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寒柏算好海棠生辰那天,剛好是他休沐,便找端王商量,此時正值春暖花開,他們可以到桃花江去釣蝦。正商量著,凌風送來一份飛鴿傳書。

原來,是湖北出發的官船,已經讓凌雪、凌塵幾個得手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三十萬兩運回湖北,入了三個商行的戶,另外九十萬兩,由戴小公子換了漕幫自己的船,運往京城。

“算算時間,剛好是兩日後抵京,”程寒柏有些失望的說:“唉!桃花江我們是去不成了。”

謝睿樘笑而不語,他已經想好要帶海棠去哪裡過生辰了。剛好甩掉大舅子。

無獨有偶,沈從曦的信,今日剛巧也到了端王府。開啟一看,沈從曦的怒火從信裡燒了出來,一下子把看信的謝睿樘和程寒柏都跟著燒怒了:都說倭寇荼毒百姓,助紂為虐的,卻是大天朝的官府衙門!

原來,趙慕哲他們到了福建以後才知道,百姓們強佔府衙,是為了抗議官府不但不抗擊倭寇,還主動送糧、送女人給倭寇,換取短暫的和平共處。官逼才有民反,這才是朝廷所不知道的真相。

趙小侯爺到的當天,在城外駐紮之後,也不召見當地官員,幾人穿著常服騎馬進了縣城。誰知,才走幾步,就碰到一樁衙役上門強搶民女的事。

“你不要倚老賣老,阻礙官府辦差,打死你也是白死,再不放手我可就對你不客氣了!”一個瘦臉衙役一邊呵斥,一邊使勁掰著老丈拉女兒的手指。

“官爺,你行行好!我就這麼一個女兒,若是給了倭寇,我們全家都活不成了啊!”老丈呼喊著,就是手指被掰得生疼,也死不肯放手,他知道女兒這一去,不但清白不保,連性命也都要丟在倭寇的海島上。

瘦臉衙役冷笑道:“我管你活不活得成!我只知道,我們今日要抓夠二十個姑娘,連你這個,我還差八個!抓不到姑娘,我就要活不成了!”

剛從軍營中出來視察民情的趙慕哲、沈從曦,在旁邊聽了個清清楚楚。眼看瘦臉衙役就要對老丈用強,趙東過去一腳踢到衙吏手臂上,手臂頓時脫了臼。

那瘦臉衙役一邊呲牙咧嘴的抱著手打滾,一邊罵道:“哪個敢妨礙官差公幹?我看你們是活膩了!”說著忍痛就要掏脖子上掛著的一個鯊齒口哨出來吹。

趙南離他最近,他劍尖一挑,挑斷了掛哨子的那根繩子,趙南過去撿起鯊齒哨笑道:“你膽子可不小,在大人面前還敢召集人手!”

“壯士啊,你們快走吧,一會他們衙門裡的人來了,你們一個都走不了。我們只求躲得了一天是一天,你們都是過路的,能救得我們幾回?”那老丈反過來勸他們。

“衙門收捐收稅,有將士、有兵器,卻還要百姓犧牲清白女兒,去讓倭寇糟蹋,我們沒有這樣的衙門!”沈從曦咬牙說道。

“哎呀,後生哥,你們莫要亂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旁邊的人也勸他們說:“趕緊走吧,官差來就不得了了,莫要連累了我們......”

趙小侯爺忍不住安慰他們到:“官差算什麼?我們便是朝廷派來剿倭的軍隊,明天倭寇來了,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倭寇剿不完的啦......你們剿兩天、打死兩個,便回去領賞了,可等你們一走,他們又會變本加厲的找我們討回去......剿倭?切!以前朝廷又不是沒派人來過......”旁邊圍觀的人議論紛紛,對他們的說法嗤之以鼻,根本不信他們對付得了倭寇。

趙小侯爺不再說什麼,他要用行動來對百姓說話。

幾個人上馬後,趙小侯爺對躺在地上的那個衙吏說:“你衙門要拿本將軍,就到縣城外的軍營來,本將軍等著你!”說完,便上馬走了。那老丈得知救他的人真是軍爺,連忙跪下叩頭。

縣太爺早得了知府大人交代,剛才又悄悄與張植見了面,心中更是有了計較。等到衙役來報,他早有準備,帶著縣丞、衙役一路去了縣城外的軍營。

“趙將軍、張督軍,縣令林有祿見過二位大人!今日特來相請,讓下官在縣衙裡,為二位接風洗塵。”林有祿謙卑的笑著。

“林有祿,我且問你,明日倭寇上岸向你索要糧財民女,可有此事?”趙小侯爺正想拿他是問,根本不吃他這套,只管厲聲問道。

林有祿連忙答:“呃......確有此事。那倭寇人多力壯,又持有火器,下官只有幾個衙役,武器就只是朴刀,實在抵擋不住啊!趙將軍神武,還請將軍出馬,為民除害!”林有祿說的倒也是個實情。

趙小侯爺又問:“平日裡,倭人都來幾船幾人幾件火器?”

“多為一船二、三十人,見他們放過火銃,但不知他們船上共有多少。”林有祿很快答到。之前他已經和張植商量好了,就是要讓趙慕哲去碰碰壁。

“二三十人?那也不過是流竄小賊,值得你們如此懼怕?”張植笑道:“你放心,明日趙大將軍一出馬,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趙小侯爺冷笑道:“你且把這次抓來的十一個民女都放回去,明日我自會去對付那群賊人。今後也不許再強搶民女,助紂為虐!”

“將軍……”林有祿還想說什麼,看見張植向他遞了個眼色,便打住,作了個揖,說道:“既如此,下官照辦就是。明日下官在海灘恭候將軍!”

待林有祿走後,趙小侯爺在帳中召來副將李彬、路平,監軍張植,說道:“明日我帶一千兵馬到海邊迎戰,李彬你跟我去,路平坐鎮軍營。張督軍你……”

“我自是鎮守軍營。”張植笑眯眯的的又說:“營中還有九千兵士,將軍要不要再多帶些人,以振軍威?”

趙小侯爺看了他一眼,說:“不必!”

“將軍,可要帶火炮前去?”李彬問。

“倭人只區區三十人,將軍帶千人,拿火銃都有餘,哪裡用得上火炮?若是傷及無辜,我們反倒難以向民眾交代。”張植道。

趙小侯爺便說:“那就依監軍所言,如有需要,你們再將火炮拉去不遲。”

等回頭趙慕哲與沈從曦、趙瑜一說,沈從曦總覺得哪裡不對:“若如此簡單,為何倭寇屢剿不盡?”

幾人也想不出其中原委,只約定明日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