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河岸,秦川與老人並肩而行,秦川揹負兩劍,老人拄著木杖,揹著包裹。一老一少沿著河岸的一條小路走走停停。

“老人家去棉諸城所為何事?難不成也是投奔親戚?”秦川對著老人問道。

“呵呵,老頭子已是遲暮之年,哪有什麼親戚,就算是有也是一些小輩之人,與他們說不上話,於是便想著多看看這大好的河山,多看看這世上的人。”老人一臉唏噓的說道。

原來是旅遊愛好者,秦川不禁在心中想到。

“那老人家一定去過好多地方,景色如何,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東西?”說道這些秦川一臉的嚮往。

“哈哈,那是自然,老頭子走遍了諸侯各國,每個國家都有許多精彩的事情以及有趣的人,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老人笑眯眯的回答。

“那老人家給我講講唄?我都沒有出國秦國,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樣子的?”秦川有些期待的看著老人。

“你尚且年幼,若是由老頭子說出來,那以後定然會少了一些樂趣,不如等你再長大一些,走出秦國,自己去看,那豈不更加的有趣?”老人話鋒一轉,卻是拒絕了秦川的要求。

秦川沒有繼續說話,老人似乎是看穿了秦川心中所想,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人這一輩子很長,還是要多去一些地方,多看一些人,多經歷一些事情,別人眼中看到的畢竟是別人的,自己看到的,才是自己的。”

秦川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老人的說法。

老人看到秦川背後的兩柄劍,眉毛微挑,問著秦川:“你以後想要當名俠仕?”

秦川疑惑的看著老人,隨後看到老人的目光,這才明白老人的意思,隨後拍了拍背後的兩柄劍,一臉嚮往的說道:“我要當個劍客,大劍客。路見不平拔劍相助。咻咻咻,魑魅魍魎,妖魔鬼怪,無處可逃。”

看著秦川手舞足蹈的在身前比劃,老人則是微微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神色,隨後臉色恢復正常,對著秦川說道:“秦川小子,為何不讀書做官?以一人之力強一國?如那魏國的吳起,秦國的大良造?又或者從軍入伍,做個將軍,為國征戰,開疆擴土?”

秦川瞪著眼,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臉上則浮現誇張的神色,說道:“老人家,您開玩笑呢吧?就我這弱體格,能上陣殺敵?至於做官?我書都沒讀過幾本,能治理個甚麼國家?”

秦川誇張的表情,讓老人眉角微挑,看了秦川一眼,隨後,便扭頭看向前方。

“年少要立志,並不是說讓你現在去治理國家,上陣殺敵。”老人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秦川則撇撇嘴,小聲的嘀咕道:“我又不是沒有志向,遊遍山山水水,找我的神仙姐姐。”說完,眼睛一轉,口中則是義正言辭的說道:“有位老人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你看,同樣是老人家,人家的話多有道理,十五歲才開始學習,三十歲才確定自己的志向,我才六歲,是不是早了點。”秦川一邊走一邊說道。

老人聽到這話,剛開始還微笑著點點頭,但是聽到秦川后面的解釋,頓時眼皮狂跳,一股怒氣從心中升起來,隨後還是將心中的怒氣壓下來,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不知是哪個人說的這話,也不知害臊,三十歲才立志,難怪一生無所成就。”

對於老人的話,秦川並沒有在意,只是以為老人在表達一對自己的不滿。與至聖先師相比,感覺到自慚形穢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位是個聖人,以仁禮教化天下,又收弟子三千,君子七十二,賢人十二四。瞅瞅,多麼的偉大。”秦川一臉崇拜之色。

“你說的那位老人,他可不是個聖人。”老人此時卻是一臉的嚴肅。

“此話怎講?”秦川有些好奇的問道。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不知小友可曾聽過這句話?”老人看著秦川問道。

秦川想了半天,搖搖頭,他對於至聖先師的印象只停留在後世論語當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義務教育中的教材當中,對於其他的並沒有多大的瞭解。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這句話總聽說過吧?”老人接著問道。

秦川繼續搖頭。

看到秦川不像作假的表情,老人思索了片刻,對著秦川說道:“你口中的那位至聖先師說過,自己並不是聖人,這兩句就是最好的證明。”

“你嫉妒了。”秦川非常肯定的看著老人。

老人搖頭不語。

“聖人就是聖人,你是不是嫉妒人家是聖人,你不是,難道你有弟子三千?”秦川越來越肯定自己心中的想法。

“我只是個教書匠而已,沒有弟子三千,也沒有七十二君子,二十四賢人。”老人板著臉著說道。

“沒事,聖人不是誰都能做的,雖然都是教書育人,只要將聖人當成自己的目標,我相信一定會有成就的。”秦川一臉老成的勸說著。

啪的一聲,老人一巴掌拍在了秦川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