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姓。

乃是當世的一個大姓,為世人所仰。

目下為眾人所知的,便有三個來源。

其一,此姓據傳乃是出自顓頊,據聞顓頊之子稱,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任祝融氏。

祝融氏乃是掌管火種首領的稱謂,亦表示在氏族之中,佔有極高的地位以及權力。

據聞吳回在帝堯時任大火星的祭司“祝融”,其子名終,在陸鄉一帶,人稱其為陸終,後代人則以陸氏終的氏為姓,

其二,上古周國遷都雒陽之前,有一戎人小國名為陸渾國,為當時強盛的諸候國晉所滅,據當時的亡國之民所遵守的習慣,會以亡國為氏,稱為陸氏,其後代則以陸為姓。

其三,便是近年之事,田完裔孫齊宣王有少子名通,受封於平原陸鄉,即陸終的故地,因此以陸為氏。

後世史稱陸氏正宗,也為山東陸氏的起源。

至於他族改姓,亦是後世之事。

有其上三點,足可令許多摸不清前緣,找不著後世的人豔羨,便是國亦是如此,楚地還罷,與五國尚有交情,秦國則是完全被擠在一旁。

由此可見姓氏以及根源的重要了。

居於齊地平原,又有如此來源的姓氏,陸氏自可傲視眾人。

在戰亂之世,亦是隨諸流,養了許多舍人,本就龐大的陸氏,愈發壯觀,然而人多便易出紛爭,有時為意氣,有時亦財權等。

陸家亦如一個小國,內裡烽火不斷。

陸清塵與其祖父陸逢年,便在這種爭鬥下,不厭其煩,尚在忍受的範圍當中,是以,仍留在陸家,並無離開的想法。

後來一件件、一樁樁的噩耗,落在二人的身上,方才使兩人決意離開,並且發誓永不再回歸,即使後來秦國一統,陸氏族人求上門來。

彼時陸逢年已故去,陸清塵仍不為所動。

因陸清塵十四歲那年,發生了許多令人應接不暇、無可奈何又無法挽回之事。

......

四運迴圈轉,寒暑自相承。

又是一回冬去春來,春光明媚時。

正如冬蟲始復甦,從一個冬日蟄伏的洞中爬出,外出覓食,以享萬物復甦之際的勃勃生機,再順道看一回那山河初醒的模樣。

冬日為雪而白頭,春日又因嫩芽初發,而綠了九州大地的山色,連帶著澄澈的江河湖海,亦是幽幽見兩岸。

還有次第開放的梨花,那是漱漱的白,清清冷冷的帶著早春的幾分寒意,上頭還沾染著潔淨的露珠,不知是花白還是露珠淨。

更有早早爭著開放的桃花,那是嫩嫩的粉,更多的是枝頭朝上的花蕾,更能襯托出早開桃花的著急,帶著些許寒意的早春風一吹,當真是落英又繽紛啊。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