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比撲滅刀上之火,遞到了武保國的手裡。

“櫃!”武保國撐刀而起,指著火牆之前的一處空地。

幾個卒子不敢作聲,乖乖把火櫃抬到了武保國指定的位置。

“大牛!吳比!”武保國召喚二人,“你們帶人後撤,務必將外山關失陷的訊息稟報校尉。”

寥寥幾句,吳比只覺武保國的魂魄力量猛增!常人只是若有若無的一絲,而此時武保國的卻即將凝成實質,宛若一顆巨石!

莫非這就是石魚口中所謂的“人傑”?在這個自知將死,捨己救人的時刻,武保國終於要晉升人傑了?那李劍下界到現在,畏畏縮縮只知逃跑,還釜底抽薪燒了自家的城池,結果就要躺贏了?

武保國的魂魄繼續變化,卻在即將凝成實質的最後一下,差了一絲絲火候。吳比心頭隱約一動,發覺自己的魂魄似乎與武保國的產生了共鳴,只需輕輕一點,就能助武保國完成蛻變,晉升人傑。

吳比心下兩難——一是不想讓武保國就這樣徒勞死去,二是不想讓李劍就這樣躺贏。

吳比正在煎熬,卻聽大牛不想棄武保國而去,甕聲甕氣地說:“恕難從命。”

“你乃我的營卒,這是軍令。你若不撤,我就地斬殺了你。”武保國語聲厚重,但只燒得剩下半個身子的他,看起來卻已是強弩之末。

吳比再難自已,身手便觸上了武保國的肩膀——管他什麼稽核,管他什麼李劍。豪傑在前,若是因自己一己之私害他去死,今後自己良心何安?

豈知吳比的手觸到武保國的肩膀之後,二人的魂魄輕微互斥,武保國的魂魄並未接受吳比的承認。換言之,吳比的“點化”失敗了。

難道只有李劍能夠幫武保國成為人傑?那現在這廝在哪?吳比有一種說不出的彆扭之感。

武保國渾然不覺,還以為吳比是在對他握手而別,默不作聲地用左臂與吳比碰了碰:“走吧,火快滅了。”

“武兄弟……”大牛和二狗他們湊了上來,語聲悽然。

“回去替我老武多殺幾個異族。”武保國哈哈一笑,“可惜是看不到我大梁朝軍關門打狗、驅死異族的那天了。”

武保國搬出“軍令”二字,大牛也就無從拒絕,更加無從拒絕的則是身旁士卒們眼中的恐懼以及期待。

“我們走。”大牛沉靜說道,“向南而行,順便收攏敗兵……”

“不,先去東倉,東倉有馬。”吳比帶百多卒子向東倉而行,“再去外山腳下,匯合校尉,捲土重來。”

眾人沒有問吳比如何知道這些軍情的,聽見有馬,又聽見校尉便在外山腳下,瞬間皆是心頭大喜,忙不迭地跟了上去。

西邊的火勢越來越大,這下不僅僅是聽令撤下城頭的這幫卒子,就連守衛各處的城卒也大多下了城牆,正浩浩蕩蕩地向南亂竄。

吳比一行人一邊收攏敗兵,一邊向東城而行,在來到東倉的時候,身邊已經聚攏了兩三百人。

如同吳比所想,東倉的倉門大開,估計李劍早已乘馬逃離。吳比與二三百敗兵走進東倉,發覺還有數百匹戰馬剩下,方才鬆了一口氣。

所有人以最快的速度備好馬,吳比與大牛終於離開了外山關,向外山腳下的兵站而去。

臨行時,吳比回頭望了望夜空中的外山關,聽見越來越弱的喊殺聲,心中湧起一股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