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節-斷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代戰爭兵器的設計理念不是技術最先進,而是最容易量產、最容易維護和價效比最高,一方面是經濟因素決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技術迭代太快,軍工研發週期根本追不上,反而乾脆選擇已經成熟完善的生產條件。
雖然也會講究耐用性,但是這方面的需求是相對的,比如說無故障執行單位時間有時候會以秒為單位,使用壽命僅有十來秒的軍工產品幾乎比比皆是。
陳小二的飛艦設計理念完全是異端,實時自我迭代,這種改造方式無論是哪個大工業玩家都沒有辦法在一起好好的玩耍。
當2號旗艦做好接敵的準備時,側前方領航的“雪山號”大型武裝幻方飛艦與怪物群彼此進入了常規意義上的人類肉眼視距(10公里),視力好的人甚至能夠在晴空環境下看到1520公里的距離。
“還有三公里!”
藉助於堪比神靈視角的三維全息投影和實時更新的輔助資料,讓三好學森十分準確的把握了當前的局勢。
不過呈現在艦橋內的三維全息投影只為三好和尚一個人服務,陳非卻擁有“宏觀視角”和“視覺輔助”兩個異能技模組,再加上AR視覺輔助,能夠看到更多的細節。
位於2號旗艦11點鐘方向,相距約10公里左右的“雪山號”大型武裝幻方飛艦緩緩將側舷面向速度依舊不減的17頭怪物,艦艏和艦尾突然釋放出兩道密集的火雨,將那17頭怪物所在位置完全覆蓋了進去。
劃過天空的火蛇激流只持續了數秒,漫天血肉橫飛之後,17頭怪物集體不見了蹤影,無一倖存。
17頭只靠本能的怪物面對裝甲完全,火力齊備的武裝飛艦,完全沒有任何反抗能力,光靠近防武器的交叉火力就能夠將它們轟殺至渣,難怪都用不到陳非和2號旗艦出手。
“雪山號”還只是運載型武裝飛艦,通常負責投送人員和物資的工作,並不是專業的進攻型戰鬥艦。
就算是近防密集陣攔截不全,還有三百多戰鬥力不弱的能力者就等著這些怪物主動送上門來做送命題。
&n:7點鐘方向,數量23,高度2371米,時速160公里,距離82公里
&n:8點鐘方向,數量103,高度4550,時速120公里,距離60公里
&n:9點鐘方向,數量55,高度1899米,時速180公里,距離75公里
&n:10點鐘方向,數量9,高度6700米,時速230公里,距離91公里
&n:11點鐘方向,數量758,高度5900米,時速190公里,距離49公里
&n:12點鐘方向,數量22,高度16700米,時速730公里,距離160公里
&n:1點鐘方向,數量11,高度12700米,時速480公里,距離110公里
陳非眼前跳出一行行文字,他微微一怔,好傢伙,前面只是投石問路,大部隊還在後面。
誰說這些光有兇殘本能的怪物沒有腦子,從7點鐘方向到1點方向,分佈在不同的高度,分明就是一個立體化的小口袋,正準備打伏擊呢!
寄生種擁有“種巢”這樣的生物據點,給投放的怪物們分配幾個會玩腦子的,一點兒都不讓人覺得奇怪。
藍星全球聯合防務委員會組織的指揮團隊也正是為了應對這種局面而提前組建的。
現在看來,這個先見之明非常有必要。
畢竟藍星打了幾千年的內戰,整個文明史都沒消停過幾天,懟上天外異族,只要擺正心態,做好準備,除非遇到實在難以力敵的強敵,否則不會輕易落入下風。
即使在大佬路易斯·蘭登的“末日預言”中,突然遭到寄生種全面進攻的藍星文明也依然頑強的堅持了好幾年,期間沒少打贏幾次反擊戰,但最終還是輸於戰爭潛力消耗殆盡而陷入敗亡的處境。
本土作戰若是不能贏到最後,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藍星文明只有一個星球,而寄生種們擁有的,恐怕不止一個文明星球,所以藍星人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緊守門戶。
反攻?壓根兒就沒有人想過!
區區數十億人口基數,佔領一顆星球都嫌費勁兒,還想要坐擁底蘊百萬年起步的強大異族文明爭高下,絕對是老壽星吃砒霜,嫌命太長了。
“透過資料鏈,上報指揮中心。”
陳非第一時間將獲得的資訊透過戰場資料鏈上傳。
有專業人士負責動腦子,他只要動動手指頭,做選擇題就好了。
指揮中心很快發來回覆。
“‘21號旗艦’,準備掩護‘雪山號’撤離!”
面對數量近千的怪物來襲,雖然打的過,但是會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價。
能力者團隊不是常規軍隊,他們的主要作用是掩護常規軍執行戰場突破和戰場鞏固的職責,如果當作普通士兵來消耗,這個代價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呃,‘21號旗艦’斷後?”
陳非再次確認指揮中心是否真的這個意思。
指揮中心就在這艘飛艦上面,掩護主力的同時也是將自己置身於險境,做出這樣的決定可是需要非凡的勇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