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七章:趙括遺命,文謹選擇(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文謹將趙軍降秦軍的事,說與諸位將領後,又將趙括遺命傳予王翦等人,隨後便等著諸位將領的說出自已的建議。
一人往下傳過一人,觀看過之後,都沉默下來,等著最後一人看完,幕府之中,方才恢復了往日熱鬧。
仍是王翦先開口,他道:“大良造,可是對於趙軍的叛降有疑議?”
諸將領聞言,心神一震。
方才聽聞蔣姓將領是來遞降書的,個個都有些興奮,竟然能降趙軍四千乘。
雖說如今六國式微,可是趙國軍士的戰力依舊存在,在相同的軍士數量之下,仍可與秦軍戰個不相上下。
秦軍以不起硝煙的方式,存了秦軍的實力,又勝了趙軍,又得趙軍主動來降,當是一件好事,理當高興方才對。
可是諸位將領,見得秦文謹並無高興的神色,反而比之先前愈發凝重了。
王賁之前與秦文謹有過私下的接觸,倒是自認對其有些許瞭解。是以,他問道:“大良造可是對趙軍主動降秦,仍心存懷疑?”
秦文謹暗帶讚許的望了一眼王賁,點了點頭,道:“賁副將軍所言,正是文謹憂心之事。諸位可還記得,如今趙軍中有多少韓國上黨之民?”
聞言,諸位將領泰半開始回想。
有一位將領回道:“長平城中有半數,乃是上黨百姓。當初不服我秦軍者,盡數撤離,一道前往長平,而將士則是以上黨太守馮亭為首,盡數降趙。”
此言一出,幕府譁然。
先前的注意力,一直在趙軍身上。如今細算三國之事,方才知曉城中竟有這麼多,不服秦軍的百姓。今秦軍又再下長平,不知道與原上黨百姓,又應如何自處之?
且六國論起秦人,多以狡詐稱。若是較起真來,哪一國又是純善之人。趙人不遑多讓的同時,韓人同樣奸詐也。
就論韓國馮亭敗於秦軍之手,反降於趙軍。
以趙軍之威,阻秦軍之勢。一擋便是三年,距離換將之後,今又復五月也。極大力的同時削弱了秦軍趙軍的戰力。
所以如今便是這樣的軍士叛降,他們當真不會再生事嗎?
見諸位將軍已是心中有數的模樣,秦文謹點頭道:“不錯,並非是上黨百姓,還有上黨的軍士,現一道在趙軍士中,諸位將軍可有誰見過馮亭?”
秦文謹一語驚醒諸位將領,自大戰始,俱是不曾瞧見馮亭的身影。
又疑心馮亭死於亂軍之中,可是諸位將領俱回想過一遍,無人聽過將士來報,有得馮亭首級者,如此說來此人仍活於趙軍之中,只是不曾顯露而已。
如今趙國將領幾乎死於,先前的千騎突圍戰中,餘下他們知曉的,便是蔣姓將領與魯姓將領,如今要再加上馮亭了。
此人許久不曾露臉,倒是將其忘了個乾淨。
真是不應該呀,此人是個有智計的。
本應該是韓國滅亡之機,如今卻成了趙國軍士投降,不可不防啊,萬一在趙軍中再次生事,那可是四千乘軍士,秦軍萬一一個不設防,情勢即將調轉。
明白過來的軍士,俱有些後怕,若無人點醒,只怕他們會沉浸在趙軍降秦的喜悅中,從而毫無防備的走入馮亭再次‘背叛’的圈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