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柳跟著瞥了一眼,竟是楚國黔中的地輿圖,這魏無忌的膽子真是好生大也。遂又垂首侍立,佯作不知發生了何事。

果然,楚王揮大怒,“魏無忌好生大的膽子,本王前回放過你,今日你竟來取笑本王。”

任他山雨滿樓,我自煮琴觀鶴。

魏無忌依然不動如山,便是連眼瞼都不曾掀上一掀,他道:“無忌在楚地,亦聽聞小帥出兵黔中之事,今特來向楚王賠罪也。

也替我王向楚王表達交好之意。”

楚王揮怒極反笑,“秦王的交好之意,本王不敢苟同。”

“想來楚王對我王,有所誤會。實則我王本意,並非如此也,此舉乃是上將軍為無忌,一掃不平也。”魏無忌說著躬身一揖。

又道:“秦王知了此事,遂遣人快馬將地輿圖送來,意在與楚王握手言和也。更有秦地美人兩位,還請楚王能與我王交好,做那兄弟鄰邦,永世交好。”

冷小帥素與魏無忌交好,亦是盡人皆知之事。楚王揮心中的猶疑在聽得這個理由時,已是信了泰半,又問道:“無忌丞相又如何能保證,秦王不會出爾反爾,如前回那般。”

“楚王儘管放心,上回因魏王之故,此回必不會歷史再現也。”言罷,將几案上的地輿圖,又往楚王揮眼前挪了些許。

楚王揮眼神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上頭,又聽聞秦國素有好女。見之望其所行所事也,心下更是意動,遂點頭同意了魏無忌的同意。

午柳卻在旁,暗替魏無忌著急,先前答應了鄭夫人,不送美人發,如今食言,只怕鄭夫人同樣會毀約也。楚王揮素聽信鄭夫人之言,魏無忌若是危了,他午柳又得討得何好處?

心中慌亂的午柳趁眾人不注意之時,暗中遞了一道眼色予魏無忌,後者視而不見。

當即便與楚王揮簽了盟約。

翌日,有朝臣聞得此事,勸導楚王揮莫要再輕信魏無忌之言,前回上的當難道還不夠嗎?楚王揮這才後知後覺,察覺到興許又上了當。

哪知黔中太守、守將都傳來急報,秦國上將軍冷小帥已退軍矣。

楚王揮自覺並無過錯,遂與進言的朝臣言:“我既應下了此約,便不能再反悔。且此回保下了黔中之地,於楚國有利。如此美好之事,本王豈能應了又毀約。”

遂不顧那位臣子的反對,堅守與秦交好之約。

自此六國合縱,隨著最後一國,楚國的倒戈,轟然瓦解。

此乃秦王濟民二十年仲春之事也。

......

一手促成秦、楚結盟交好,魏無忌也不再留於楚地。

至於那位鄭夫人,自楚王揮得了秦美人,哪裡還記得她,更遑論聽其言了。深宮之中,從來都是但聽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啊。

從鄭夫人下手陷害魏美人時,就應當會想到有如今的結局也。

午柳亦不復往見也。

......

輾轉一段時日,魏無忌又來到一處紛爭不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