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宮宴(上).(第2/4頁)
章節報錯
陳芷容依然是一副認真為蘇家父女考慮的模樣,輕輕搖頭,道:“蘇伯伯切不可大意,我雖然不懂得官場之事,但也知道,在這廟堂之中,總是人走茶涼,而蘇伯伯的這般年紀,眼看著就要致仕了,如今正是人心浮動的時候,下面的官員也未必會如往日般忠心,而朝中的那些御史,更不會輕易放棄,在這般情況下,蘇伯伯您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如果說,蘇長畛想要與趙俊臣聯姻,他的最大劣勢是他在朝野間的狼藉名聲,那麼他的最大優勢,就是他在地方衙門裡的人脈關係、勢力影響!
然而,陳芷容在寥寥數語之間,用詞極是巧妙,或是“即將致仕”、或是“人走茶涼”,頓時就讓蘇長畛的優勢打了許多折扣。
蘇長畛的面色又是一變,語氣轉冷,道:“陳姑娘的好意,老夫心領了,不過未免有些杞人憂天了,老夫問心無愧,自然不會擔心御史們的彈劾。更何況,老夫在地方上為官三十餘年,也算是根基穩固,門生故吏並不少,即使告老還鄉了,也未必就會人走茶涼,即使人走茶涼了,也總算還有涼茶可以解渴,總要比那些想喝茶都無處可去的人要好很多,陳姑娘你說是不是這般道理?”
顯然,蘇長畛的這番話,是暗諷涇國公陳家權勢不彰、影響力低微,連“人走茶涼”的資格都沒有。
只是,這番反擊,卻無意間刺中了陳佑的生平最痛處,讓原本沉默不語的陳佑眼中閃過了一絲怒意。
陳芷容依然是巧笑倩兮的樣子,明眸流盼之間,已是把所有人的神色變化全都看在眼裡,淺淺笑道:“原來如此,受教了……不過,在這廟堂之中,一向是鐵打的勳貴傳承、流水的官員替換,而我涇國公一脈,雖然權勢不彰,但畢竟是延續百年的勳貴名門,考慮到日久天長,大家總會給幾分面子,平日裡飲用的茶水雖然不會十分滾燙,但也不至於冰涼,對於‘人走茶涼’這四個字,自然不如蘇伯伯體會深刻。”
聽到陳芷容的這番話,蘇長畛面色再變,一時間竟是語塞,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而就在這時,原本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蘇秀寧,突然開口了。
聲音很輕,一如既往的細細柔柔,並帶著些許的猶豫。
“陳小姐的這番話,看似有理,但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再滾燙的茶水,也遲早會變得冰涼,但只要茶水還在,然後再找一架火爐,茶水依然可以煮沸,所以茶水的是冷是熱,都並非關鍵,茶水的數量多少才是重點,若是茶水少了,怕、怕是連重新煮沸的價值都沒有。”
…………
聽到了蘇秀寧的反駁,所有人皆是一愣。
蘇秀寧給人的印象,是那種溫柔得體的大家閨秀,性子內斂文靜,不善勾心鬥角,如今她突然開口反駁,又能夠切中要害,讓眾人皆是感到意外。
蘇秀寧的這番暗示,所有人都聽明白了——她口中的茶水,是指蘇長畛的人脈關係與勢力影響,她口中的火爐,則是指趙俊臣本人——意思是說,只要趙俊臣與蘇家聯姻,再有了蘇長畛的牽線搭橋,即使將來蘇長畛告老還鄉了,蘇長畛的權勢影響與人脈關係,也依然可以幫助到趙俊臣。
一時間,所有人皆是用意外的眼神,重新打量著蘇秀寧——甚至連蘇長畛也不例外。
注意到眾人的目光打量,蘇秀寧的嬌軀略略緊繃,秀首愈加的低垂,也愈加的不敢看人了。
事實上,正如眾人對她的印象,蘇秀寧並不擅長與人勾心鬥角,平日裡也從不與人爭鋒。這般言語機鋒,還是她的人生首次。
然而,不擅長勾心鬥角,並不意味著蘇秀寧懦弱愚笨,實際上,在蘇秀寧的纖秀外表之下,隱藏著一顆聰慧靈秀的心!看到父親蘇長畛被陳芷容的一番言語逼到了死角,又想到自己已經向蘇長畛承諾了要主動爭取,在反覆猶豫之後,終於還是鼓足勇氣開口反駁。
只是,她的這番反駁,雖然十分漂亮,但聲音低細、磕磕絆絆、又垂著頭不敢看人,卻是完全沒有相匹配的氣勢。
等到眾人從驚訝中反應了過來,蘇長畛哈哈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點頭道:“秀寧說的有道理,茶涼茶熱並不是關鍵,關鍵還是要看茶多茶少!老夫為官三十餘年,遍任四省七府,收羅了許多的各地名茶,趙大人今後來老夫府上做客的時候,老夫會請趙大人一一品嚐,其中味道,趙大人一飲便知。”
趙俊臣饒有興趣的打量著蘇秀寧,聽到蘇長畛的意有所指後,終於把目光收回,並點頭笑道:“既然如此,晚輩翹首以待。”
另一邊,陳佑聽到蘇秀寧的這一番話,依然是在暗示涇國公陳家權勢不彰、影響低微,不由眉頭緊皺,眼中也再次閃過怒意。
不過,看了陳芷容一眼,陳佑並沒有說話,只是讓陳芷容繼續發揮。
陳芷容美目微眯,打量了蘇秀寧幾眼,明眸之中,閃爍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笑道:“蘇姐姐好見地,但可惜,有些茶,如雀舌、普洱,冷了確實可以再煮,也依然潤口好喝,甚至在隔夜之後,喝了還有些醫療之效,但又有些茶,如土沫、苦丁,本身就澀口難嚥,若是冷了再煮,不僅會愈加的難喝,甚至還會讓人壞了肚子……蘇姐姐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陳芷容的這一番話,是暗諷蘇長畛的人脈關係與勢力影響,皆只是一些貪官汙吏們的狼狽為奸,對趙俊臣而言,這種幫助究竟是好是壞,還很難說。
一時間,不僅是蘇長畛,連蘇秀寧也是語塞,不知該如何反駁。
畢竟,這是事實。
隱約間,似乎還可以聽到蘇秀寧的一聲輕嘆。
看到蘇家父女無言以對,陳芷容輕輕一笑,並沒有趁勝追擊,只是說道:“咦?談著談著,竟是偏移了話題,本是說朝中御史們彈劾蘇伯伯的事情,竟是不知為何變成了茶道……父親,我們與蘇伯伯一家,今日同在宮中赴宴,也算是有緣,女兒今後還要向蘇姐姐討教琴藝,想來定是會關係親近,如今朝中的一些御史們捕風捉影的彈劾蘇伯伯,您就不能想想辦法?總不能任由那些御史們胡作非為、往蘇伯伯身上潑髒水吧?”
顯然,陳芷容這是在創造機會,讓陳佑藉機展現涇國公陳家在朝廷裡的人脈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