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誤入歧途(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至於往事,就只能聽著顧南轍緩緩到來了。
“當年我一心以為自己能闖出一番事業,然後回到夏威夷,帶著筱兒離開,也以為自己回去之後就一定有實力能替他找到弟弟,可是我剛剛回國就栽了個跟頭。一直到沈國忠被抓捕的那一刻之前,我都沒有意識到把我坑害到如此地步的人會是誰。”
沈國忠?
聽到顧南轍又提起他,秦楮墨心中忽然大驚,怎麼會這樣?
難道沈國忠他……
不,難道顧南轍神經與沈國忠有過交集?
但是見到顧南轍如此說來,想必當初顧南轍也不知道自己曾經在冥冥之中早已有過往來。
“人們都以為緬甸的玉石價值連城,可是再好的玉終究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就算華貴到可以拿到國際市場市場去拍賣,但也不過是身外之物,就算死了都帶不走。有錢人們對這種東西也只是愛惜而已,但如果在它的身上灌上了其他的意義,那就完全不同了。”顧南轍低聲說到。
秦楮墨或多或少的理解那些有錢人的心理,越是站在巔峰上的人,就越會不相信自己的判斷。
因為他身後揹負的是一整個家族或是一個龐大的企業,任何一個選擇做錯了都有可能讓跟隨他的所有人走上末路。
所以他們不得不殫精竭慮,每一步都走的謹小慎微。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十分迷信,宗教信仰對他們來說未必是一種心中的嚮往,而是一種精神寄託。
就像是一個劇組,在開機之前要有儀式一般。
在那些人做出重大決定之前,也會去找神佛求一下什麼,換做普通人來說,就是去卜上一卦。
而宗教信仰無非就是那麼幾種,秦楮墨知道信佛的商人很多,如同顧南轍所言,一塊玉石是死物,精美華貴也不過如此,但如果和佛教扯上了一些關係,那就不同了。
論起佛教,信仰最多的可不就是印度嗎?
秦楮墨忽然意識到了什麼,摸索別人的心思,從中獲取利益,這也是商業中的其中一環。
當初沈國忠做了那麼多玉石生意,可是他也知道市場終究是有限的。
如果不改變思維,或許有一天自己也會落在時代的後面。
但是這麼多年以來,他接觸的人很多,上流人物自然是更多了。
他最會察言觀色,對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心裡摸的十分透徹,自然瞭解他們在想什麼。
把那玉石精心打磨做成佛像,或許更會引人注意呢?
顧南轍見到秦楮墨的神色便知道秦楮墨是一個聰明人,很多事並不需要自己說太多,輕描淡寫的提上兩句,秦楮墨便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