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洛頃醒轉之時,他人正好躺在一棵蒼老遒勁的古松下,抬眼望去,四下雲煙淼淼。正茫茫然不知失措之際,遠處行來一人。

來人由遠及近,因是在霧中行進,洛頃瞧得不太真切,隱約覺得此人的面容極為熟識,只一時間頭痛欲理裂,憶不起乃是何人。

一手扶額,一手撐在古松上,洛頃緩緩起身。

恰在此時,來人已是走近。

洛頃瞧得分明,方才分明相隔數丈之距,來人卻是瞬息而至。不待其發問,來人道:“我是你的師兄李明月,時機成熟,故此番託夢於你,你且謹記......”

又是一陣雲煙聳動,來人的身影逐漸模糊。傾身欲挽留李明月,洛頃一個趔趄,摔倒在古松樹下,再抬眼,那人早已不知所蹤。

待人消失之後,洛頃這時方才察覺出,頭痛欲裂,原是方才撞在古松樹下之故,伸手揉撓間,卻發現天地調轉。

哪裡還有甚古松、白霧,眼前不過一幾、一案、一床榻。

洛頃的頭正好撞在床榻前的几案旁,幸而几案圓滑,腦袋除卻紅腫外,別無他傷,亦是一件幸事也。

起身行至几案前,洛頃提起案上的水盞,一夜過去,水早已涼透,此刻的洛頃卻並不在乎,只一盞涼水入喉,頭腦瞬間便清醒過來。

整個人坐在几案前怔怔出神,只因方才的夢境過於真實,若夢中那人中與他道二人關係,洛頃並不會放在心間,可那人卻說出許多與已相干之事,教他不得不信。

既是信了對方的話,那麼此人的來由,便值得推敲一番了。

那李明月在夢裡聲稱,二人皆是天上神仙,洛頃欲體驗人生滋味,方才落下凡塵。然凡塵又豈是這般好來去的,洛頃需得積攢功德,方可重新位列仙班。

眼下便有一條捷徑供其抉擇,無須再等待數百年光陰的輪迴。

只需洛頃將七國及其周遭的蕞爾小國,連年來的戰火紛亂解決,便是一道天大的功德,且在做事的同一時間,從前的能力亦會逐漸復甦。

洛頃自有記憶起,便在青山靜修,此前從未出過青山,如今想來亦是上天之故。眼下得出山,還得尋思一番,如何作為。

這首要之事嘛,先得為做事尋一番合乎情理的緣由。

四下打聽尋摸,方覺出即便是神仙,若無術法撐持,不過亦是普通人罷了。一人行事亦是難上加難,需得尋他人相助爾。

......

尋人亦不可胡亂找尋,洛頃時常仰觀星象,又俯查地理、人和。最終掐算出最終大成的乃是秦國,又不可與人言天機,只能在暗中行事。

且可如今秦國勢弱,當如何成全呢。

洛頃以為首先得削弱六國勢力,秦國方才有一己相爭之力。

如何削弱他國呢?

一國當中最為緊要的便是人,百姓、君臣,缺一不可。如今六國盡是良人、良相,一致敵對秦國,當慎之又慎也。

既尋出乃是人的緣故,洛頃便有了一個主意。

早年一直據守在青山,鬧也不少傳說,與志怪故事。也為青山更添了一份神秘,既是神秘,當然是引人遐思的。

洛頃在青山立下門派:鬼谷派。

凡後入門者,皆歸鬼谷一派,

前來青山查探的人不計其數,有在青山村民的勸阻下離開的,亦有偷溜上山的,終是無功而返,青山依舊截圖著它朦朧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