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子雖好,可人皆疲憊也。

想法在將領的腦子中過了一遍,還未來得及開口,便聽趙括又道:“可是諸位將軍與將士們,業已經很疲憊了,不適宜再戰鬥。

為今之計,只有本將軍親自領兵出馬了,屆時若能突圍,你等便緊隨而來,若是不能,便降了罷。”

說至後頭,趙括已有哽咽,然抬眼間,已是歸於平靜。

接著說道:“此乃本將命令,諸位將軍無須多言也。”言罷,將一道早已好的軍令,交予蔣姓將領,便起身率先離開了,匆忙之中臨時搭建的幕府。

望著初春之中,逆著晨光而行的趙括,幕府中將領皆沉默了,趙括方才所言,乃是最壞的打算,也是趙軍如今最好的結局。

只是趙括的錯誤決定,將趙軍帶至如今的險境,已是教他萬劫不復,如今又擔了這令趙軍也算叛降的命令。

趙括這一回是報了必死的決心啊。

想透這一關節的將領,無一不為之色變。

魯姓將領卻是追了上去,口中道:“上將軍,我來老魯來助你一臂之力。”說完這話,便哈哈大笑著同樣消失在晨光裡。

陸續有將領跟上去,最後竟只剩下了蔣姓將領一人。

蔣姓將領一隻手拿著趙括的令,一時氣惱竟然不能跟上眾人,又是欣慰趙括的信任。只得在原地躑躅,片刻後化作了嘆息,在撩開幕府門簾後,消失在這一片晨色裡。

諸位將領與趙括率領一千精騎,席捲而去,以秋風掃落之姿,再度殺回秦軍外。

王賁早已提著長槍在此等待,見狀興奮不已,欲一騎衝出之時,卻教身邊的人制止了,來人正是秦文謹。

秦文謹說道:“此一戰由本將來,使了諸般詭計,終是要與其面對面的勝一場。雖說這一回,仍有些勝之不武,可這是對名將最後歸宿,應有的尊重。

若此戰本將不幸殞落,也是文謹之命。”

王賁聞言收回了踏出的腳步,任由秦文謹率領千騎劍士,與趙括的精騎,戰在了一處,因為人數不如先前那般多,此刻的戰場情形,教人看得分明。

幾分是一對一的對決,雙方的將領,也在這一刻戰在了一起。

秦文謹取出了他隨身的紅櫻長槍,趙括亦是一杆紅櫻長槍。

因趙軍無馬,秦文謹所帶之人,亦無戰馬,騎兵今日竟作了步兵,雙方甫一交手,仍是打出了騎兵的風采。

將士已交織在一起,趙括與秦文謹也同時動了。

兩人的紅櫻長槍,宛如行走的龍蛇,在空中揮舞出數道銀芒。其間的寒芒,似能凍傷人,三尺之內,不敢近人也。

二人皆是戰場上的天才,只不過趙括差了十數載的時光,便是差的這十數載時光,功夫與戰場佈局,總是差了一些。

戰場之上,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也。

這落差,似乎註定了趙括今日的結局。

......