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破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說到這裡,魏槐卻是陰沉一笑,雙眼微眯,繼續說道:“至於其三,則是最重要的,就是案子要辦的符合陛下的心意,最終被查出的主謀之人,必須是陛下心中早有不滿的人,也唯有這樣,陛下才會認可結果,這案子也才能迅速結案不添是非。”
趙俊臣眉頭微皺,問道:“所以?”
魏槐冷聲答道:“所以,這件案子最緊要之處,也就是這三點,而只要滿足了這三點,既能讓陛下安心,還能安定朝野之心,穩定局勢,又能讓咱們西廠站穩腳跟,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咱們最終抓到的主謀,究竟是真是假,究竟是真的有罪還是被人冤枉,又有何區別?至於真正的犯案者是誰,先把案子結了,讓對方放鬆警惕,之後再慢慢查就是了。”
趙俊臣沉吟道:“你是說,先找個夠分量的人抓來頂罪?咱們這位陛下英明睿智,怕是瞞不過啊。”
魏槐卻冷笑道:“大人多慮了,以卑職想來,陛下此時的心思,恐怕和卑職是一樣的,未必會在意真正的元兇是誰。”
趙俊臣先是一愣,但轉念一想,以他對德慶皇帝的瞭解,此時德慶皇帝的想法,還真的有可能會是這樣的——若是案子遲遲沒有進展,那麼相比較抓住真正元兇,儘快的穩定局勢、威懾朝野、降低影響,對德慶皇帝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猶豫了一下後,趙俊臣悠悠一聲嘆息,問道:“你們廠衛從前就是這麼辦案的?”
魏槐神色間閃過一絲複雜,然後又恢復了一貫的陰沉平靜,只是緩緩說道:“很多時候,對廠衛而言,相比較偵破案件,揣摩陛下心意才最是重要。”
沉默片刻後,趙俊臣的神色也變得平靜了下來,問道:“那麼,由誰來當這個替罪羊,你心中可有了人選?”
“河中恭安王,大人以為如何?”
趙俊臣聽到這個稱號後,微微一愣,但轉瞬間已是心中瞭然。
河中恭安王,不是別人,正是德慶皇帝的親弟弟。
不過,雖然是德慶皇帝的親弟弟,但若是牽扯到皇位之爭,那德慶皇帝與他之間,也就沒有絲毫兄弟情誼可言了。
事實上,恭安王一向都是德慶皇帝的一塊心病,在德慶皇帝登基之前,朝中上下,擁護恭安王的聲音勢力也是不容小覷,而恭安王本身,對於皇位也是虎視眈眈,與德慶皇帝明爭暗鬥了不少年。
只是,等到德慶皇帝登基之後,這恭安王總算是安分了下來,但也只是表情情況,趙俊臣在朝中這些年來,時有聽聞恭安王暗中勾結朝中大臣、或者私下培養死士的傳聞,只是恭安王做的隱蔽,卻一直沒能讓德慶皇帝抓住把柄。
事實上,恭安王的王號本來不是如此,而是“榮懿王”,只是在德慶皇帝登基後,沒過多久就為他更改了封號,變成了如今的“恭安王”,這件事的本身,就說明了德慶皇帝對自己的這位親弟弟的態度——你若是恭順安分的當一個閒散王爺,朕就讓你平安一生,否則就別怪朕不顧兄弟情誼了。
而這位恭安王,正是符合魏槐之前所提的那三點緊要之處:能儘快結案以便平息影響,身份貴重可以服眾百官,而且還是一個德慶皇帝早就有心想要對付的人。
見趙俊臣皺眉暗思,魏槐卻以為趙俊臣是在猶豫,卻繼續說道:“大人可是擔心那恭安王是陛下親皇弟的事情?大人多慮了,覬覦皇位的親弟弟,在陛下眼中,怕是比仇人還要更加可恨,又哪裡會顧慮到兄弟情誼?這般情況,看看如今中都鳳陽的宗府監獄裡關押著多少皇親就知道了。咱們把這件事牽扯到恭安王身上,陛下他只會安心寬心,卻絕不會與咱們為難的。更何況,那個恭安王本身也不是什麼賢明王爺,先不說他結黨隱私的事情,這些年來他在封地也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荒唐事,大人您也大可不必為此而心懷愧疚。”
趙俊臣搖了搖頭,卻也沒有說明自己的真正心思,只是嘆息一聲,說道:“好吧,這件事,就交由你來辦了,做的乾淨些,別讓人抓住把柄。”
~~~~~~~~~~~~~~~~~~~~~~~~~~~~~~~~~~~~~~~~~
PS:今天的推薦票有些慘淡,請大家支援一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