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松的私兵大都是性情悍勇之輩,原本就不畏懼爭鬥,禁軍的退讓更是進一步的加大了他們的囂張情緒,認為禁軍不過都是紙老虎,完全不敢與他們動手。

所以,幾位私兵首領還一度制訂了反攻計劃,打算是直接衝入禁軍大營,救出他們的首領史松!

然而,私兵們的囂張氣焰並沒有保持多久。

與史松私兵對峙的禁軍原本只有四千餘人,但隨著各個方向的援兵不斷趕來,兵力也就越來越多,最終達到了七千人之眾,足足是史松私兵的兩倍有餘!

尤其是禁軍搶先佔領了花馬池營的幾處馬圈,所以禁軍的騎兵更是史松私兵的五六倍之多!

眼見到禁軍的兵力越來越多,態度也越來越強硬,私兵們終於是有了一些懼意與顧忌,逐步的縮回到了自己的營地之中進行防禦。

史松的私兵以三人為首,分別是張誠、徐麻子、以及劉蠻牛。

其中,張誠乃是德慶三十一年的武舉人,弓馬嫻熟、熟讀兵法,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參加武舉只是為了功名,因為家境富裕的緣故並未參軍,史松三顧茅廬才得到了他的投靠,也最受史松重視。

徐麻子原本是馬匪出身,手段最是兇殘,因為走投無路而投靠了史松,史松喜歡此人的悍勇與不折手段,經常把一些不乾淨的任務交給他來負責,而張麻子也從來沒讓史松失望過,可謂是史松的真正親信。

至於劉蠻牛則是尋常農戶出身,因為家中所有族人都被蒙古人殺死了,就投身參軍,希望報仇雪恨,此人武藝高強、每戰爭先、又重視義氣,所以他在史松的私兵之中威望最高,雖然是出身平凡無奇,但地位隱隱還要高於張誠與徐麻子二人,只可惜史松並不喜歡他,總是暗中打壓。

此時,眼見到禁軍的兵力越來越多,包圍也愈加嚴密,三人就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張誠,我剛才看了一下,除了咱們這裡,營城內的混亂已經漸漸平息了,外面的禁軍兵力則是越來越多,顯然是其餘將領的私兵都已經放棄了反抗,如今咱們已經是孤立無援,你說該怎麼辦?”

三人聚在一起之後,劉蠻牛當先開口問道。

劉蠻牛出身低微,大字也不識幾個,所以一向是重視張誠這位武舉人的意見。

然而,不等張誠開口答話,徐麻子就已經搶先說道:“蠻牛你還要問他?他還能有什麼好主意!剛才若不是他的阻攔,我已經領兵衝破了禁軍的包圍,直接攻入禁軍大營救出總兵大人了!就是因為張誠怯戰阻攔,耽誤了戰機,如今禁軍的兵力已經是咱們的兩倍有餘,咱們只能是困守營地,再也無力反擊……”

說到這裡,徐麻子瞪了張誠一眼,惡狠狠的威脅道:“若是總兵大人發生了什麼意外,我定是要你好看!”

張誠眉頭一皺,並沒有理會徐麻子的威脅,只是說道:“如今只能是靜觀其變了,畢竟咱們壓根不知道禁軍為何兵變,也不知道總兵大人如今的情況如何,若是冒然行事,說不定反而會害了總兵大人,但只要是咱們這三千人與禁軍繼續對峙,禁軍投鼠忌器之下,才可以保證總兵大人的安全……不論如何,一動不如一靜,咱們即使要有行動,也要等到局勢明朗了再說。”

徐麻子冷哼道:“等到局勢明朗?如今禁軍援兵越來越多,等到局勢明朗了,咱們還能有反抗之力?”

劉蠻牛考慮了片刻之後,卻是抬手阻止了徐麻子,說道:“張誠讀書多,比咱們二人明事理,還是繼續聽他的建議吧。”

徐麻子輕哼一聲,卻是不再糾纏張誠了。

與張誠這個武舉人相比,徐麻子反倒是更加忌憚劉蠻牛,不僅是因為劉蠻牛的武藝高強,更因為劉蠻牛在三千私兵之中的聲望極高,如今失去了總兵史松的指揮,劉蠻牛就是三千私兵的實際首領,若是沒有劉蠻牛的認同,徐麻子甚至連自己的手下都不能調動。

見到徐麻子這般樣子,劉蠻牛就打算再說些什麼。

但就在此時,大營外突然是出現了一陣喧譁。

與此同時,一名私兵跑到了三人面前,稟報道:“大事不好了,禁軍的騎兵與弓手紛紛是聚集了起來,看樣子似乎是要襲營了!”

聽到稟報之後,三人皆是面色大變。

然而,還不等他們三人拿定主意,就又有一名私兵跑了過來,稟報道:“禁軍的關武元與監軍太監李如安來了!他們二人還擁簇著一個年輕男子,那個人自稱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大人,讓咱們所有人集合起來與他見面,說是有事情要向咱們宣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