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混亂(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王博才與河上村的尋常村民不同,他擁有秀才功名,不僅識字多聞,而且熟悉官場政令,吳守正私下貪墨村民銀兩的事情,雖然能夠瞞過尋常村民,卻絕對瞞不過王博才!
依吳守正猜想,村民們今天突然堵了自己的房門,或許就是王博才的緣故!
這樣一來,吳守正卻是愈加不敢露面了。
房外,王博才靜靜等候了片刻之後,見吳守正依然沒有露面,卻是再次開口說話了,聲音依然是溫和有禮,但又增添了幾絲威脅之意。
“吳村長,方剛鄉親們意欲強闖房門,雖然被學生阻止了,但吳村長若是再不出現,學生卻不敢保證接下來的狀況了。”
隨著王博才的話聲落下,原本平靜的屋外,也再次響起了村民們的呼喝聲,大都是要吳守正馬上現身露面的。
形勢逼人之下,吳守正躲也沒處躲、逃也沒處逃,猶豫了片刻之後,終於還是戰戰兢兢的推開房門露面了。
來到房外,吳守正放眼看去,只見黑壓壓的一片人頭,男女老少皆有,似乎河上村的村民們如今皆是聚在了這裡,而站在眾村民最前面的,則是一位身穿儒衫的青年書生,相貌雖然尋常,但氣質頗是溫和儒雅,讓人一見就會聯想到“君子”二字。
這名青年書生,正是河上村出來的秀才王博才!
見吳守正終於現身了,王博才似笑非笑的打量了吳守正一眼,眼神之中隱含輕藐輕藐,但又一閃而逝。
與此同時,村民們見到吳守正現身之後,皆是情緒激動了起來,亂七八糟的向吳守正質問些什麼,只是聲音太過雜亂,吳守正一時間也聽不清楚,只聽到“銀子”之類的叫喊聲,似乎也印證了他心中最初的猜測,面色不由一變。
眼見形勢太過混亂,王博才眉頭輕皺,然後轉身輕壓雙手,示意村民們安靜。
王博才雖然只是區區一個秀才,但畢竟是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是河上村近百年來的首位,頗受村民們的尊敬。
所以,見到王博才的動作之後,村民們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鄉親們,你們想要問些什麼,博才大約都知道,若是各位鄉親信得過博才的話,就由博才代表各位向吳村長詢問吧!否則咱們這七嘴八舌的,恐怕吳村長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聽到王博才的話後,村民們漸漸安靜了下來,皆是將目光集中在王博才身上。
見到村民們的表現,王博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再次轉身,向吳守正問道:“吳村長,我回到村裡,聽鄉親們說官府因為倭寇的事兒補償了咱們村四百兩銀子,是不是有這事兒?”
吳守正心中愈是驚亂,但還是強自平靜的點頭答道:“是有這麼回事。”
王博才又問道:“但依據學生所瞭解的情況,以及咱們村的受損程度,官府補償給咱們村的銀子至少應該有七百六十兩才對,怎麼到了吳村長這裡,就只剩下了四百兩?竟是少了近半銀子?”
見村民們盯著自己的眼神漸漸不對,吳守正下意識的慌忙推脫道:“這、這個,我……我也不知道,當時官府給我的銀兩就這麼多,我是一錢都不少的分給鄉親們了。”
王博才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吳村長的為人秉性,學生也是瞭解的,也相信吳村長絕不會私下貪墨村民們的體恤銀子,不過,我這些年來一直住在蘇州城內,也熟悉蘇州官府的諸項政令,我可以明白無誤的告訴吳村長,依照蘇州官府的補貼條細、以及咱們村的受損情況,咱們村的鄉親們至少可以得到七百六十兩的補貼銀子!但如今,卻是有近半銀兩被人截走了!”
“這件事,我不清楚,我只是負責收到銀子之後再把銀子分發出去罷了……”聽王博才為自己摘清了關係,吳守正心中長出了一口氣之餘,亦是連忙進一步的推脫責任。
然而,吳守正雖然想得很好,但王博才卻並沒有放過他。
“短缺了至少三百六十兩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吳村長身為咱們河上村德高望重的魁首人物,理應找官府將這筆銀子索要回來才是!這也是鄉親們今天找您的目的。”
聽王博才這麼說,吳守正心中又是一驚。
自古只聽說官府向百姓收銀子的,又哪裡有百姓找官府要銀子的道理?
於是,吳守正連忙說道:“這件事,我可沒辦法!大家也知道,官府的銀子每經手一次,就至少要短掉三成,那些短缺的銀子如今皆已是落入了蘇州大小官員的手中,咱們不過是平民百姓,自古民不與官鬥,這些銀子又哪裡能要得回來?”
王博才又問道:“這麼說,吳村長認為這筆銀子咱們是要不回來了?蘇州官府不會管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