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太子朱和堉不等首輔沈常茂歸列,就快步站出來,與沈常茂形成了相互對峙的局面。

然後,太子朱和堉雙目逼視著沈常茂,氣勢頗有壓迫力,緩緩問道:“哦?沈首輔認為本太子冤枉了百官?刻意曲解了百官們相互彈劾的行為?”

事到如今,沈常茂也終於豁了出去,面對太子朱和堉的逼問,表現出了一副寸步不讓的態度,答道:“未必是刻意,但太子殿下確實是誤解百官了。”

太子朱和堉突然冷笑道:“那麼,本太子若是能夠拿出百官們為了內閣空缺的事情,相互暗中串聯、密謀攻訐政敵的確鑿證據,沈首輔你又要如何解釋?”

聽到太子朱和堉的詢問,沈常茂下意識的就要針鋒相對。

但還未開口,沈常茂突然間回想起了一件事情!

然後,沈常茂頓時是冷汗直流、面色蒼白!

*

就在幾天之前,太子朱和堉的手下幕僚趙山才突然拜訪了沈常茂,並且提出了一項聽起來可行性極高的計劃,這項計劃一旦成功,就可以極大的打擊趙俊臣的勢力聲望,而且這個計劃與內閣空缺之事存在著極大的關係。

因為這個計劃聽起來十分誘人,針對目標又是沈常茂痛恨至極的趙俊臣,所以沈常茂認真考慮了一番之後,最終還是同意了合作。

這段時間以來,沈常茂一直在依據這個計劃而秘密準備著,暗中串聯之類的事情自然是有不少,又因為是合作關係,沈常茂還暗中聯絡了許多“太子.黨”官員,如此一來,“太子.黨”手中就擁有了沈常茂暗中串聯的確鑿證據。

事實上,在昨日早朝,沈常茂見到“周黨”不斷攻訐趙正和之後,竟是沒有任何的反應,也是因為這個計劃若是想要順利進行,就絕不能得罪“周黨”的緣故。

畢竟,面對“周黨”的大學士李和、以及“帝黨”的三邊總督梁輔臣,趙正和的競爭力並不算大,入閣輔政的機會也十分渺茫,所以沈常茂索性就放棄了這次機會,只是全心全意的針對趙俊臣,想要侵吞趙俊臣的勢力。

但如今,聽到太子朱和堉的質問之後,沈常茂終於是反應了過來!

難道,“太子.黨”與自己的合作,至始至終都只是一個幌子?“太子.黨”的真正目標,也根本不是趙俊臣,而是自己暗中串聯百官的證據?“太子.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為了今日推動‘特簡”做準備?

自己,竟是被“太子.黨”算計利用了?

想到這裡,沈常茂的面色蒼白,也徹底失去了與太子朱和堉爭鋒相對的氣勢,面對太子朱和堉的質問,竟是沒有任何的回答,只是垂首沉默著。

然而,沈常茂雖然是沒有任何回答,但太子朱和堉卻不打算放過沈常茂。

只見太子朱和堉向德慶皇帝揚聲稟報道:“父皇,兒臣的手中,如今有朝中某位重臣因為內閣空缺之事,暗中串聯百官、意圖構陷政敵的確鑿證據,還望父皇明察!”

說完,太子朱和堉從袖中抽出了一份奏章,又透過大太監張德遞交給了德慶皇帝。

見到太子朱和堉的表現,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了一絲驚喜。

既是驚喜於廟堂局勢的有利轉變,也是驚喜於太子朱和堉的手段變化。

不過,德慶皇帝臉上則是一副冰冷表情,輕哼道:“呵!又是朝中某位重臣!這幾天到底是怎麼了?每個人說話都繞著圈子?”

說話間,德慶皇帝從大太監張德手中接過奏章,但他並沒有開啟奏章檢視,只是直接向太子朱和堉問道:“你向朕說清楚,你所講的那位朝中重臣,究竟是何人?”

太子朱和堉乾脆利落的答道:“正是當朝首輔沈常茂!”

“哦?”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一絲異色,終於是開啟了太子的奏章,低頭詳細檢視。

片刻之後,德慶皇帝讀完了奏章,臉上表情有些怪異,他先是深深看了太子朱和堉一眼,然後又打量了首輔沈常茂一眼,最後他的目光則是轉向了低調如故的趙俊臣。

接著,德慶皇帝似笑非笑,將手中奏章遞給了身邊太監張德,並且吩咐道:“將太子的這份奏疏,交給戶部尚書趙俊臣看一下!”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