的!”

*

此時,聽到了趙俊臣與牛輔德的對話,仔細捉摸之後,在場的眾位文武官員總算是回過味了。

榆林鎮守總兵王彥、寧夏鎮守總兵林惠石、以及兩處軍鎮的那幾位參將與守備官,哪裡是主動把麾下私兵送給趙俊臣?分明是與趙俊臣暗中做了一筆交易!

在這筆交易之中,趙俊臣得到了精悍善戰的私兵,而邊軍將領們則是得到了精良的兵甲馬匹與募兵銀子!對於趙俊臣而言,如今已經是沒有時間重頭開始組建新軍,最是需要擁有即戰力的私兵,對於邊軍將領而言,從趙俊臣這裡得到了兵甲、戰馬、與銀子之後,大可以重新招募訓練私兵,只不過多耗費一些時間精力罷了,到時候他們的私兵戰力還會更強,雙方乃是各取所需,誰也不吃虧。

尤其是趙俊臣,更是慷他人之慨,兵甲與馬匹全都是從禁軍之中調取,事後只要向朝廷報稱是戰時丟失,朝廷自然會為禁軍補充!交給寧夏、榆林的募兵銀子更是從總督府支取……也就是說,趙俊臣幾乎沒有任何損失,就得到了三千餘名精銳私兵!

這般模式一旦是擴充套件到陝甘全境,趙俊臣想要組建一支兩萬人的戰兵新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這兩萬名私兵並不是忠心於朝廷,更是忠心於他們的僱主!而他們今後的僱主,將會是趙俊臣!

此外,在這場交易之中,還有一個隱含條件!那就是在今年的戰事之中,趙俊臣將不會隨意命令王彥、林惠石等人離開駐地與蒙古人進行野戰,因為“兵力不足”的緣故,與趙俊臣達成交易的將領們今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守城,與蒙古人野外交戰的任務則是全部推給了趙俊臣的戰兵新軍,從這方面而言,邊軍將領們倒是佔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便宜。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趙俊臣也從來都沒有指望過這些邊軍將領敢與蒙古人在城外交戰,所以趙俊臣同樣是沒有任何損失!

這場交易,很可能早就已經商議妥當了,只不過選在今天公示於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