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霧內外此起彼伏的閃光對太空生物毫無影響。

宇宙虛空中打得轟轟烈烈,其實自始至終一片安靜,因為沒有空氣,所以沒有半點兒聲音傳出來。

常規火器類彈藥無聲無息的激射,無聲無息的炸裂,轟爆過程也是無聲無息,只有瞬間的火光以及彈片在亂飛,鐳射與粒子束這兩種定向能同樣沒有任何動靜的劃過虛空。

煙霧對鐳射束有些影響,但是對以貫穿力為特長的粒子束卻毫無阻礙。

和陳非猜測的一樣,那頭泥鰍似的太空生物被瀰漫開來的煙霧及各種防不勝防的“埋雷”給干擾的有些雞飛狗跳,很難再像之前那樣在彈幕中間遊刃有餘的輾轉騰挪,被擊中的次數越來越多。

儘管磁軌武器和彈片無法破開太空生物體表的鱗甲,但是如果有痛覺神經的話,即使不受傷,也會痛得呲牙咧嘴。

在生物學和醫學角度,痛覺雖然滋味不好受,如同忠言逆耳,卻是一種必要的保護,陳非猜測對方應該是有這種生理組織的,否則就不會連連出現動作變形,使閃避效率直線下降,情況越來越雪上加霜。

短短十幾秒鐘的功夫,就被粒子束在身上穿透了四五個大小眼兒,鱗甲表面也被鐳射束照射到,留下了明顯的黑斑。

鐳射的威力雖然相對於粒子束遜色不少,但是能量轉換效率高,而且鐳射器功率與體積比以及結構都比粒子束髮射器的價效比要高出許多。

如果能夠持續或連續照射,鐳射束的傷害還會累加,並不只是簡單的貫穿,甚至光斑處的極限高溫會引發核裂變反應,哪怕目標不含有放射性元素,原理就是高溫烤得分子過於激動,一時間繃不住,然後組成分子的原子集體炸裂了,同時釋放出高能量高穿透性的γ射線對生物細胞造成進一步傷害,效果等同於貼身微型核爆,就這還僅僅是物理打擊(核物理),貌似比魔法攻擊還要霸道。

&n:一級警戒,距離240公里!

“我閃!”

S級空間系異能者大喝,異能技“空間傳送”第一時間發動,走你!

當泥鰍一樣的太空生物循著並不嚴密的煙霧團,瘋狂突進到距離小型飛艦的一級警戒圈內時,雙方几乎近在咫尺。

就在下一秒,太空生物生生撲了個空。

不僅撲了空,還被陳非留在原地的一枚噸級炸彈給近距離貼身糊了一臉,加強版的破片馬甲崩碎成無數個巴掌大小的三角形,在爆藥全威力釋放的推力加持上,狠狠撞上了這頭太空生物的身軀,甚至有一枚幸運的嵌進了粒子束貫穿的傷口,這下子就像捅到了腚眼子一樣,粗長的三稜形身軀瞬間就僵直了。

圍成正三角陣形的三艘攻擊艦抓住了瞬間的這一個機會,彈幕洪流毫無保留的宣洩而出,交叉火力網瞬間淹沒了目標。

攻擊,攻擊再攻擊,這才是攻擊艦的戰術價值,戰場之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但是戰鬥仍未結束,灰頭土臉的太空生物帶著一身累累傷痕頂著密集彈幕突圍而出。

“轉移到第二戰場!”

臨戰策劃出“鬥獸場”戰術時,陳非又透過向周圍釋放探測器,尋找到了下一個戰術點,一顆位於小行星帶外側邊緣,直徑約400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不僅擁有濃厚的大氣,而且地核仍未冷卻,隱約可見火山噴湧出的煙柱。

這顆小行星距離“鬥獸場”約0.88個光秒,生怕那頭太空生物看不到,小型飛艦不僅點亮了數顆閃光彈,還向對方發射了一道高能鐳射束。

釋放出十餘枚探測器在小行星近地軌道上作環繞飛行,充當衛星網路,為陳非提供更加豐富的視野,連帶著異能技“光學觀察器基本體”都獲得了對應的宏觀視角。

“氣壓1.3個標準大氣壓,重力2.1個標準,好傢伙,是一顆富含重元素小行星。”

消耗了一顆探測器,獲得了小行星更為詳細的資料,陳非可不敢把這樣的一顆小行星給拉進“界珠”的生命空間,丟進去就等於是滅世,生命空間裡面再無可能適宜生命,連“亞特蘭”都保不住,徹底完犢子的那種。

不只是小行星帶外側,就算是在小行星帶內部,這麼大質量的天體都不多見。

&n:敵方目標距離22.75萬公里,預計41秒後抵達。

釣魚佬永不空軍,陳小二在虛空中成功釣上一條大“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