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最壞與最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完,李勳眼巴巴的看著趙俊臣,隱含的態度非常明顯——自己這般配合趙俊臣、認罪態度又是這樣的良好,所以希望趙俊臣依照承諾,給自己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趙俊臣沉思片刻之後,轉頭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鮑文傑。
接著,趙俊臣向旁邊的錦衣衛說道:“將李巡撫帶到側室等待一會,本欽差與鮑大人有話要說。”
聽到趙俊臣的吩咐之後,錦衣衛馬上就將李勳帶走了。
而李勳離開大堂的時候,眼中則是閃過了一絲喜色,趙俊臣依舊稱呼他為“李巡撫”,這就意味著事情當真是有了轉機!
*
等到李勳離開之後,鮑文傑再也按耐不住,急聲問道:“趙大人,你剛才那一番話究竟是真是假?你該不會真要放過李勳、讓他戴罪立功吧?李勳僅僅是為了自己可以平安無事的告老還鄉,就意欲犧牲十萬災民的性命,這般惡行,哪怕是千刀萬剮也不為過,怎麼可以輕易放過?……還有,趙大人你當初說過,西北數省的案子若是牽連不廣的話,就要嚴懲所有犯案的官員,如今這件案子僅僅是涉及了西北數省的高層督撫與三司長官,正是應該嚴懲不貸,趙大人你該不會想要食言吧?”
聽到鮑文傑連珠炮一般的逼問,趙俊臣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說道:“鮑大人,稍安勿躁,聽我慢慢講來。”
見鮑文傑用懷疑的眼光看著自己,趙俊臣輕輕一嘆,說道:“首先,我與你一樣厭惡西北諸省的這些督撫,他們不僅是自私惡毒,並且還目光短淺,就算是千刀萬剮、五馬分屍也不過分!事實上,我現在就想要讓人把張勳拖出去斬了!此外,我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他們的這個計劃,我將會如數稟報於陛下與朝廷,讓陛下與朝廷來決定他們的懲處!……但是,在現在這般情況下,我依然要給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聽到趙俊臣前面的那一番話,鮑文傑還是連連點頭,認為趙俊臣與自己的想法完全相同,但聽到趙俊臣最後一句話之後,鮑文傑卻是面色一變。
趙俊臣依然是伸手止住了鮑文傑的質問,只是繼續說道:“鮑大人,此一時彼一時也,我當初認為西北諸省的案子乃是尋常的貪汙案,所以才會說案子牽連不廣的話就要嚴懲所有得犯案貪官,百姓們習慣了官員貪汙,見到朝廷懲戒貪官之後只會拍手稱快,但如今的事情並不是簡單的貪汙案,而是地方的督撫們畏懼蒙古人的強大,就聯合起來打算犧牲十萬災民求和,鮑大人你應該知道這件事究竟有多麼嚴重,一旦是傳揚了出去,就必然是軍心動搖、民心渙散!如今正是內憂外患之際,這種情況絕不能出現,所以這件事情就必須要隱瞞下去,但隱瞞了這件事情之後,我也就失去了懲處這些地方督撫的理由了!”
頓了頓後,趙俊臣繼續說道:“此外,鮑大人你認為這件事情牽連不廣,但在我看來已經是牽連甚廣了!山西與陝甘的巡撫、總督、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以及一部分軍鎮總兵與州府官員、還有許多勢力盤根錯節的晉商,紛紛是參與了此事!我若是盡數懲處了他們,整個西北官場的高層就會一掃而空,到時候必然又是一番混亂,但如今的西北局勢已經是經不起任何混亂了……
當然,我也可以只懲處少數的領頭之人,並且放過了大部分的涉案官員,但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嚴重了,漏網之魚們就算是暫時逃脫了罪責,但依舊會擔心朝廷秋後算賬,如此一來他們還如何能夠用心的維持西北局勢?就拿山西舉例,我若是隻懲處了山西巡撫李勳一人,卻放過了左右布政使嚴成、許松鶴,提刑按察使吳尊祖、都指揮使張大成他們,那麼等咱們離開了山西前往陝甘之後,這幾個人說不定就要畏罪潛逃了,到了那個時候,山西官場更是要混亂不堪,又要如何抵禦蒙古人?如何賑濟災民?”
說到這裡,趙俊臣再次嘆息一聲,說道:“與這些方法相比,還不如暫時穩定住他們,給他們一個指望,讓他們戴罪立功,如此一來他們就必然會積極主動的辦事,不論是邊防還是賑災,都會更加順利一些……自古以來,上位者都喜歡用那些有把柄的官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了,有把柄的官員為了消除自己的把柄、證明自己的價值,往往會比那些清白官員更加主動、更加努力、也更加聽話!這是最壞的辦法,但也是最好的辦法!”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鮑文傑依舊是有些不服,但一時間也找不到理由反駁,表情滿是激憤。
見到鮑文傑這般模樣,趙俊臣就知道,不能再把鮑文傑留在自己身邊了,是時候把鮑文傑打發回京城了。
……
恩,第一更。
第二更依然會比較晚。
最近狀態實在不好,大家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