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南巡之前(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呂純孝當先說道:“殿下,據我所得到的訊息,這份摺子確是趙俊臣的心血之作,按照趙俊臣的想法,當他日後罪責難逃之際,就會把這份摺子呈給陛下、用來討取陛下歡心,可謂是趙俊臣的保命摺子!但與此同時,這又是趙俊臣的催命摺子,眾所周知,陛下他離不開趙俊臣,是因為趙俊臣的理財手段,若是這份摺子得到實行,我朝的銀糧週轉將不再困難,他趙俊臣的作用也就可有可無了,到了那個時候,陛下又如何會繼續庇護他這個貪官汙吏?所以趙俊臣雖然寫了這份摺子,卻又藏了起來。”
頓了頓後,呂純孝接著說道:“如今,這份摺子落入我等手中,而趙俊臣又不打算將它公之於眾,咱們卻不能無動於衷!為了我朝的財政稅收,也為了扳倒趙俊臣這個貪官奸臣,下官認為咱們應該將這份摺子呈給陛下,依著這份摺子裡的方法,推行商稅改革,這既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亦是‘一箭雙鵰’、‘一舉二得’,此外,還可以藉此樹立太子殿下您在朝野件的威望,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閣老程遠道冷聲道:“這個趙俊臣,不僅貪汙受賄、結黨營私,如今有良策卻不獻於朝廷,只是為自己考慮,更是不忠不臣!呂大人說的有道理,咱們如今既然得到了這份摺子,就按著摺子裡的辦法去辦,如此一來既可以給朝廷增加稅收,亦可除掉官場一大禍害!哼!到了那個時候,趙俊臣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我倒要看看他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說起來,當初程遠道入閣成為閣老的過程中,趙俊臣是出了大力氣的,雖然趙俊臣這麼做是因為德慶皇帝的逼迫,然而程遠道終究還是欠了趙俊臣的人情,奈何程遠道卻壓根沒有領情的意思,反而覺得自己在趙俊臣幫助下入閣是人生一大汙點,所以在太子黨人之中,他對趙俊臣也最是反感。
另一邊,禮部侍郎鮑文傑突然嘆息一聲,說道:“真是可惜了,僅看趙俊臣的這份摺子,裡面無論是褒貶分析,還是對策方法,皆言之有物、真知灼見,就知道他的智慧才能,遠在我等之上,奈何卻是一個貪官,品性低劣、與天下正道為敵……卿本佳人,奈何為賊?真是浪費了他這一身才華!”
聽鮑文傑這麼說,一眾太子黨人皆是沉默。
雖然他們厭惡趙俊臣的貪汙受賄、結黨營私,然而卻也知道,像是《商稅改革摺子》裡面的卓越見解,絕不是他們能想出來的!
期間,太子朱和堉更是表情複雜。
對於朱和堉而言,承認趙俊臣不僅是一名貪官汙吏,更還是一位能臣幹吏,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然而事實就擺在眼前,朱和堉也不得不承認!
所以,此時太子朱和堉的心思,頗是複雜,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產生了“趙俊臣若是能為我所用該有多好”的想法。
見眾人皆是沉默,鮑文傑又是一聲輕嘆,接著卻轉移了話題,說道:“不過,這份摺子裡的論述,雖然見解高明、也似乎行之有效,然而我們要怎麼實現這份摺子裡的建議,卻需要認真考慮。如今,太子您剛剛得罪了三大閣老,咱們若是在這個時候推行商稅改革,他們出於報復心理,恐怕會暗中阻撓,更何況,商稅改革離不開戶部的支援,而戶部如今掌握在趙俊臣手中,這份摺子出自趙俊臣之手,他自然明白商稅改革一旦實行就會動搖他的地位,也必然會陽奉陰違……還有,商稅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最是麻煩不過,而如今南巡即將開始,陛下他恐怕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未必就會支援……”
鮑文傑的這一番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卻是讓一眾太子黨人皆是眉頭緊皺,才發現要推行這份《商稅改革摺子》裡的建議,並非是那麼容易!
而鮑文傑則是面色愈加沉重,接著說道:“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我朝商稅之所以流失無數,是因為從中樞到地方、從上層到下方、從官員到商賈,有無數人在藉此牟利!而這些人勾結在一起,勢力影響皆是極大,我們若是推行商稅改革,就動了這些人的利益,他們也必然會視我等如敵寇!到那個時候,咱們也不知要面對多少的明槍暗箭!與此相比,三大閣老的暗中阻撓、趙俊臣的陽奉陰違、又或者陛下的態度偏向,都只是小事罷了!所以,下官還請殿下您能慎重行事!”
鮑文傑說的固然有道理。
然而,瞻前顧後又豈是太子朱和堉的作風?
只見太子朱和堉在考慮了片刻後,突然一揮手,語氣堅定的說道:“既然這份摺子裡的建議確實有利於朝廷與百姓,那麼我等就必然要推行,若是因為怕人阻撓與報復就止步不前,我大明朝又如何還能扭轉頹勢?我們這些人又如何還能成就功業?不過,鮑侍郎也言之有理,我們要推行商稅改革,確實要準備萬全,我想過了,當父皇他南巡之後,首輔周尚景、閣老沈常茂、還有趙俊臣皆會隨行伴駕,朝中只剩下了一個黃有容,而我身為太子監國,手中也有了足夠的權力與影響,到了那時,正是阻力最小且咱們力量最大的時候!也正是推行商稅改革的良機!所以,這份摺子,咱們暫且先不呈於父皇,等父皇他南巡之後,再由我等獨力推行!”
聽太子朱和堉這麼說,眾人皆是眼前一亮,覺得大有道理,於是紛紛贊同。
其實,太子朱和堉的這般決定,還存著另外一份心思,德慶皇帝這段時間以來,總共交給了他兩份差事,一個是南巡籌備的事情,另一個則是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第一份差事太子朱和堉辦砸了,第二份差事太子朱和堉自覺辦的不錯,但德慶皇帝卻依然極不滿意。
所以,太子朱和堉這次想要獨力推動商稅改革,也是存著向德慶皇帝證明自己的心思!
鮑文傑雖然還有些顧慮,但他本質上和太子朱和堉一樣,也不是一個做事瞻前顧後的人,所以猶豫片刻後,也沒有反對!
就這樣,太子黨眾人達成了共識,決定在德慶皇帝南巡之後,由他們獨力推行商稅改革!
只是,就在眾人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是誰也沒有發現,太子少傅郭湯此時卻是沉默異常,眼中更是有莫名的情緒不住波動著。
明朝的商稅弊端,有無數人藉以牟利!官商勾結、偷稅漏稅,本是尋常事。
而事實上,郭湯雖是太子一黨的骨幹,平日裡也享有清名,然而他的家族,這些年來卻一直藉著明朝的商稅漏洞牟取巨利!
如今,眼看著太子一黨要推動商稅改革,郭湯自然是心情複雜,只覺得自己在公私之間,頗是左右為難!
……
PS:電腦宕機了一次,寫的東西全不見了,所以更新遲了,大家見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